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人很多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如题所述

1、人来人往(rén lái rén wǎng)

成语解释: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2、万人空巷(wàn rén kōng xiàng)

成语解释: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现多指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

成语出处:宋 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3、人山人海(rén shān rén hǎi)

成语解释: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成语出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4、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

成语解释: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成语出处:宋 楼钥《<洪文安公小隐集>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5、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iāo cuò)

成语解释:酒杯和酒筹错杂放置。形容众人一起宴饮时的热闹景象。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6、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

成语解释: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7、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

成语解释: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8、高朋满座(gāo péng mǎn zuò)

成语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成语出处:唐 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9、项背相望(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成语解释: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

10、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

成语解释: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18
门庭若市、人山人海、比肩继踵、人流如潮、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挥汗如雨、项背相望、熙熙攘攘、济济一堂、万人空巷、坐无虚席、熙来攘往、人海茫茫、游人如织、千军万马、人千人万、络绎不绝、浩浩荡荡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不要追问的形式发送,另外发问题并向我求助或在追问处发送问题链接地址,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学习进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1
门庭若市、人山人海、比肩继踵、人流如潮、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挥汗如雨、项背相望、熙熙攘攘、济济一堂、万人空巷、坐无虚席、熙来攘往、人海茫茫、游人如织、千军万马、人千人万、络绎不绝、浩浩荡荡
第3个回答  2018-12-15
山人海、 摩肩接踵 、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 成千上万、不计其数、 川流不息、门庭若市、水泄不通、人声鼎沸、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人才济济、千军万马
第4个回答  2017-12-03
[摩肩擦踵] mó jiān cā zhǒng 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人山人海] rén shān rén hǎi 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熙熙攘攘] xī xī rǎng rǎng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