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防治

如题所述

  葡萄褐斑病
  症状:葡萄褐斑病仅为害叶片,症状有两种:其一为大褐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产生许多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常融成不规则形的大斑,直径可达2厘米以上。病斑中部呈黑褐色,边缘褐色,病、健部分分界明显。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病叶干枯破裂而早期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翌年的产量。其二为小褐斑病。病斑较小,直径2-3毫米,大小较一致,呈深褐色,中部颜色稍浅,后期病斑背面长出一层明显的褐色霉状物。
  病原及发生规律:大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拟尾孢属真菌引起,小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初夏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达叶面后由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发病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时期,可以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重,肥力不足、管理差的果园发病也较重。褐斑病近年来在四川和重庆市葡萄园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秋后结合清园彻底清除果园落叶、残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施肥料,合理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发病初期,结合防治其他葡萄病害,喷洒200倍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60%代森锌500-600倍液,600倍科博、喷克等药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由于褐斑病一般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因此第一、二次喷药要着重保护植株的下部叶片。
  4.当发现有褐斑病发生时,可喷布3000-4000倍烯唑醇、600倍多菌灵或1000倍甲基托布津等治疗剂进行及时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