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关系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的文论中,有关于作品“言”、“象”、“意”关系的论说和评价,大致的意思是:凡作品,因“言’’而成“象”,因“象”而达“意”。由此可以认为:“象”是“言”、“意”的中介。如果把“言”看作是形式,把“意”看作是内容,那么,“象”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它既显示艺术成就,又显示思想意蕴。因而,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厘定着眼于“象”而顾及“言”和“意”,两条标准应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整体。
  思想标准重在评价文学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艺术标准重在评价文学批评怎样表现了“意”。用通常的表述则为:思想标准是衡量作品思想意趣真假正误、好坏善恶的尺度,而艺术标准是评价作品艺术创造高下优劣、成败得失的准绳。
  思想标准、艺术标准各有其具体内涵。一般来说,思想标准主要指向作品的三个方面:一是真实性的有无高低,由之而决定其可信度;二是倾向性的善恶正误,由之而决定其可接受度;三是情感性的浓淡强弱,由之而决定其可感染度。如果一部作品真实性高、倾向性善、情感性强,三者又融合在意象或意境之中,就是好作品。艺术标准则指向作品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构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评价:一是文体评价,即关于语言、结构、技巧、手法等的运用;二是形象评价,即关于形象塑造的个性化、创造性所达到的程度和特色;三是意蕴评价,即关于形象或意境如何隐含了耐人咀嚼和寻味的深刻而丰富的旨趣和韵味。当然,独创性和风格的评价,也应该是艺术标准的重要内涵。只不过,这是更高的美学要求。
  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虽然从理论上可以指出其具体内涵,但是在批评的实践应用中,由于不存在没有思想性的艺术作品,更不存在没有艺术性的艺术作品,因而两者总是相互联系并且互为条件的。通常的情况是:一部作品可能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平衡,或者思想性强而艺术性比较淡薄,或者艺术性独特而思想性不足。并且由于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对一部作品的批评往往会在历时性的接受中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相同,因此,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相互之间的倚轻倚重也会不一样。但是,从总体上说,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这就是两个标准的“二而一”的关系。例如真实性、倾向性、情感性的思想评价,如果离开文体评价、形象评价、意蕴评价,实际上无从进行;同样,如果连文体、形象、意蕴都不能感受、理解,都评价不了,其包含的思想、情感也就无从说起或说而不清,说而不准,说而不透,思想标准就变得空洞无物,大而无当。因此,批评标准在批评实践中,总是互为表里、密切联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