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我国四个节气的特点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春分秋分夏至冬

比较我国四个节气的特点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春分3月21日昼夜平分;秋分9月23日昼夜平分;夏至6月22日昼长夜短;冬至12月22日昼短夜长。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在春秋时代,就定出四季: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

作为非遗的二十四节气也与黄道十二宫也相关,即与西方的星座相对应。关系为:白羊座对应于春分到谷雨,金牛座对应于谷雨到小大雪,双子座对应于小满到夏至,巨蟹座对应于夏至到大暑,狮子座对应于大暑到处暑,处女座对应于处暑到秋分,天秤座对应于秋分到霜降,天蝎座对应于霜降到小雪,射手座对应于小雪到冬至,摩羯座对应于冬至到大寒,水瓶座对应于大寒到雨水,双鱼座对应于雨水到春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2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立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1、春分:

“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2、秋分: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3、夏至:

“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4、冬至: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2
春分日即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日即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故答案为:
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
春分3月21日赤道昼夜平分
秋分9月23日赤道昼夜平分
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19
春分 3月21日 昼夜平分
秋分 9月23日 昼夜平分
夏至 6月22日 昼长夜短
冬至 12月22日 昼短夜长
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于自转轨道存在23.5°的倾角,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一年的时间内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造成了不同半球在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