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史

我想了解下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建国初期到1994年这段的历史。请各位大侠不吝赐教!!!!谢谢!!!
ps:是中国电信业,不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谢谢!!!!

近几年来,中国电信业和国外电信巨头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曲线。在网络经济盛行时,国外电信业一路高歌猛进;但是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国外电信业又一落千丈。短短的几年,国外电信业经历了发展的大起大落。再看看中国电信业,由于坚持务实的发展政策,尽管有局部地区进行宽带圈地运动,但总体上没有形成网络泡沫,也没有盲目进行3G牌照的拍卖,实现了我国通信业的稳健发展,从而在世界电信业中“一枝独秀”。

目前,我国电信业在某些指标上已居于世界前列。从规模总量上看,我国网络容量稳居世界第一,通信技术在全球领先。同时,电话用户总数也居世界第一,截至2004年底,我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12亿户,是2000年的两倍多,其中无线市话用户达到65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35亿户,是2000年的四倍。此外,互联网用户数突破了1亿大关,规模居全球第二。从业务量上看,2004年我国的电信业务总量完成9224.8亿元,是2000年的两倍多。

尽管立足传统业务、立足网络提供商进行发展的策略,为我们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长期执行这一发展策略,我国电信业业务收入的增幅在减小,实现利润的能力在下降,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

反思全球电信业在第一次转型当中遭遇的泡沫和陷阱,我们发现,对宽带、3G是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并没有错,只是当时发展的环境还不具备。正是基于对环境的正确把握,我国电信业才没有盲目跟风冒进。而时至今日,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满足了基础通信需求后,人们开始期待更高层次的增值信息服务。尤其是最近两年,以移动数据业务为代表的新业务发展迅速,尽管在总体收入份额上还规模较小,但增长势头强劲,2004年短信业务量增长58.8%。在移动通信市场、技术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企业的带动下,移动增值领域迅速崛起,价值链已基本形成。而随着光纤的应用和各种宽带组网技术日益成熟、完善,宽带增值领域目前也已起步,在线游戏、音乐下载、在线影视点播等个人用户宽带增值娱乐业务发展迅速,同时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新型服务也拥有了相当大的市场需求。用户的消费观念也已变化,互联网内容服务由“眼球经济”走向盈利模式,在移动梦网聚集的SP中,数十家SP每月有偿信息收入超过1000万元。

不仅如此,当前的网络条件也今非昔比。各种新技术、新软件层出不穷,更加方便人们获取网络信息。2000年,互联网上几乎没有宽带,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建设,固定宽带网正逐步走向成熟。从出口带宽到骨干网再到接入层,宽带化的物理环境已经具备。我国国际出口带宽的总容量为53941MB,与2000年的351MB相比,增长了154倍。骨干网带宽则达到了100GB以上,接入带宽总容量已达到T比特级,ADSL、LAN、WLAN等多种接入方式并举,适应了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两大移动公司的技术也在近几年突飞猛进。中国联通的CDMA1X具有高速传输的速度优势,并具有稳定、容量大、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以使移动通信网络与宽广的互联网无缝链接。支撑中国移动“移动梦网”的GPRS网络,目前也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网络遍及240多个城市,数据业务可以到达世界各地,实现真正的移动数据无线互联。用户使用宽带数据通信、实现可视数据与多媒体数据通信变得十分便利。

很显然,无论是从用户需求还是从硬件环境来看,面向未来的综合信息服务都将是我国电信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商业模式在过去几年推动我国电信业的持续发展中功不可没,但随着新兴的信息服务成为发展主流,其业务设置、网络架构、经营管理等一系列配套环节都与未来的电信业发展不匹配。因此,我国电信业转型的主要任务就是重新评估企业面临的环境,建立一套符合未来电信业发展特点的新型商业模式。这,就是我国电信业转型的核心内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07
中国电信,最初被称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1995年进行企业法人登记,从此逐步实行政企分开。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中国邮电在此时分离出事业性质的中国邮政和企业性质的中国电信),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1999年,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中国电信的第一次拆分,分成中国卫星通信、中国国信(传呼,后并入联通)、中国移动)。200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2001年, 中国电信被再次重组,进行了南北分拆(北方部分与那时的中国网通公司和吉通重组成中国网通集团)。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重新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网通,1999年4月9日,根据国务院及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四方(中国科学院、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铁道部、上海市政府)召开会议,决定联合成立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8月6日,中国网通获得国家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从而宣告了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的诞生。2002年5月16日,根据国务院《电信体制改革方案》,中国网通在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北方10省(区、市)电信公司、中国网络通信(控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2004年11月,中国网通在纽约、香港成功上市。
第2个回答  2007-07-19
1950年12月,中国东北长途明线国际干线工程建成,北京到莫斯科有线载波电路开放。

1954年7月,美国海军利用月球表面对无线电波的反射进行了地球上两地电话的传输试验。并于1956年在华盛顿和夏威夷之间建立了通信业务。

1956年,在英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大西洋海底铺设完成了电话电缆,使远距离的大陆之间电话通信成为现实。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于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

1958年8月,首部国产12载波电话设备在上海邮电器材厂研制成功。

1960年1月,中国首套1,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上海吴淞电话局开通使用。

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梅曼用强大的普通光照到人造宝石上,制造出了比太阳光强1000万倍的激光。

1962年,美国研究成功了脉码调制设备,用于电话的多路化通信。

1965年,第一部由计算机控制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在美国问世,标志着一个电话新时代的开始。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以玻璃纤维进行远距激光通信的设想。

1969年,北京长途电信局安装成功中国第一套全自动长途电话设备。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提出了研制ARPA网的计划,1969年建成并投入运行,标志著计算机通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1970年,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数字交换机在法国巴黎开通,这标志著数字电话的全面实用和数字通信新时代的到来。

1972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首次提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概念。

1974年,中日海底电缆开始建设,这是中国参与建设的首条国际海底电缆。

1975年,中国自行研制设计的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设备通过国家鉴定,开始批量生产。

1976年3月,中国自己研制的首条大容量传输系统—180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在北京、上海、杭州建成投产,全长1700公里。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任务是制订泛欧移 动通信漫游的标准。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在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等繁华街道出现,共22个投币式公用电话亭。

1982年12月,从日本引进的首个万门程控市话交换系统在福州市电信局投产使用,建成中国首个引进的程控电话局。

1983年,AMPS蜂窝系统在美国芝加哥开通。

1904年,“蜘蛛式”民用波段电话

L. M. Ericsson’s第一部民用波段电话。 1905年,芝加哥的树式桌面电话

这部桌面电话被称作“大腹便便”,因其手柄的中部隆起而得名。

1905年,门廊对讲机

这是一部康涅狄格州电信公司的32门门廊对讲机。

1905年,11数字拨号桌式电话

它采用了11个数字拨号的方式。

1907年,“德国模式”的电台波段电话

于1907年在德国由E.Zwuetysch&Co制造,此款电话的出现可以一定程度解决通话等待时间太长的问题。

1907年,磁力发电机式电话

这部电话1907年由L.M.Ericsson制造。值得注意的是:接听电话时,要将听筒悬挂在分离的挂钩上。这是当时电话生产商的统一标准。

1908年,CH-08扩音器电话

由KTAS推出。

1910年,互联电话

这是一部由S.H. Couch公司生产的直立桌面互联电话,用于办公室间的通信。

1912年,办公用排列机

这部电话通过主机可同时带有17个分机,每个分机都可以打出去,并且分机之间也可互相接通。

1912年,CH-08壁式电话

此款电话生产于1912年,由丹麦人在哥本哈根制造的,可自动收发电报。

1912年,磁力发电机电话

由在L.M.Ericsson制造的电报传真电话,经常偏远地区或小岛上使用。

1914年,Magnavox抗噪音桌面电话

这部电话的独特设计在于当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穿过话顶部的小孔使电话中的振动板振动。噪音进入话筒时就会被消掉。其双旋转听筒有助于阻止无用的噪音。 1914年,Magnavox抗噪音桌式电话B1型

同样具有消除噪音的功能。

1914年,磁力发电机电话

于1914年在HORWENS制造,可以用来电报传真。

1915年,Veau桌式电话

资料不详。

1915年,家庭自制壁挂电话

这部电话在东俄勒岗一个废弃的农场中发现。当地有近20个废弃的农场的墙上留有挂过电话的痕迹。

1920年,磁力发电机壁式电话

这部电话于1904制造,并于1920更新,配备了可接、听转换的旋转红色按钮。

1927年,D-08半自动电话

第一部拨号电话,它的出现将代替交换机的人工呼叫系统。拨号装置是在1927年安装的,它真正使用是在1978年。

1927年,交流发电振铃电话

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丹麦Horsens制造,70年代仍在使用。

1929年,自动壁式电话

资料不详。

1930年,D-30半自动镀金电话

此款电话是丹麦企业在1930完成制造的,其特别之处是表面镀金,而当时多数电话漆黑的,并且此电话有拨号装置。

1930年,FL-30自动电话

30年代由丹麦制造的,它用字母拨号。同类电话使用了大约48年。

1935年,自动电话

此款电话被用于与偏远地区的电信交换机的联络,它的设计受到30年代美国电话业的影响。

1943年,CB-43型电话

这部电话是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丹麦制造,它内部设计两种振铃声,用于区别市内外来电。

1951年,F-51自动拨号电话

这部电话是由Kristian Kirks Telefonfabrikker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制造的。

1952年,F-52自动拨号电话机

于1952制造,不同于往日黑色电木材料,它是用象牙和较晚一些出现的塑料材料制成。

1956年,“Ericofon”自动拨号电话

此款电话由瑞典L.M.Ericsson设计和制造,命名为Ericofon。它是用新型的材料制成的,比传统电话的听筒还轻得多。

1968年,F-68自动拨号电话

这部电话是七十年代最为常见的电话,它最初设计是在六十年代,在丹麦被广泛制造生产。

1970年,F-68按钮拨号电话

丹麦首次使用的按钮电话,这部电话是用数字按钮代替原来的拨号方式。

1976年,76E/DK80型按钮拨号电话

在1972由Jutland Telephone公司最初制造的。

1979年,F-79按钮拨号式计费电话

此款电话介于普通电话与公用电话之间,它主要用于服务场所、旅馆等类似地方,可以防盗打电话功能。 1980年,DA-80按钮拨号电话

这部电话的设计标志着电子学理论真正进入电话行业。

1982年,便携式电报电话

此款电话由Ericsson无线系统所制造,当时它只能在丹麦、芬兰、挪威及瑞典等国家使用,它的出现为以后GSM移 动电话系统开辟了新的天地。

1983年,DanMark 2按钮电话

参考资料:中国电信网

第3个回答  2007-07-19
中国电信发展新中国时期大事简记

1950年
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开通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经由苏联转接通往东欧各国的国际电话电路也陆续开通。
1951年
1950年6月开始建设的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于1951年相继竣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重点通信建设工程。
1952年
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1952年9月10日,北京至上海的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9月24日,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我国首次开通明线十二路载波电话电路
1952年9月30日,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机(J2)装机,开通了北京至厂家庄的载波电路。
1954年
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56年
上海试制成功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
我国第一次开放会议电话业务
1956年2月28日,北京长途电话局开放会议电话业务。首次会议电话会议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十省市电话会议。
1958年
上海试制成功第一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第一套国产明线12路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1959年
第一套60路长途电缆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开通国际用户电报业务,1月20日正式开放
北京市内电话开始由五位号码向六位号码过渡
1963年
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4年,北京至石家庄7×4高频电缆60路载波试验段建成,开始试通电报、电话业务。
开始研制晶体管载波电话机
1966年
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1967年
电子式中文译码机样机试制成功,在上海安装试用。
1970年
960路微波通信系统Ⅰ型机研制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2年
—北京、上海使用卫星通信地球站。
北京开始建设地球站一号站,1973年建成投产。
1974年
—北京卫星地球站二号站建成投产。通信容量为132条话路和一条双向彩色电视。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与亚非各国和地区开通直达电路。
—研制成功石英光纤。1976年,每公里损耗达6分贝以下。
—60路报纸传真机正式开通使用。
—960路微波进行电路试验。
1975年
—北京市内电话中继传输开始装用脉码调制设备,首批装用30部端机。
1976年
—京沪杭4管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工程竣工。北京至东南五个省省会及天津、上海两市陆续开放长途电话全自动和半自动拨号业务。
—北京长话大楼7月1日竣工投产。全部通信设备采用国产设备并自行安装。
—我国与日本之间建成了海底同轴电缆。
1978年
—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试制成功。
—120路脉码调制系统通过鉴定。
—研制成功多模光纤光缆。
1980年
—64路自动转报系统(DJ5-131型)研制成功。
1982年
—福州从日本富士通引进程控电话交换机。
—首次在市内电话局间使用短波长局间中继光纤通信系统。
—256线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户使用。
—我国自行设计的8频道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上海投入运营。
1983年
—我国开始发展寻呼业务。9月16日,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438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4年
—4月8日,我国的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高度为35786公里,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E赤道上空。通过该星进行了电视传输、声音广播、电话传送等试验。
—我国开始在长途通信线路上使用单模光纤,进入了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5月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
—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
—首次具备国际直拨功能的编码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HJ09型)研制成功。
1985年
—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
—深圳发行了我国第一套电话卡,共3枚,面值87元。
—我国正式经国际卫星组织的C频段全球波束转发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
—1月8日,北京至南极无线电话通话成功。这是我国电信史上最远距离的短波通信。
1986年
—我国首次利用卫星开通国内长途电话业务。7月1日,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内卫星通信网建成投产。 —2月,我国第二颗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台局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DS-2000)研制成功。
1987年
—重庆通信设备厂引进意大利PCM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
—第一个长距离架空光缆通信系统(34Mb/s)在武汉至荆州、沙市间试通。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
—我国第一个160人工信息台在上海投入使用。
—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此为中国人使用因特网之始。
1988年
—第一部程控数字长途电话交换设备(JD1024线)通过鉴定。
—第一个实用单模光纤通信系统(34Kb/s)在扬州、高邮之间开通,全长为75公里。
—北京高能物理所成为我国最早使用因特网的单位。它利用因特网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3月27日、12月22日我国分别发射了实用通信卫星。
—5月9日,北京、波恩国际卫星数字式电视会议系统试通。
1989年
—第一条1920路(140Mb/s)单模长途干线在合肥、芜湖间建成开通。
—5月,我国的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通过鉴定,并于11月正式投产使用。
—1989年6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了移动电话自动漫游。
1990年
—7月,上海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800MC集群调度移动通信系统。
—140Mb/s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1991年
—万门程控数字市内电话交换机通过鉴定。
—1920路(6GHz)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设备通过鉴定。
—第一个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模型网在北京完成联网试验,并于3月通过了技术鉴定。
—622Mb/s光纤通信数字复用设备(五次群复用设备)研制成功,3月通过了技术鉴定。
—11月15日,上海首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
1992年
—杭州通信设备厂引进摩托罗拉移动电话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我国第一个168自动声讯台1992年7月在广东省南海开通。
1993年
—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于9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
—中国高能物理所租用美国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建立了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64Kb?s专线,这是我国部分连入因特网的第一条专线。
1994年
—中国通过Sprint公司于4月20日开通了接入因特网的第一条64kb/s国际专线。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
—9月,中国电信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了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议定中国电信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两条64Kb/s专线。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
1995年
—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在北京、上海接入美国的64Kb/s专线开通,CHINANET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分组交换网开始提供因特网接入业务。5月,开始建设CHINANET全国骨干网。
—9月,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移动通信网在香港开通。
1996年
—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全国骨干网建成,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服务。
—12月,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全面启动。广东视玲通、四川天府热线、上海热线是首批正式开通的站点。
1998年
—5月17日,广东省开放了电子投票业务。所用设备是广东省邮电科学研究院开发的。
—5月15日,北京电信长城CDMA网商用试验网——133网,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投入试验。
1999年
—1月14日,我国第一条开通在国家一级干线上的,传输速率为8×2.5Gb/s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鉴定,使原来光纤的通信容量扩大了8倍。
第4个回答  2007-07-20
中国电信垃圾 靠垄断的 跟外国的技术相比差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