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身边的女人

都有谁呢?
陈阿娇,卫子夫,钩弋夫人。
详细介绍喽
介绍一下别的女人。除了陈,卫,钩。
介绍后10分追加哦

我昨天才搜集到的故事,挺有意思的~发给你看一下。

汉武帝,大名刘彻,西汉第七任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他以赫赫武功、文彩飞扬闻名。然而与他的傲世功业相对照的,却是他的文臣武将们几乎都难得善终,而这似乎是汉武朝臣的宿命,在他的后宫里,成为他老婆的女人,也一样没有谁能有好结果——青年早逝已是天降鸿福了。

刘彻当初能当上太子,绝对是靠了第一任老婆陈娇和岳母大人(景帝的姐姐也就是刘彻的姑姑)馆陶长公主的帮助。当年馆陶长公主本想把女儿许配给太子刘荣,结果太子的老妈栗姬这个笨女人,因为自己的小肚鸡肠回绝了这门亲事,结果馆陶长公主不但把女儿许配给了刘彻,还用自己的影响力成功地让景帝废了太子,转立刘彻。

说到刘彻娶表姐阿娇,有一段很有名的故事:阿娇比刘彻大,而且不是一两岁,本来这桩婚事不是很般配。但长辈有心撮合,一日馆陶长公主在表姐弟玩耍之际,问刘彻要不要讨阿娇做老婆,刘彻忽然笑着连连拍手,大声说:“若得阿娇为妇,当筑黄金屋贮之。”——这句豪言壮语,就是著名的”金屋藏娇“的由来。

可惜刘彻当上皇帝之后,慢慢翅膀硬了,且刘彻性格专横霸道,阿娇也同样是个霸道专横的女人,两人相处并不愉快。终于一日刘彻在姐姐平阳公主府上,结识了家婢歌女卫子夫,刘彻背着阿娇偷偷地将她安置于上林苑,直到卫子夫有了身孕。因为陈娇一直没能生育,刘彻大喜过望,开始名目张胆地宠幸卫子夫,册封她为夫人,封赏她全家,根本不再理会皇后陈娇。

阿娇最后的命运很悲惨,因为没有子嗣,而老公又移情别恋,精神空虚的她转而乞灵于巫术,最后事发,牵连300余宫婢太监丧命。27岁的刘彻颁下废后诏书:“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十几年的夫妻情份,至此嘎然而止。后来陈娇黄金千两托司马相如做”长门赋“,凄恻动人,但终究没有挽回刘彻的心,最后凄然钟老于长门宫。

陈娇被废两年后,卫子夫终于为刘彻生下了长子刘据。高兴不已的刘彻册立卫子夫为嫡妻。空缺两年的大汉皇后宝座有了新主人。

随着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卫家的荣耀达到了顶峰。然而娘家的功勋也不能挽回卫子夫慢慢老去的容颜。自从七岁的儿子刘据封为太子之后,刘彻便很少来看望卫子夫,而更多流连在年轻美貌的妃嫔之中。后来卫子夫因为“巫蛊之祸”被小人陷害她和太子要篡权,冒险起兵。太子兵败以后卫子夫也在宫中而自杀身亡,卫氏一家遭灭门。最后稍稍值得庆幸的是两年后沉冤昭雪,武帝厚葬了太子刘据,却最终没对卫子夫追悼改葬。

在卫子夫色衰失宠之时,更多的美女充实了刘彻的后宫,在这些女子当中,赵国王夫人为武帝生下了儿子齐王刘闳,尤其得宠。然而她在最为得宠的时候却青年早逝。不久尚未成年的齐王也死去了。 在王夫人去世之后,又一位美女进入了刘彻的视线。她就是中山国李夫人。李夫人出身歌舞姬,是阉人乐师李延年的妹妹。刘彻因为她姿容艳丽,能歌善舞而宠爱有加。李夫人红颜薄命,年轻轻就病死了。她死之前死活不让武帝看她生病憔悴的容颜,因为她知道皇皇帝喜欢她,完全是由于她的容貌。重病之后,从前的美色尽失,如果真被皇帝看见如今这个样子,只会厌恶唾弃她,就连从前的好印象都会一扫而光。

李夫人的冰雪聪明和清醒理智,在她去世后得到了事实的验证。刘彻对李夫人久久难以忘怀,当然也许只是李夫人死在了他最爱她的关键时刻。当武帝去世之后,由于他生前绝大多数有名号的后妃都先后被他以罪谪死,而他身为皇帝,总不能光杆一个葬入帝陵吧!作为托孤重臣的霍光金日磾苦思冥想之后,终于灵光一闪,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将她的灵位与武帝并列享受后人的祭祀。

在卫子夫皇后因“巫蛊之祸”而自杀之前两三年,一次时武帝巡行至河间,偶见一美丽少女,她从小患病,少进饮食,而且双手紧握成拳,谁也没法让她伸展。武帝被她的美丽所倾倒,亲自去尝试为她掰拳。于是奇迹出现:这双手很轻易地恢复成了健康的模样,更奇怪的是在右手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小的玉钩。武帝非常高兴,将她带回宫中。不久,她为六十四五岁的刘彻生下了最小的孩子刘弗陵,并因此进封为婕妤,号钩弋夫人,小皇子也被称为“钩弋子”。刘弗陵长到5,6岁时,聪明可爱,刘彻决定要册立他为太子。但已经70岁的刘彻极为多疑,觉得刘弗陵年纪太小而钩弋夫人又太过年轻漂亮,自己死后一定会成为另一个吕雉。他开始琢磨着要如何弄死钩弋夫人,而且要背负着罪名而死,避免日后她的堂表兄弟们有入朝为官的可能。

不久钩弋夫人因为芝麻大的过错被处死,草草而葬在甘泉宫以南。在处死继承人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的同时,刘彻也将自己其它儿女的生母都统统杀掉了——比钩弋夫人更不幸的是,由于她们的儿子始终没有做皇帝的福气,她们虽然同样是因为生下皇子而死,却死得更无声无息。而没有生皇子只生公主的妃嫔就更是无辜。也许是为了不留下任何一个能够充当刘弗陵养母的女人(小皇帝的养母当然也有可能被立为皇太后),所以就连公主们的母亲,他也没有轻易放过。

钩弋夫人被杀的第二年,71岁的刘彻卧病不起。在正式册立刘弗陵为太子之后的两天便离开了人世,结束了他辉煌而传奇的一生。随后,七岁的刘弗陵即皇帝位,是为汉昭帝。汉昭帝追封薄命的母亲为皇后、皇太后,但再也不能挽回钩弋夫人的悲惨一生。

=======================================================

另外说起汉武帝宠爱的人,不得不提到汉武帝其实是双性恋,古代很多皇帝都有男宠,君王对男宠的态度,和对后宫妃嫔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把他们视为玩物而已,一旦色衰,则必爱驰,甚至为了给新宠让位,旧人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秦汉的帝王们都好男色,几乎没有一个没有男宠。刘邦宠爱的男色是籍孺,惠帝宠爱的男色是闳孺。汉文帝的男宠比父兄更多。它的男宠主要有三个:宦官赵同、北宫伯子;士人邓通。汉景帝的男宠只有一个,就是郎中令周文仁。汉昭帝的男宠是驸马都尉金赏。汉宣帝的男宠是侍中中郎将张彭祖。汉元帝的男宠是宦官弘恭、石显。汉成帝最宠爱的男宠是张放和淳于长。汉哀帝的男宠是董贤,历史上有名的断袖之僻就从他而来。

至于汉武帝贪色多情,男宠也有好几个。

汉武帝的第一个男宠是韩嫣。早在当胶东王时,汉武帝就与韩嫣相爱。后来,武帝作了太子,俩人愈加亲密。韩嫣不仅长得漂亮,还善于骑射,聪明伶俐。武帝即位后,韩嫣更受宠爱。他与武帝同吃同睡,仪仗扈从俨然皇帝,甚至可以自由出入宫禁。后来终因淫乱后宫被太后赐死。

韩嫣的弟弟韩说也被汉武帝爱幸,并以军功封案道侯。巫蛊之祸时,被戾太子杀死。

汉武帝最为爱幸的男宠是李延年。李延年是娼家出身,长身玉立,长相俊美,又能歌善舞,很得汉武帝宠爱。后来,李延年因犯法受宫刑,成了宦者,长得更美了,声音也更好听了,汉武帝也更加爱幸。李延年为汉武帝唱北方有佳人,想引荐自己的妹妹。平阳公主进奏说,李延年的妹妹倾国倾城,能歌善舞。汉武帝召见,大为爱幸。李延年更加受宠,佩二千石印,号协声律,与武帝一同卧起。李延年的妹妹死后,武帝对他的爱意日驰,最后将他杀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25
陈阿娇
陈阿娇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的女儿。她母亲原想把她许给当时的太子刘荣,也就是汉景帝宠妃栗姬的儿子。奈何栗姬太愚蠢,却拒绝了。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馆陶公主于是转向王美人母子。一次,她抱着刘彻说:“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这些宫女你要哪一个?”刘彻便答:“如果能娶到阿娇,愿盖金屋以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
刘彻因为娶了阿娇,通过姑妈兼岳母刘嫖的活动,才得立为太子,并做了皇帝,遂册立阿娇为皇后,陈皇后自恃其母有恩于武帝,骄横擅宠,激起武帝的反感,原本就不喜欢陈皇后的武帝越来越疏远、冷落陈氏,另寻新欢。陈皇后多年没有生育,为了求得生个儿子,仅医药费就花了九千万钱,仍毫无效果,她又比汉武帝大了好几岁,夫妻生活很难和谐,一天,武帝去灞水岸祭神,在回京的路上,他却姐姐平旭公主的家。在公主家里,见到了有倾城之貌的歌伎卫子夫,武帝为之倾倒。皇姐见状,将卫子夫送给了武帝。武帝十分宠爱卫子夫,使陈皇后妒火中烧,几次对她下毒手,却没将之弄死,反而被卫子夫查觉,卫子夫奏告武帝,武帝龙颜大怒,但杨起馆陶长公主对自己的罪行,便压下怒火,没有处置陈皇后,只是再也不去她那里了。武帝更加的宠爱卫子夫了,没有多久,卫子夫怀孕了,如果陈皇后心胸旷达,稍微忍让,也就过去了,陈皇后却大吵大闹,多次企图迫死卫子夫,并请来巫婆,在宫中施巫术,这是琥帝无法容忍的,琥帝愤而废去陈氏的后位,立卫子夫为皇后,把阿娇迁到长门宫居住,从此阿娇被打入冷宫,陈阿娇听说司马相如写赋很感人,花了一千金求他写了《长门赋》,这就是所谓“千金买赋”的故事,赋的首段说“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大意是说:“为什么一位佳人,逍遥忧虑,魂魄失散,形容枯稿而独居呢?你曾许下朝去夕来,竟有了饮食之乐而把我抛在脑后,一点也不顾今故人,而找上了称心如意的新人,赋末去:“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表示自己虽遭冷遇,暗自悲叹,即使长年累月如此,仍然不敢忘君。”《长门赋》表现了封建宫廷妇女在失宠时的苦闷抑郁的情绪,是很感人肮脏的。

陈阿娇令宫女背熟,希望汉武帝听后能回心转意,但终归于事无补,几年后,陈阿娇在悲愤中离开了人世。埋在她祖父汉文帝的霸陵附近。

卫子夫
卫皇后,字子夫,西汉武帝之后。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主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汉武帝便看中了子夫。随后,汉武帝起坐更衣,子夫便来服侍,一见倾心。就这样,汉武帝把她召进了宫。但入宫不久,很快遭到了冷落.一年多以后,一次汉武帝释放一批宫女,子夫才又见到他,并哭泣着请求放她出宫。哭的梨花带雨的卫子夫使汉武帝又动了怜香惜玉之心,并再次受到宠幸.同时,又把她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召入宫中为侍中。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子夫生了一男,母以子贵,遂被立为皇后。

元狩元年(前122年),卫后所生之子刘据也被立为太子。由于他是汉武帝长子,汉武帝极为宠爱他。除了专门派人辅导他学习《觳梁春秋》、《公羊春秋》外,还为他建了一座苑囿,称为博望苑,让他学习接待宾客。皇太子的确立,自然更加巩固了卫皇后的地位.而此,卫皇后的荣宠也达到了极点,除此之外,卫氏一门也得到封爵封侯。然而,宫廷当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争权夺势。然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特别是帝王所宠幸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容颜的衰老,其宠幸的地位也日见低下,慢慢地被李夫人和勾弋夫人所取代。在她立为皇后的第38年,也就是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因遭巫蛊事变,不能自明而自杀。

所谓巫蛊事变,即汉武帝末年,年老多疑,适有周围一些心怀奸恶之人,乘机制造事端,挑拨他与太子、大臣之间的关系。当时,一些胡人的巫婆作俑,诅咒他死亡。此事被汉武帝发觉,在朝廷内外大加搜索,因此很多人受到牵连。而专门主持处理此事的是素与太子不和的江充,他得到汉武帝的命令,便有意在卫皇后和太子刘据居住的地方掘地搜索,挖出一具桐木人,即把巫蛊之事加在了太子头上。当时,汉武帝深居简出,居住在甘泉宫,外间人怀疑他是否还在人世。太子刘据惟恐不得自明,就请教他的师傅,他师傅让他先杀掉江充。同时,刘据也征得母后同意,遂矫诏起兵,与江充等人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然而,他起兵后,因长安城中盛传太子与卫皇后起兵造反而失去人心,护北军使者任安接受了太子的符节却没有出兵,汉武帝派去了解情况的使臣不敢入京,慌报太子造反,武帝派丞相刘屈牦去镇压,太子兵败后逃到湖县,随后自缢而死。卫皇后因不能自明也自尽身亡。后代史学界对戾太子刘据都持同情态度,不认为他和卫皇后与巫蛊之祸有关。武帝晚年也深有悔意。

卫子夫由歌女、妃子以及到女人之极位的一国之后,除了她的容颜美色,温柔贤淑之外,还因为她有太子刘据做为她的支柱。太子自缢,亦使她的政治生命走向了终结。事实证明,她尽管希望太子早日登基,但并没有存心诅咒汉武帝早死。在她为皇后的38年中,是比较安分守己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政治野心以及参与汉朝的政治斗争之中。所以汉武帝死后,她的名誉还是得到了恢复。另外,应该指出的是,子夫的入宫,使她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使汉武王朝多了两名能征善战的将军,在以后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赢得了主动地位。从客观上讲,子夫对汉朝是有功劳的。固然,汉武帝对卫氏一门的宠幸有过分之处,但总的来说,卫氏一门对汉朝的巩固是做出过贡献的,因此,子夫的影响也是不能抹杀的。

钩弋夫人(?--前88年),
西汉武垣县人。汉武帝东巡过武垣,被选入宫。因貌美聪敏,善于歌舞受宠,为其修“钩弋宫”号“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擅长纂拳藏阎游戏,又称“拳夫人”。后晋封为赵婕妤。
太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生子,取名弗陵,号钩弋子,武帝视为掌上明珠。常对人夸耀:“弗陵类我”。遂萌废立太子之意。
征和二年(前91年),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卫子夫皇后也被赐死。武帝带钩弋夫人移居甘泉官,召画工画周公负周成王图,向群臣表明了要立弗陵为太子的意图,又担心因“主少母壮”重蹈吕后覆辙;便以“屡践圣意”为由,把钩弋夫人囚禁于云阳宫。后元元年(前88年) 钩弋夫人忧困而死,葬于甘泉南。近臣都为拳夫人之死而伤感,武帝也深感内疚,在甘泉宫前建“通灵台”以表怀念。
翌年二月,武帝重病,召见众臣宣布立弗陵为太子,拜霍光等人为顾命之臣辅佐少主。不久,汉武帝死,八岁的弗陵即位,即汉昭帝。追封钩弋夫人为皇太后,修云陵(甘泉南,后称女陵)重葬,拨三千户居护陵墓。
第2个回答  2007-07-25
陈阿娇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的女儿。她母亲原想把她许给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汉景帝宠妃栗姬的儿子。奈何栗姬太愚蠢,却拒绝了。 馆陶公主于是转向王美人母子。一次,她抱着刘彻说:“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这些宫女你要哪一个?”刘彻便答:“如果能娶到阿娇,愿盖金屋以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 后来,刘彻果然当了皇帝,立阿娇为皇后,也实现了诺言。阿娇娇生惯养,开始有刘彻的宠爱,也相安无事。但后来,刘彻身边的女人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有了卫子夫之后。阿娇为人骄傲,善妒,又没有儿子。终于失宠,又因为巫蛊之祸,退居长门宫。 后来,为了挽回汉武帝,阿娇用重金请司马相如作了一篇《长门赋》,但是汉武帝虽然欣赏这篇赋,却始终没有回头。 金屋藏娇虽美,却没有一个好结果

卫子夫 汉武帝后, 西汉大将卫青之姐, 杰出的青年将领霍去病的姨母, 生太子刘据,后来刘据之孙刘询继位为汉宣帝 承袭汉家天下。卫子夫14岁进宫,26岁被封为皇后,这个位子一坐38年,即使李夫人得宠时汉武帝也没有动过废后的心思,即便后来她含冤自杀后,汉武帝也没有再立后。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后,第一位是明神宗的王皇后,在位40年。卫子夫的曾孙刘据登基后为她恢复了名誉和地位,重新奉牌位入宗庙,称“孝武卫皇后”,与刘彻的宗位一起接受刘姓子孙的膜拜,同时置皇后陵园以皇后礼重新安葬。最值得一提的汉宣帝为她追缢号“思”,卫子夫又被称为卫思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缢号的皇后。唐诗里面常以“卫女”来暗喻美貌善歌的绝代佳人,就是因为汉时卫子夫以美貌和歌喉得到汉武帝宠爱,成为一个典故。

钩弋夫人(?--前88年),西汉武垣县人。汉武帝东巡过武垣,被选入宫。因貌美聪敏,善于歌舞受宠,为其修“钩弋宫”号“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擅长纂拳藏阎游戏,又称“拳夫人”。后晋封为赵婕妤。
太始三年(前94年),钩弋夫人生子,取名弗陵,号钩弋子,武帝视为掌上明珠。常对人夸耀:“弗陵类我”。遂萌废立太子之意。
征和二年(前91年),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自杀,卫子夫皇后也被赐死。武帝带钩弋夫人移居甘泉官,召画工画周公负周成王图,向群臣表明了要立弗陵为太子的意图,又担心因“主少母壮”重蹈吕后覆辙;便以“屡践圣意”为由,把钩弋夫人囚禁于云阳宫。后元元年(前88年) 钩弋夫人忧困而死,葬于甘泉南。近臣都为拳夫人之死而伤感,武帝也深感内疚,在甘泉宫前建“通灵台”以表怀念。
翌年二月,武帝重病,召见众臣宣布立弗陵为太子,拜霍光等人为顾命之臣辅佐少主。不久,汉武帝死,八岁的弗陵即位,即汉昭帝。追封钩弋夫人为皇太后,修云陵(甘泉南,后称女陵)重葬,拨三千户居护陵墓。
第3个回答  2007-07-25
《汉武大帝》,一直觉得胡玫卯足了劲在写男人,女人只是情节需要的承起转折走过场,把事件交代清楚就没她们的事了,心理和情感的挣扎冲突都是男人的事。在人物的处理上,胡玫绝对是重男轻女。
其实汉武帝时代的女人各个都是非常精彩的,多的不说,就说武帝的那三个皇后(李夫人死后被霍光封了皇后)都令人回味无穷,可是这本可以做为一大亮点的地方却成了胡玫《汉武大帝》的硬伤。而在她们三个当中,做为女同胞,胡导最最对不起的就是阿娇。

翻开史书看看,不难觉察出刘彻对阿娇的感情,即使是抛弃了她,爱没有了,情仍在。但在《汉武大帝》里的刘彻与阿娇完全是败笔中的败笔……多的不说,就是胡玫塑造的那个阿娇的形象——我在纳闷,她干嘛那么不待见她啊?她够惨的了,电视里你也善待她一点点啊——用我姐姐的话说“就是掌柜的都不可能喜欢”。
阿娇是个美丽,高贵的女子,也是个至情至性的女子,在刘彻的所有女人中,她是唯一一个感和刘彻在情感上叫板的人,或许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爱过刘彻的人。她应该是刘彻的恋人,因为真正爱,因为她心里或多或少有一点夫妻爱情平等专一的思想,所以她才对刘彻的其它女人不容,她专横,也或许刁蛮,但她绝对不是《汉武大帝》里面的泼妇。

卫子夫,刘彻的所有女人中最俱“妻”这一性质的女人,她不是刘彻的恋人,因为从一开始她就是刘彻的“臣”,并且要永远臣服于他。林静演的四平八稳,却毫无生机,林静在造型上也不能给人惊艳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她以前演坏人演多了我也看多了的缘故。更想念陈家林版《汉武帝》里的那个卫子夫,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绝代芳华。男人没有不喜欢她的理由。

李夫人,本来不看后来的专题节目,我只觉得她长得不够漂亮——这里又得和陈家林版《汉武帝》里的李夫人来相比,记得月下武帝把她轻轻抱起的那个情景,如梦如幻,什么叫“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我从此明了亦!——谁知看了后来的专题节目,我简直觉得《汉武大帝》里那个演员秀斗,她连戏都没读懂!前后两个李夫人一对比,我是真正懂得了为什么李延年要感叹“佳人难再得。” 果真,佳人难再得啊!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6969154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