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貂蝉评价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人物评价:

1、《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又诗曰:“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貂蝉素有“闭月”之称,意为连月亮见了她都比不过和遮挡在云后面。

2、蔡东藩在《后汉演义》:“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

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扩展资料:

貂蝉(生卒年不详),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貂蝉最早出现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中。貂蝉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吕布的原配妻子,两人在家乡失散后流落一方,沦为成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后其身世后心生一计,设家宴款待太师董卓,让貂蝉与董卓见面。王允又设宴招待吕布赴会,让他与原配妻子相会,并承诺改日让他们正式团聚。

之后王允便送貂蝉到董卓家,董卓误以为是王献给自己的厚礼,喜出望外,当晚便共赴云雨之好。吕布得知董卓的行为后,勃然大怒,提剑入堂杀害醉倒的董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貂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三国演义中貂蝉评价:
  貂蝉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女性形象,其善歌舞,色伎俱佳,凭借自己的美貌智慧在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辗转于各诸侯之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分别用两首诗歌来赞叹貂蝉的歌舞双绝,有词赞之曰:“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又诗曰:“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名列四大美女的她素有“闭月”之称,意为月亮的光芒也不及她的美丽。
  蔡东藩在《后汉演义》里评价貂蝉:“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第2个回答  2011-08-17
替国家除害,脂粉竟超壮士剑
为社稷求安,峨冠反逊石榴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除了对三国中的英雄难以忘怀外,应该还有一位美女让大家难忘这就是我国四大美女中的闭月貂蝉但是我今天要说的貂蝉会让大家遗憾。
1.何为貂蝉
貂蝉本来是东汉王朝高级武官的帽冠,所谓武冠“附蝉为文,貂尾为饰” 所以东汉末年,因封官太多,貂尾装饰跟不上,用狗尾巴充数,时有“貂不足,狗尾续”之谚。而作为一个帽冠又如何会变成一位美女呢?一个帮助东汉除掉奸臣董卓的一位其女子呢?

说到三国时期的貂蝉很奇怪 , 不见于《三国志》和裴注诸书, 而始见于北宋。《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里面有引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诗。【力斩乱贼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蝉】据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和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金代院本和宋元南戏的曲目,已出现有貂蝉为主角的《刺董卓》、《貂蝉女》。一直到了元人的《三国志平话》以《王允献董卓貂蝉》、《水浸下邳擒吕布》构建了全本貂蝉故事。
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称道“人中吕布,女中貂蝉”先以貂蝉烧香向王允诉说身世又借吕布与王允对话,点明了貂蝉身世她本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选入宫中,掌貂蝉冠来,故名貂蝉。
这里点名了貂蝉真名出生地和貂蝉的由来丁建阳就是丁原这里点名了貂蝉和吕布的认识很早,而且和三国演义不同的是,很早就是夫妻原来在老宰辅王允处。因此吕布不胜分离之感。只望老宰辅怎生可怜见,著俺夫妻再得团圆,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这里就点名了为什么后来和王允合作为了报恩除掉董卓也正应了蔡邕所预料的:“这董卓必死于吕布之手。若要离间他父子,必用美女连环之计。”
也就因为了这些平话,戏剧有关貂蝉的故事,有人就将它与史书挂钩,以示历史上确有貂蝉其人其事说起来也《三国志》就记载此女二十二个字既从“(董)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三国志•魏书•吕布传》)。三国志中就记载侍婢未见有貂蝉二字
陈寿在世不得不佩服后人可以将一个侍婢演化出这么多精彩的故事
到底是不是虚构的?但是
我说的故事是元代人的戏曲平话后人之所编就历史上的22字(董)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有意思的是近年也有学者据元杂剧貂蝉自称是忻州木耳村人氏,还作实地考察,以求佐证而在山西忻州某地,近年还建有貂蝉新墓,并立有“万世流芳”的墓碑。当地民众多认定貂蝉是他们老乡。她和吕布是小同乡。当地民众多认定貂蝉是他们老乡。她和吕布是小同乡。这里我要澄清一下,不知历史地理者以为就是今内蒙古的五原了其实东汉的五原郡,跨越於山西忻州、定襄、陕西榆林和内蒙古丰城地区。所以说他俩同乡,良有以也但有说貂蝉、吕布从小青梅竹马,那只能算是今人编制的了,连传说圈都挨不进去。大凡演义走红,角色编造尤多。也有说貂蝉是陕西米脂人,吕布是邻县绥德人所以民间至今尚有谚语“米脂婆姨绥德汉”说的就是貂蝉吕布了还有说貂蝉是甘肃狄道人,为王允妻,献与董卓,吕布杀董卓后忘忘情于她,百般调戏,拒绝,竟为吕布用戟刺杀事见当地《为先考祖太夫人请旌表》。此旌表之“先考”即貂蝉也。
有月下斩貂蝉一说只是《三国志》三关於转总的误解而演变成的戏曲《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这里说的是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也是之后曹操纳入后宫的女人之一,估计因世人读而不精再加上无标点符号使人看成关羽问曹操要吕布的老婆就是貂蝉而产生的又一部精彩的戏剧所以古之英雄难逃美人关啊我把关羽月下斩貂蝉的故事将一遍
话说吕布死后貂蝉被曹操带回了许昌作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暂时降曹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之心,特赐美女十人,貂蝉便是其中一位,当关羽听到貂蝉报出姓名之后,感其胆识,撩髯称了一声“好”之后闭目不言挥手令去貂蝉听后,明白关羽全其名节之意,回房后遂自尽而亡。
所以关羽月下斩貂蝉的斩不是真砍是让其自尽对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出现的貂蝉我们可以视其为是一种女人的符号但说真个有那么甘愿卖身救汉、智勇双全的奇女子只能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凭一个从无政治和社会阅历的女子,也从无经过某种特务训练、教育,要有那么的气魄、能耐,完成如此大业,那是不可能也不能的。《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貂蝉大智大勇形象而以貂蝉为主角的这出美人连环计,竟为后人以容貌媚人、巧夺天工炮制女人功能的滥觞。

参考资料:我的师傅

第3个回答  2011-08-15
《三国演义》中的貂蝉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义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有人说貂蝉是历史上最早的间谍。个人认为这说法非常错误。其一:貂蝉只是小说家可能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对当时局势影响这么大的人物,如果真有其人,历史会不记载吗?);其二:小说人物貂蝉从事的活动并不具有“国家性质”,而“间谍”是“国家性质”极强的职业。是帮敌军(或敌国)搜集国家情报的特务人员(新华字典89年版“间谍”的定义)。貂蝉只能说是个“卧底”,而并非“间谍”。据此,认为貂蝉是“间谍”的说法非常错误。
  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中外古今,大凡与绝色的美貌佳人搅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败名裂,但尽管如此,男人仍对美人趋之若鹜 ,就如饮鸩止渴—般,貂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说明。
  说来,貂蝉也是可怜,她也只不过是连环计中的工具。
  貂蝉在演义中是位舍身报国的可敬女子,她为了挽救天下黎民,为了推翻权臣董卓的荒淫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连环美人计),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吕布将董卓杀死,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

我的短评:
貂蝉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吕布妾。王允义女。并州郡九原人。本姓任。因执掌貂蝉冠,更名“貂蝉”。年方二八、色伎俱佳、身材窈窕、人品风流、明眸皓齿、粉面朱唇、花容月貌、玉骨冰肌、有“闭月”之姿。宛如天上神仙般千娇百媚。王允利用貂蝉巧施“连环计”,离间吕布刺死董卓。吕布兵败身死,貂蝉的下落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貂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三国志没有记载。
在小说中,她是司徒王允家的歌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随吕布来到徐州。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