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发在影坛处于什么地位?

如题所述

如果说历史地位,那很高,商业上从1967年王羽打破之前黄梅戏、粤剧残片时代粤剧大老倌、女演员压制男演员的阴盛阳衰时代后,称得上顶级号召力的无非李小龙、许冠文许冠杰、成龙、周润发、周星驰、世纪初的刘德华几位。从奖项来说,86~90年几乎垄断金像奖影帝。 除了周星驰成龙许冠文李小龙真没人能比。

另外一方面
相对于名声和成就,江湖地位并不高。

前期因为是TvB演员,所以电影基本是邵氏出品,当时邵氏已经疲态尽露,哪怕是热炒的电影版上海滩都没甚成绩。

然后又跟着许鞍华和珠城电影拍戏,珠城要不是铁杆港片迷,应该没几个人听过,拍的多是文艺片和低成本剧情片,许鞍华更是著名的赔钱导演,空有香港第一女导演名号,后期低成本电影几年都拉不到投资,唯二赚钱的片子还都是刘德华演的......


所以这个阶段周润发虽然名声很大,电影演了三十来部,却只有一个“票房毒药”的称号。

86之后,周润发咸鱼翻身,加盟新艺城,徐克电影工作室的一部《英雄本色》让他红到没朋友,87年迅速接拍了十余部电影,两三年里达到商业巅峰,同时奖项上也大杀特杀,造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盛场面。

但是好景不长,首先是电影工作室负责人也是英雄本色的制片人徐克和吴宇森就续集产生矛盾,分道扬镳。
其次同年新艺城管理团队大股东,《最佳拍档》的男二号麦嘉(新艺城当时号称七人小组,但是是影城公司持72%、石天19%、黄百鸣9%,而影城则是大老板雷觉坤51%,麦嘉49%。麦嘉算管理团队大股东,而徐克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四位新艺城七怪则一股没有。)带着最佳拍档的名头和角色名跟着嘉禾旗下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洪金宝的宝禾一起拍摄了《最佳福星》,取最佳拍档和福星系列之意,这也是之前四五年里最走红的两个系列电影,麦嘉身为大股东却拿着公司资源跑到外边赚外快自然引起了徐克等人的不满,最佳拍档导演曾志伟最先离开。 之后徐克施南生的电影工作室直接脱离新艺城,归属母公司金公主直接管辖,与新艺城享受同等待遇,新艺城宣告解体。

到了1990年,先是周星驰横空出世,在本地票房上压制周润发成龙,成龙还有广阔到其他香港电影人无法想象的外埠市场支撑,而周润发从产量、票房、声势上都开始处于下风。

而新艺城剩下的三巨头,麦嘉、石天、黄百鸣也因为分赃不均彻底决裂,老板雷决坤转投他行,石天和麦嘉按自己的说法是沉迷游戏机,不再理圈中事。  黄百鸣则自组东方院线,接手了新艺城不少资源,周润发、张国荣都在其中。

然而新艺城除了徐克吴宇森,剩下的本来就是偏重于喜剧电影(徐克和麦嘉们决裂还有个原因就是麦嘉们只愿意拍喜剧片,所以徐克才自创电影工作室),而黄百鸣的东方第一导演更是专擅拍群体喜剧的高志森,让周润发搞笑,总不如他当小马哥、许文强挥洒自如。

另一方面,成龙这种可以打入国际市场,70年代末就已经拿到480万片酬的妖孽不提。周星驰作为一个新人,在1992年黄百鸣投拍的家有喜事中已经拿到800万片酬,而周润发则和张国荣一样拿着四五百万片酬一直到离开香港。

这是钱。

李小龙回归拍了两部罗维电影后迅速自组公司,自编自导自演。

许冠文许冠杰自创许氏兄弟,依附嘉禾。

成龙加盟嘉禾起就被安排去好莱坞拍摄西片,失败回归后在嘉禾也是最大的子公司威禾的老板,监制、导演、主演、幕后一肩挑,手下成家班是最厉害的幕后团队(洪金宝的洪家班由于洪金宝自身偶像气质不足,喜欢群星戏,所以洪家班演员更多,而成家班则是幕后更强),交游广阔。

周星驰90年走红,92就已经是著名的片场霸主,按王晶回忆录说当时就已经有香港顶级富商来片场探班,一起讨论炒楼,94年更是直接自创星辉公司,首部电影大话西游投资6000万之巨,除了成龙外,其他人声势无法比拟。

李连杰同样结束和嘉禾的合约后就自组正东。

甚至连当时只算一线的刘德华都在91年成立了天幕,自己投资自己,自己当老板。

唯独周润发要寄人篱下,产量票房都大减,要不是离开前赌神2大卖特卖,几乎就可以算跌人谷底了。

所以有很多人说最后一部港片《和平饭店》就是周润发对香港影坛对不起他的控诉。


综合而论,以他的人气,票房,本来也确实该在圈内有更大的话语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