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头墙能防火

如题所述

马头墙的高度能在近的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所以马头墙又称为封火墙。

古代灭火技术,不如现代发达,而且古代建筑为木制结构,容易着火,因而没有发达灭火技术的古代人,就发展出了一套适合于中国古代木质建筑防火的专门技术,用绝火的砖土建成的马头墙正是其中之一。

马头墙也叫做封火墙,作用主要在于隔,就是隔离火势,即便一部分房屋发生火灾,火势遇到马头墙也能被隔住,不致蔓延。这一防火思想,在古代建筑中有着丰富的体现。

扩展资料:

现代仿古建筑中,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房屋,完全没必要设置马头墙一类的屏墙,这时候马头墙,主要是被当做一种优美的景观设计存在,成为一种漂亮的装饰。

马头墙的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水乡特有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造就了徽派建筑唯美、婉约、素雅的独特底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头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古代的房子大多是木结构,由于建筑密集,一旦某一个建筑着火,火势极易蔓延。而马头墙是砖土砌的,本身是绝火的,它隔在木头房子之间,且高度也比屋檐高很多,当邻近的屋子着火时,火烧到这里,遇到绝火的墙体,自然很难。烧过去。
第2个回答  2007-07-12
楼上的那位朋友说的非常准确。我就是南方的。马头墙也叫当火墙。
第3个回答  2018-10-18
古代的房子大多是木结构,由于建筑密集,一旦某一个建筑着火,火势极易蔓延。而马头墙是砖土砌的,本身是绝火的,它隔在木头房子之间,且高度也比屋檐高很多,当邻近的屋子着火时,火烧到这里,遇到绝火的墙体,自然很难烧过去。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在古代,徽州男子十二三岁时便会背井离乡踏上商路,它是家人们望远盼归的物化象征可。可以说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