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治疗方法

如题所述

根据痤疮的发病机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抑制皮脂腺的分泌、控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对于严重的痤疮需要外用药和口服药联合治疗数月才能完全消除。
一般治疗
健康的饮食:少吃高糖饮食和奶制品,如薯条、面包、全脂牛奶等,多吃酸奶、蔬菜,水果和粗粮。
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生活不规律,避免暴晒,注意个人卫生等。
清洁皮肤:选择清水或者合适的洁面产品保持皮肤清洁,若需化妆时选择不会堵塞毛孔的化妆品或者无油化妆品,一定记得及时卸妆。
心理疏导:痤疮会影响患者的社交和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过大又会导致痤疮更加严重,治疗痤疮时可配合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还会使疾病得到缓解。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一般痤疮患者仅用外用药物即可,对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中重度痤疮患者,需要采取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联合治疗。这些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常用外用药物有以下几类:
维A酸类
外用维 A 酸类药物是轻中度痤疮的首选外用药物。
这类药物作用主要为调节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及抗炎,还具有控制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改善痤疮瘢痕等作用。
维A酸类药物和抗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增加相关药物的皮肤渗透性。
外用维 A 酸类药物常会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出现紧绷和烧灼感,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可逐渐消失。
过氧苯甲酰
过氧化物外用后可缓慢释放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收敛的作用,可作为炎性痤疮的首选外用抗菌药物之一。
抗生素
包括红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乳膏等。由于外用抗生素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故不推荐单独使用,建议和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维 A 酸类药物联合应用。
壬二酸类
可减少皮肤表面、毛囊及皮脂腺的菌群,尤其是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及粉刺溶解作用,对不同类型的痤疮均有效,可配成15%~20%霜外用。其不良反应为局部轻度红斑和刺痛。
系统药物治疗
系统治疗一般用于中重度的痤疮或者外用药物无效的患者。部分系统治疗药物会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妊娠期女性应避免采取系统治疗,系统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常用系统治疗药物如下:
抗生素
中重度的痤疮患者首选的系统治疗。但抗生素容易引起痤疮丙酸杆菌及非痤疮丙酸杆菌耐药。因此,规范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疗程,或联合其他疗法,对提高疗效及预防耐药性十分重要。
异维生A酸
目前最有效的抗痤疮类药物,无禁忌症的痤疮患者可尽早服用。
异维生A酸可减少油脂分泌,抑制异常角化和黑头粉刺形成,并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对结节性、囊肿性、聚合性痤疮效果好。
用药时应同时关注其副作用,包括可致口唇发干、脱屑、血脂升高等。这类药物还有明确的致畸作用,女性患者在治疗前1个月、治疗期间和治疗后3个月内应严格避孕。
激素类药物
抗雄激素类药物:仅适用于女性雄激素异常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以下两类:
口服避孕药:避孕药一般由雌激素和孕激素构成,雌、孕激素可以对抗雄激素,还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脂腺,减少皮脂分泌。此类药物仅用于女性痤疮患者。
螺内酯:具有轻度抗雄激素作用,不适合男性痤疮患者长期使用。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严重结节性痤疮、聚合性痤疮、囊肿性痤疮的炎症期和暴发性痤疮。对严重的结节性或囊肿性痤疮,可选用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同时应注意,要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激素性痤疮或毛囊炎,使病情复杂化
物理疗法
光动力疗法:轻、中度皮损可联合红蓝光照射,通过光动力效应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减轻炎症反应。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疼痛、结痂、红斑和色沉。
激光疗法:这一疗法主要用于瘢痕治疗。当患者到了痤疮得到基本控制的年龄阶段后期,可考虑激光疗法治疗痤疮留下的瘢痕。1450nm激光、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和点阵激光是目前治疗痤疮及痤疮瘢痕有效的方法。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进行中医药治疗时需根据辨证论治疗原则使用中成药或中医疗法治疗。针灸、拔罐、耳贴等中医外治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中药治疗尚未有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明其药物安全性。
患者在采取中医药治疗时,需详细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后服药,切忌自服中药治疗,增加疾病风险。
其他治疗
在外用药物同时,可选择用粉刺挤压器挤出粉刺。化脓性皮损有时需要切开引流;清洁皮损后用药物按摩或药物喷雾,结合石膏药物倒模,可达到治疗和美容目的。
综合治疗方案
分级 临床表现
首选治疗方案 次选疗法方案
不推荐疗法
女性可选
维持治疗
轻度 粉刺
外用维A酸
过氧化苯甲酰、水杨酸、粉刺去除、果酸、中医药
口服和外用抗生素
-
-
中度Ⅰ级
炎性丘疹
外用维 A 酸+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口服抗生素+外用维 A 酸和(或)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蓝光、果酸、中医药
单一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口服抗雄激素药物
-
中度Ⅱ级
丘疹、脓疱
口服抗生素+外用维 A 酸+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口服异维A酸、果酸、红(蓝)光、光动力、激光疗法、中医药
单一系统疗法或局部单一疗法
口服抗雄激素药物
单独外用维 A 酸或+过氧化苯甲酰
重度
结节、囊肿
单独口服异维 A 酸或+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炎症反应强烈者可先口服抗生素+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后,再口服异维 A酸
口服抗生素+外用维 A 酸和(或)过氧化苯甲酰、光动力疗法、系统用糖皮质激素(聚合性痤疮早期可以和口服异维 A 酸联合使用)、中医药
局部单一疗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有时候上火上大了,脸上会出现些痘痘,握住耳尖用针放一下血,把血挤出来,慢慢慢过几天痘痘就会消失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