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政策演变过程

如题所述

土地政策演变过程如下:

1、在土地革命中,渐渐明确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1953-1978年,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

1953年,积极发展稳步发展的方针,自愿互利的原则,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通过兴办互助组、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兴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改造成集体经济。

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5、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立法来保护土地承包关系。

6、2014年制定《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现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形式。

土地政策产生背景

1、国内背景: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中国夏、商朝奴隶制国家开始实行向耕种小块土地的自由民征收贡赋的政策。历代封建王朝多实行支持土地兼并政策,巩固其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实行过扶持自耕农、限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分配公田荒地等政策。

2、国外背景:英、法、菏、德等国在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为了实行大土地经营,都实行过剥夺农民耕地的圈地政策。英国最为典型,实行过多次圈地运动。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政策,总的目标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

但是,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土地占有、阶级关系,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有些国家实行赎买政策,使土地占有关系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些国家,通过革命方式夺取大地主、殖民者的大片领地,实行低价出售国有的可垦荒地给农民的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