泥土的主要成分

如题所述

泥土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镁,钛,钾,磷,硫。

1、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2、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1、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如果风化壳保留在原地,形成残积物,便称为残积母质;如果在重力、流水、风力、冰川等作用下风化物质被迁移形成崩积物、冲积物、海积物、湖积物、冰碛物和风积物等,则称为运积母质。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母质代表土壤的初始状态,它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产生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期阶段最为显著。

3、随着成土过程进行得愈久,母质与土壤间性质的差别也愈大,尽管如此,土壤中总会保存有母质的某些特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红土多含铁:受季风气候影响的土壤形成过程中,土壤中活性矿物的淋溶过程占主导地位。其结果土壤脱硅,铁铝相对富集。

黄土多含钙: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在西北干旱地区形成含盐丰富的荒漠土,由于降雨少,蒸发强烈,产生强烈的石灰质,石膏和盐类在表面聚集。
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和Al2O3,含量分别在57.1%和13.87%以上,其次是Fe2O3和CaO,含量分别为4.1%~5.67%和1.30%~8.35%。

黑土
东北的黑土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由于地形、气候、植被的影响,从三江平原西部起,直到大兴安岭的东麓止,依次出现黑土、草甸黑钙土、黑钙土等土壤类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18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
第3个回答  2011-08-18
黄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和Al2O3,含量分别在57.1%和13.87%以上,其次是Fe2O3和CaO,含量分别为4.1%~5.67%和1.30%~8.35%。
第4个回答  2020-01-30
土壤的功能:为陆生植物提供营养源和水分,是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土壤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要素。
土壤环境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贫化,和土壤污染等。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成。
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45%,有机质约占5—12%,孔隙约占50%。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固相部分的90—95%以上,有机质约占1—10%。
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的颗粒组成、排列方式、结构、孔隙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土壤的密度、容重、粘结性、透水性、透气性等。
二土壤胶体及土壤吸附交换性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mm或小于1mm,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一般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腐殖质都具有胶体性质。直径小于2mm的胶粒带有大量的负电荷。
1、土壤胶体的类型
2、土壤胶体的性质:
⑴、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
⑵、电荷性质:以负电荷为主;
⑶、分散性和凝聚性:
溶胶(←分散作用)(凝聚作用→)凝胶
3、土壤的吸附作用
土壤的吸附作用:生物吸附——吸收机械吸附——过滤物理吸附——分子吸附化学吸附——生成沉淀物物理化学吸附——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阳离子由溶液进入胶核的过程称为交换吸附,被置换的离子进入溶液的过程称解吸作用。
各种阳离子的交换能力与离子价态、半径有关。一般价数越大,交换能力越大;水合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大。一些阳离子的交换能力排序如下:
Fe3+>Al3+>H+>Ca2+>Mg2+>K+>NH+>Na+
在土壤吸附交换的阳离子的总和称为阳离子交换总量,其中K+、Na+、Ca2+、Mg2+、NH+称之为盐基性离子。在吸附的全部阳离子中,盐基性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交换盐基离子总量(mol/100g)
盐基饱和度=———————————————×100
阳离子交换总量(mol)
当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全是盐基离子时呈盐基饱和状态,称为盐基饱和的土壤。正常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一般在70—90%。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碱性,盐基离子以Ca2+离子为主时,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以Na+为主时,呈较强碱性;盐基饱和度小则呈酸性。
阴离子交换:由于在酸性土壤中有带正电的胶体,因而能进行阴离子交换吸附。阴离子吸附交换能力的强弱可以分成:①易被土壤吸收同时产生化学固定作用的阴离子:H2PO4-、HPO42-、PO43-、SiO32-及其某些有机酸阴离子;②难被土壤吸收的阴离子:Cl-、NO3-、NO2-;③介于上面两类之间的阴离子:SO42-、CO32-及某些有机阴离子。阴离子被土壤吸附的顺序为:
C2O42->C6O7H53->PO43->SO42->Cl->NO3-
(三)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
1、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的酸碱度取决于土壤溶液中的H+和OH-的含量。土壤中的H+主要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某些少数无机酸、Al3+水解产生的。土壤中的OH-主要来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胶粒表面交换性Na+水解产生的。
(2)土壤的碱度
土壤碱性主要来自土壤Na2CO3、NaHCO3、CaCO3以及胶体上交换性Na+,它们水解显碱性。
土壤胶体+Na+Û土壤胶体+H++NaOH
土壤的碱度也用pH表示,含Na2CO3、Na2HCO3、的土壤的pH值一般大于8.5。含CaCO3的石灰性土壤Ph值约在7.0—8.5之间。
强碱性土壤(Ph8.5—10)除含有易溶性盐类外,主要与胶粒吸附的交换性Na+有关。通常把交换性Na+占交换量的百分数称为碱化度。
2、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