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划分等级的标准有哪些?

如题所述

城市划分标准
传统分类
设市城市 ,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大小,分为四类: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万~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此外,许多地区虽没有达到设市建制的标准,但由于非农人口比重较大, 工商业比较集中,也属于城市的一种城镇居民点。
新标准分类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中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显示,中国中小城市数目已达2160个,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原有的城市划分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为此,依据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提出的全新划分标准为:
(1)超大城市: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
(2)特大城市:城市人口500至1000万;
(3)大城市:城市人口100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4)中等城市:城市人口50至100万;
(5)小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7
常住人口达到规定密度,超过30万的为中等城市,50万的为大城市,100万的为特大城市,500万的为超级城市。这里需要强调常住人口和密度。比如比较近的小镇的人口统计到城市人口,由于依然能达到城市规定的人口密度,所以可以算在该城市人口;如果比较远,那么就会使城市人口达不到规定密度,所以就不能算在该城市的人口。说这个比如和如果,就是说城市大小,不是随便圈地就是城市,而是根据常住人口达到规定的密度,才能划分城市与城市的等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