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是什么?

如题所述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已发展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对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展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为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

  (一)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情况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1946年诞生于美国。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用计算机计算职工的薪金,标志着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产生。

  价格高、复杂--人数少、范围小。但减强度、提效率,发展前景广阔。

  7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软、硬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微型机的出现,会计电算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于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十三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中心议题是会计电算化。

  1.美国

  应用软件有1000多家,按范围分盈利单位和非盈利单位(企业和事业)

  特点--商品化 注意定点开发

  2.日本会计软件的发展情况

  特点--家族 引进 网络 兼容差

  (二)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情况---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

  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7年,.....70年代,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的探索。1983年开始大量引进PC机,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特点--理论与实践的准备工作

  缓慢原因

  A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奇缺

  B 设备缺乏

  C 各级领导重视不够

  第二阶段 自发发展阶段

  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会计电算化领导小组,到下半年就掀起了应用和开发热潮。

  特点-- A 应用计算机的经验不足

  B 理论准备和人才培训不够

  C 组织管理工作落后

  结果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浪费了许多人、财、物力,1987年以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处于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的局面。一家一户,投资大,周期长,遍地开花,结果很少。

  第三阶段 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

  财政部于1987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的结论是必须商品化服务要社会化。

  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会计电算化的行政法规。

  会计软件必须由省级以上的财政部门审核验证才能使用。

  (三) 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

  普及面将更广、管理更加规范、通用软件更实用、开发水平更高、软件标准更成熟。

  计算机在我国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时间短,发展快。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1994年6月30日)、《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1994年6月30日)、《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996年6月10日),使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法制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市场的引导,会计软件水平也迅速得到提高。在会计业务主管部门的努力下,会计电算化正逐步地向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7

什么是会计电算化

第2个回答  2021-01-02

电算化: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

第3个回答  2019-11-01
第4个回答  2019-06-27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