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的写作背景?

如题所述

《小岛》的创作背景:

源于陆颖墨的一次西沙之行。行船途中风浪巨大,海军战士们一边克服晕船的症状,一边继续行驶;驻岛战士们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艰苦奋斗、保卫祖国的这一幕幕都深深触动着他。陆颖墨将祖国西沙、南沙众多岛屿上的军旅生活浓缩于小说中的这座“小岛”上,让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军人情怀。

《小岛》(作者陆颖墨)主要写了一位将军登上小岛,看到了岛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是战士们却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想尽办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尽量改善生活条件,忠诚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将军为此而感动,向战士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扩展资料

《小岛》具体发表时间是1997年,刚好是建军70周年。那时候《解放军文艺》发表以后,《新华文摘》《小说月报》《青年文摘》等多家刊物都做了转载。当时大家都比较喜欢这篇文章,文章最初的名字是《礁盘》,小说的第一句话原是“小岛其实是在礁盘上”,但现在已经改了。现在的开头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关于标题的问题,当时改的是《无名岛》。礁盘和大陆架的概念是一个地质地貌的概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太能理解这些。用“岛”来做课文名字能更形象一点,更易让学生们理解。后来最近一次的国家教材委员会由国务院领导主持评审的时候,又有部委提出来说国家的岛,很快全部要命名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0
源于陆颖墨的一次西沙之行。行船途中风浪巨大,海军战士们一边克服晕船的症状,一边继续行驶;驻岛战士们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艰苦奋斗、保卫祖国的这一幕幕都深深触动着他。陆颖墨将祖国西沙、南沙众多岛屿上的军旅生活浓缩于小说中的这座“小岛”上,让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军人情怀。

《小岛》(作者陆颖墨)主要写了一位将军登上小岛,看到了岛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是战士们却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想尽办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尽量改善生活条件,忠诚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将军为此而感动,向战士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扩展资料

《小岛》具体发表时间是1997年,刚好是建军70周年。那时候《解放军文艺》发表以后,《新华文摘》《小说月报》《青年文摘》等多家刊物都做了转载。当时大家都比较喜欢这篇文章,文章最初的名字是《礁盘》,小说的第一句话原是“小岛其实是在礁盘上”,但现在已经改了。现在的开头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关于标题的问题,当时改的是《无名岛》。礁盘和大陆架的概念是一个地质地貌的概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太能理解这些。用“岛”来做课文名字能更形象一点,更易让学生们理解。后来最近一次的国家教材委员会由国务院领导主持评审的时候,又有部委提出来说国家的岛,很快全部要命名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03
《小岛》的创作背景:

源于陆颖墨的一次西沙之行。行船途中风浪巨大,海军战士们一边克服晕船的症状,一边继续行驶;驻岛战士们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艰苦奋斗、保卫祖国的这一幕幕都深深触动着他。陆颖墨将祖国西沙、南沙众多岛屿上的军旅生活浓缩于小说中的这座“小岛”上,让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军人情怀。

《小岛》(作者陆颖墨)主要写了一位将军登上小岛,看到了岛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是战士们却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想尽办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尽量改善生活条件,忠诚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将军为此而感动,向战士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扩展资料

《小岛》具体发表时间是1997年,刚好是建军70周年。那时候《解放军文艺》发表以后,《新华文摘》《小说月报》《青年文摘》等多家刊物都做了转载。当时大家都比较喜欢这篇文章,文章最初的名字是《礁盘》,小说的第一句话原是“小岛其实是在礁盘上”,但现在已经改了。现在的开头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关于标题的问题,当时改的是《无名岛》。礁盘和大陆架的概念是一个地质地貌的概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太能理解这些。用“岛”来做课文名字能更形象一点,更易让学生们理解。后来最近一次的国家教材委员会由国务院领导主持评审的时候,又有部委提出来说国家的岛,很快全部要命名了。
第3个回答  2023-10-24

《小岛》的创作背景:

源于陆颖墨的一次西沙之行。行船途中风浪巨大,海军战士们一边克服晕船的症状,一边继续行驶;驻岛战士们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艰苦奋斗、保卫祖国的这一幕幕都深深触动着他。陆颖墨将祖国西沙、南沙众多岛屿上的军旅生活浓缩于小说中的这座“小岛”上,让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军人情怀。

《小岛》(作者陆颖墨)主要写了一位将军登上小岛,看到了岛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是战士们却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想尽办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尽量改善生活条件,忠诚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将军为此而感动,向战士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扩展资料

《小岛》具体发表时间是1997年,刚好是建军70周年。那时候《解放军文艺》发表以后,《新华文摘》《小说月报》《青年文摘》等多家刊物都做了转载。当时大家都比较喜欢这篇文章,文章最初的名字是《礁盘》,小说的第一句话原是“小岛其实是在礁盘上”,但现在已经改了。现在的开头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关于标题的问题,当时改的是《无名岛》。礁盘和大陆架的概念是一个地质地貌的概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太能理解这些。用“岛”来做课文名字能更形象一点,更易让学生们理解。后来最近一次的国家教材委员会由国务院领导主持评审的时候,又有部委提出来说国家的岛,很快全部要命名了。

第4个回答  2022-10-28

       《小岛》是在陆颖墨的一次西沙之行中,看见海军战士们一边克服晕船的症状,一边继续行驶;看见驻岛战士们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艰苦奋斗、保卫祖国的这一幕幕都深深触动着他。陆颖墨将祖国西沙、南沙等众多岛屿上的军旅生活浓缩于小说中的这座“小岛”上,让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军人情怀。

       守岛部队都很艰苦,但是艰苦程度还要分地区和守卫的海岛实际情况而定。有些海岛虽然面积相对较大,但是缺乏淡水,生活其实非常不便,如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大竹山岛,一直到2017年才打出第一口水井,而此前的六十多年里,守岛官兵都喝不上直饮淡水,岛上淡水全靠舰船补给。一旦风大浪高,不能通航,守岛部队饮水就更加困难了,生活环境极为艰苦,但是在这种条件下,大竹山岛守岛部队却连年创佳绩,多次获得嘉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