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大

如题所述

1.三大:三峡大学的简称。 2.【三大】 [出起信论疏] 一体大谓真如之理。体性平等。无不容摄。故名体大。(体性平等者。谓凡圣染净之法。皆依真如之体。其性无有高下也。)二相大相即德相。谓真如体上。具足无量恒沙胜妙功德。一一功称体显露。故名相大。三用大谓真如之体。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善果。故名用大。(世间。人。天也。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也。) 此下就《起信论》及真言宗所说,略述如次︰ (1)《起信论》谓摩诃衍体为众生心,而就众生心之所以名为‘大’的原委谈体相用三大,文云(大正32·575c)︰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中略)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1)体大︰指凡圣、染净、因果、依正皆以之为所依的本体,虽随流、加染,真如之体亦不增,虽反流、减染,真如之体亦不减。又虽反流、加净,亦不增真如之体,虽随流、缺净,亦不减真如之体。亦即真如的体大,是不依染净而阙,始终常恒不变,平等不增减的真性。 (2)相大︰真如自性本来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本觉智明;有遍照法界义,本觉显照之用;有真实识知义,离无明倒执;有常乐我净义,性德圆备;有清凉不变自在义,性德不变。亦即真如的相大,是过恒沙无量不思议功德悉皆满足。 (3)用大︰乃诸佛如来大慈悲摄化之用。诸佛如来唯此法身智相之身,为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但随众生见闻各各得益,故说为用大。此用有二种,一者依分别事识,为凡夫二乘心所现者名为应身或化身;二者依于业识,为菩萨所现者名为报身。亦即报化二身不思议的业用为真如的用大。 印顺《大乘起信论讲记》第三章第二节释此三大云︰ ‘体、相、用,为本论的重要术语,与胜论师的实、德、业相同。用是作用,指动作与力用。相是德相,不单是形态,而是性质、样相等。相与用不同,用约与他有关的动作说;相约与他差别的性质说。自体,有相、有用,而为相用所依的。如以时钟来说︰的答的答的长短针的活动,使我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即是用。形态是圆的;刻有一至十二的数目字;有长短针;有许多机件配合著︰这些都是相。体,指造成此时钟的物质;或总指这个具体的物事。凡存在的东西,都有体、相、用可说。 论到体相用,阿含经论及中观经论,与本论的解说不同。如体即自性,不专指真如平等相说。像时钟有时钟的体,人有人的体,色有色性,心有心性。虽以空性为一切法性,但这是通性,决不即以此为一切法的实体,而说一切法依此而现起,以此为质料因或动力因。但佛法在发展的过程中,到达摄境从心,于是乎一切唯识为体了。摄相从性,于是乎一切以如为体了。体,常被用为真如平等相的专名,与相用对论。本论所说的︰大乘体是真如平等性;大乘相是大乘的称性功德;大乘用是大乘的种种作用。’ (2)真言宗所说,指宇宙法界有体相用三大。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体性遍于有情、非情,故称体大。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摩曼荼罗等四曼相状历历,故称相大。身语意三密作用深密相应,故称用大。 有关三大之建立,若约横门而言,则三大都是本有,无有深浅;若约竖门而立,则有能所、本末、浅深之别。所谓六大,乃绝对本有,能生之本源,一味平等之位。四曼、三密都是相待缘起的差别相用之位。虽然分为二门,但横竖二门本是不二法体,故不动缘起当相而见法尔实体。故空海《即身成佛义》谓(大正77·382c)︰‘虽有能所二生,都绝能所。法尔道理,有何造作。能所等名皆是密号,执常途浅略义,不可作种种戏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30
三大含义太深 不要想那些不该想的地方
第2个回答  2014-04-30
三大代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