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名言和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

2011年09月02日22:30分前给答案“急用~~~~~~~~~~~~~~~~~~~”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1>描写战争名言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2>描写战争文学作品

1.孙犁的《芦花荡》、《荷花淀》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荷花淀》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 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

作家简介:

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2.列夫·托尔斯泰 的《战争与和平》
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人物众多,场面宏大,事件繁杂,结构严重,具有恢弘的气势。作家把他的人物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中加以描写,时而是豪华优雅的贵族沙龙,时而又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既有青年男女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又有惨不忍睹的战斗场面。托尔斯泰注重描写人物的复杂性,并从各方面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所以书中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独具神韵,富有感染力。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鸿篇巨制,全书共四册,近一百二十万字。现根据原著,并参照同名电影,将原书业华提练出来,浓缩为十万字,供青少年学生阅读。相信广大读者从这浓缩的少年版《战争与和平》中,也能体味到这部伟大作品的些许魅力。
回答者:珍珠奶茶的哥哥 - 童生 一级 8-28 21:09

《战争与和平》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长达130 多万字,历经7 年艰辛创作,受到列宁很高称赞。
小说以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主线,揭露俄国首都彼得堡的宫廷显贵和官僚贵族伐西里为代表的贪婪与卑劣。作品描写的年代跨度长达十多年,人物500 多个,歌颂了民族的英雄品质和坚强性格,多方面反映俄国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各阶级的生活面貌。

1805年7 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
回答者:信歆十足 - 经理 四级 8-28 21:12

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简介)
这是一部制作精致、构思严谨的巨片。场面壮阔,气势磅礴,继承了前苏联在拍摄历史题材影片方面的传统,完美地融托尔斯泰原著精神于其中,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影片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 根据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名著改编拍摄的美国版,论艺术成就虽不及苏联版,但灿灿巨星和好莱坞式叙事手法则更能让本地观众接受这部通俗剧化的208分钟长片。气质高雅的奥黛丽.赫本饰演娜塔莎和文质彬彬的亨利.方达饰演皮埃尔都是不错的选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剧情的焦点。但其他有如八国联军的演员组合却难以忠实地重现拿破仑挥军进攻俄国时的大时代动荡故事,导演金.维多显然大幅度简化了原著的情节和内涵,但战争大场面还是拍得相当认真可观

作家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

战争作品: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
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
还有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描写中国革命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
冯德英的《苦菜花》、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
吴强的《红日》、
冯志的《敌后武工队》

这些都是``!
sorry```!
本人比较懒``
这个太多勒``
就不一一介绍勒``

3>

描写战争影视作品

1、《桂河大桥》(1957年)

因为有了这部电影,人们才记住了泰缅边境上那座著名的铁路桥。这部电影在大部分时间内讲述的不是反抗,而是创造;不是对抗,而是交换。所以有人称它为“战争伦理片”,也有人称它为反战影片。该片1958年获7项奥斯卡大奖。

2、安杰伊·瓦伊达的《战争三部曲》(1995年,1957年,1958年)

波兰导演安杰伊·瓦伊达于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一代人》、《下水道》和《钻石与灰烬》统称《战争三部曲》。考虑到拍摄年代意识形态的限制,影片所展现的新现实主义光辉就更加可贵。2000年,安杰伊·瓦伊达获第72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3、《巴顿将军》(1970年)

本片据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最喜欢的影片。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巴顿矛盾分裂的性格特征,既没有把他变成“军神”,也没有把他贬为老兵痞,而是把他描绘成“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悲剧式的英雄”。该片1971年获奥斯卡7项大奖。

4、《遥远的桥》(1977年)

这部影片演员阵容空前强大,主要演员都当过奥斯卡影帝。影片讲述的盟军“市场花园行动”在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但是由于情报、通信和指挥失误,盟军空降兵未能完成夺桥后挺进德国、结束战争的任务。

5、《莫斯科保卫战》(1985年)

苏联电影导演尤里·奥泽罗夫任总导演,苏联拍摄的最著名的一部二战巨片。说到战争场面写实,该片中的坦克、飞机等武器装备都是如实还原,具体拍摄时,又多采用中、远景,甚至是航拍的长镜头,在电脑技术主宰银幕的今天,再也不会有人这样下功夫拍摄战争片了。

6、《希望与荣耀》(1987年)

该片1988年获金球奖最佳影片奖,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5项奥斯卡奖提名,是英国导演约翰·伯尔曼自编自导的自传体传世之作。最让人震撼的地方在于,片中展现的普通英国人在遭遇苦难不幸时,还能努力维持自己平常的生活—这也许是对纳粹最大的蔑视。

7、《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

这是一部由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黑白巨片。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说:“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突然间,我一贯用来逃避现实的摄像机直面现实。在拍摄中我每天都会流泪。”

8、《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

当《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上映的时候,几乎所有观众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了解战争的血腥本质。影片导演用二战时流行的手摇摄影机跟拍方法,再现了诺曼底登陆的场景——不以全景宏大,而以士兵个人情感震撼人心。该片获得当年奥斯卡5项大奖。

9、《兵临城下》(2001年)

这是一部将大场面与个人传奇融为一体的传奇片,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电影制作,耗资9500万美元,在影迷眼中它是必看的二战影片。该片根据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纪实小说改编,主人公俄罗斯狙击手瓦西里也确有其人。

10、《钢琴师》(2002年)

波兰电影大师罗曼·波兰斯基看完茨皮尔曼回忆录的第一章后,立即决定以此作为蓝本拍摄一部反映二战中犹太人受难的影片。该片2003年获得7项“恺撒奖”大奖和3项奥斯卡奖。(黄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2
战争名言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毛泽东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 ★肖伯纳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 ★海·约翰逊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查·埃利奥特
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把握一般原则,但仍须密切注意以利用这些偶然事件,这正是天才的表征。 ★拿破仑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克劳塞维茨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 ★伯恩哈迪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 ★英国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 ★蒙森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 ★李维
一个真正伟大、骄傲而又勇敢的民族宁可面对战争的任何灾难,也不愿在牺牲其民族尊严的情况下换得卑贱的繁荣。 ★西·罗斯福
战争诗
【标题】:战
【年代】:元
【作者】:马钰
【体载】:词
【内容】:--------------------
莱州道众修黄,各各虔诚。无不专精。邀我加持默念经。救亡灵。奈何邻舍屠魁刽,不顾前程。宰杀为生。猪痛哀鸣不忍听。最伤情。
【标题】:清平乐·蒋桂战争
【年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体载】:词
【内容】:--------------------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标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年代】:近代
【作者】:秋瑾
【体载】:七律
【内容】:--------------------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标题】:泪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载】:七律
【内容】:--------------------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标题】:将军行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载】:乐府
【内容】:--------------------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标题】:将军行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体载】:乐府
【内容】:--------------------
弹筝峡东有胡尘,天子择日拜将军。蓬莱殿前赐六纛,
还领禁兵为部曲。当朝受诏不辞家,夜向咸阳原上宿。
战车彭彭旌旗动,三十六军齐上陇。陇头战胜夜亦行,
分兵处处收旧城。胡儿杀尽阴碛暮,扰扰唯有牛羊声。
边人亲戚曾战没,今逐官军收旧骨。碛西行见万里空,
幕府独奏将军功。
【标题】:赵将军歌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载】:七绝
【内容】:--------------------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第2个回答  2011-09-03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第3个回答  2011-09-02
战争与和平 飘
第4个回答  2011-09-03
雪豹
东方
亮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