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如题所述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 ,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 ,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 ,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同时 ,因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包含良性、恶性病变共 20余种 ,患者常由于担心癌变而四处求医问药。那么 ,胆囊息肉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 ?

胆囊息肉的易发人群

大样本调查资料统计结果表明 ,胆囊息肉的人群发病率为 5%以上 ,且男性居多。国外19 9 9年对 19 4767例日本健康人作B超普查 ,查出胆囊息肉样病变 109 26例 ,占 5. 6%,其中男性发病率为 5. 9 %,最多见于 30~ 40岁人群 ;女性发病率为 4. 5%,最多见于 40~ 50岁。多项调查研究发现 ,胆囊息肉样病变与性别、葡萄糖不耐受等有关。此外 ,男性肥胖与其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而女性则无此相关性。

胆囊息肉的类型及分类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表现形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 ,病理分类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 ,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1.非肿瘤性病变 :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 19 9 5年报告 ,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 65%,国内报告的 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 62. 5%。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胆囊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1.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 :由于此类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主要靠影像带诊断 ,以B超为首选。国内专家报告B超的检出率为9 2. 7%,特异性为 9 4. 8%,假阳性率为 5. 2%,准确性明显高于CT。专家认为B超能清晰地显示息肉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局部胆囊的变化 ,既简便又可靠。国外研究认为内镜超声比B超更准确 ,提供的图像更清晰。CT检查胆囊息肉是否有蒂比较敏感 ,增强CT能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样胆囊息肉样病变 ,能可靠地筛选出应予手术的肿瘤性病变。

2.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治疗要根据息肉大小 ,良性和恶性等不同 ,给予手术治疗。

(1)胆固醇息肉 :大多数人无症状 ,且胆囊功能良好。患者在平时应每 3~ 6个月予以B超随访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才考虑手术。如胆囊功能良好 ,可行经皮胆囊镜息肉摘除。此类息肉直径往往 <10mm(82%),并以多发性为主 (75%),外观呈桑椹状 ,蒂细如线 ,质脆易落 ,很容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2)良性非胆固醇性胆囊息肉 :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及腺瘤样增生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 ,但均伴有程度不等的胆囊炎症 ,且多有临床症状 ,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 ,因此一经查实应及时手术切除同时做病理切片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5
面对胆囊息肉,究竟该如何治疗呢?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分为两大方式,一种是内科的保守治疗,而另一种则是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包括了胆囊切除手术以及保胆取息肉手术两类。
1、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的方式适用于不超过50岁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并且在检查后发现胆囊息肉不超过1厘米,且身体没有任何的不舒服症状,就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后期需定期复查,对息肉进行全面体检,若发现息肉有持续增长、短期内变化的趋势,也应进行手术治疗。
2、胆囊切除手术
也就是说通过手术将胆囊和息肉彻底摘除,杜绝后患。这种方式适合胆囊息肉直径已经超过1厘米,且患者已经出现明显的腹部不适症状。又或者是胆囊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但是息肉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有癌变倾向,就可选择胆囊切除手术。
3、保胆取息肉手术
和摘除胆囊的患者相同,该手术同样适用于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但是这类患者不愿意切除胆囊,所以保胆取息肉就成了首要选择。该手术主要就是切开胆囊,在胆道镜的帮助之下摘除息肉,然后在关闭胆囊切口,同样也是微创手术。
第2个回答  2021-11-25
胆囊息肉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小于5mm,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并3-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即可,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并有增大的趋势,或者息肉的位置靠近肝脏或胆囊出口,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上,这些情况下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第3个回答  2021-11-25
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似乎在逐渐升高,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在查体做B超检查的时候偶然发现胆囊息肉,特别是B超报告单上经常会写着“胆囊息肉样病变”,在现在“谈癌色变”的年代,不少人都会担心自己的胆囊息肉有发生癌变的风险,而网上也经常夸大“胆囊息肉容易癌变”的说法,那么胆囊息肉到底该怎样治疗呢?
一、“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说息肉容易癌变吗?
胆囊息肉,医学上又称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这种说法本身确实容易给患者带来误解,所谓“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
很多人会误把“病变”和“癌变”划等号,其实二者的含义是不一致的,“病变”所包括的疾病范围要远远超过“癌变“,换句话说,大多数病变其实并不会癌变。在英文中,“病变”所相对应的单词是“lesion”,或者是“pathological changes”,而“癌变”则是“cancer”,或者是“malignant tumor”,因此,“病变”和“癌变”可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