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的信仰是佛与佛教但每天只吃一吨饭不合生存之道吧?人以食为天天没了还存什么佛与道

如题所述

为什么日中一食?佛讲,早晨是天食,中午前是佛食,过午是畜生食,傍晚是鬼食,你吃哪顿饭就种哪个因。
所以说,日中一食能断三恶道的因,脱离三恶道,他能直接成佛。所以说,要成佛,你得往日中一食使劲。我也不想升天,我更不想当畜生,我也不想去地狱去,所以说,日中一食。十方如来都是日中一食的,我们一定要往日中一食去做。
这个呢,它很有道理,从科学来讲,一个胃肠得到修补,而且减少了贪欲。你吃两顿饭,必然有两顿的生理的冲动,它产生能量的,这种能量你转化不了,就变成淫欲。所以说,吃饭越多越堕落,淫欲心越重,最后到三恶道里去了,所以说饮食是很重要的一关。
昨天晚上有个师父问我,说你看这个饮食的问题和受戒的问题。我就跟他讲,如果你不守清净斋戒,不能给你受五戒,五戒不能受,八关斋戒就不能受,比丘戒不能受,菩萨戒不能受,一切戒都不允许你受。
所以这很重要的一点。斋戒是我们佛法里很重要的一点,佛法里是过午不食,是没有开缘的,必须这么做。
日中一食的好处很多,从我们身体来讲,可以增加我们的免疫能力,也锻炼我们吃苦的精神。
佛在世为什么能成道,因为佛就在雪山上苦行了六年,每一天就是日中一食,一麻一麦。所以说六年的苦行,才能在菩提树下成道。我们现在即使找到菩提树下,我们住别说四十八小时,住四年八个月他也不成道。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苦行的这个基础。什么叫苦行,是就是断这个贪图享受这个欲望,这个工夫没有,它能把这个贪欲能克服住。佛为什么成佛,就是因为这个。宣化上人说,释迦牟尼佛在苦行时候就可以证道了,但是为什么不在那儿证,就怕末法时候众生怕苦,所以才到菩提树下再示现证道的。但是我们通过这看出,这个日中一食是非常重要的。
佛成道了以后,所有的僧团还是日中一食,后来有病的比丘才开了一个早粥。早粥还不允许筷子立住,筷子能立住的粥不行,不吃早粥吃馒头不行,那吃饺子更不行了,还得有病。
所以说我们都严格持戒,还得生惭愧心,这才能持好这戒律。当然了,这个末法众生身体有各种不同,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但是佛的戒律我们必须知道,应该努力遵守。
现在泰国,还是日中一食呢,是不是?美国万佛城还是日中一食呢,是不是?这都存在,所以说我们应该了解。
日中一食的好处太多了,好处太多!现在有一种饥饿疗法,有一种瑜珈功啊,不吃饭,几天不吃饭,来那个提高身体的素质,采取这种办法,现在也非常时兴。
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想日中一食,佛这么规定的,那我们跟佛学,佛怎么说我们怎么做。虽然在摸索期间,也给以后的人创造一点儿条件,说过去有过这体会。这样的话,我们以后人走的时候,就少费点儿事。这是日中一食,应该做的。另外它还有很多的利益,不可讲。
你象乞食的时候,我过去生过这一念,我说别说一顿,三顿饭,两顿饭,我就吃一顿饭我都生惭愧心。我觉得没有啥修行,这饭都不应该吃。但还得吃,不吃要饿的慌,身体还需要,还要走道,还要修道,但是确实生惭愧心,生惭愧心。
日中一食,会充分吸收营养,提高免疫能力。好处太多了,无价之宝。可以试一试。
《毗尼三昧经》说:“瓶沙王问佛,何故佛日中一食? 佛言: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
我们应当学佛,日中一食,不过午食,以断三恶道之因。

引用藕益大师所著《非时食戒十大益论》详述此戒功过,摘录如下,以资参考:
夫斋法是十方三世诸佛弟子通行大道,出生死之要律也。愚夫逐逐口服,甘为饮食之人,既胃此律检岂其利益?金原如来立制本意、尽善尽美、何能阐述?略而举之,大益有十:
一、断生死缘。经云:“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又云:“三界众生皆依饮食而得存活”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由此观之,淫欲故生死正因。饮食乃生死第一增上缘也。均为五欲所摄。特资此毒身、借之修道,不能全断,然设得时食,尚作旷野食子肉想,何容恣意于非食耶?
二、表中道义:“午前进食表方便道,犹似有法可得;过中不食,表触中道处,更无所需”。此之理观,全托事境。当粗戒尚不自持,同俗人夜犹饮食、放纵之不及,即同外道。日食一麻一麦之太过。行不适中,妙理何由契会?
三、调身少病:脾主信,数数食,最能伤脾。故玄门以戒晚食为养生善述,岂名忍饿?
四、道业尊崇:赵州云:“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二时已杂,况三、四耶?儒云:“饮食之人,则人贱之”,今格守斋法,专精办道,道业自隆。
五、坚固戒品:晚食助火助气,增长淫心。今寂而清静,戒体坚牢。
六、堪能修定:断其杂食乱想,身心轻利,取定不难。
七、出生智慧:晚餐助昏沉,今清静惺寂,不障观慧,又于四种食,如法做厌离想,即能断三界惑。
八、离鬼畜业:畜牲午后食,鬼夜食,不持斋法,鬼畜无异,牵入其类。持此斋法,速离二趣生缘。
九、不恼檀信:谓常乞食者,设过午更复持钵。则终日但见沙门往还,必令施主生恼,今午惟晏坐,修道,能令僧俗皆安。
十、不扰行人:今时丛林晚餐,厨人惟事饮爨,终身碌碌,不异佣工。斋法若明,则无此烦恼,共修道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3
没有哪本经书说信佛就一定一天一顿饭哦~~~
其实佛教分好多法门,虽然殊途同归同为一家,但形式并不一样。
苦修是其中一种~一日一餐~甚至终日入定而不进食,对身体和修行都是有好处的。
不要说一日一餐不合生存之道,辟谷学说创立以来有人十余年不进餐依然健康,甚至疾病都能痊愈,这种超越科学范畴的事情不胜枚举。
其实,佛教讲求知足,不贪心,一天一顿饭完全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减少肠胃负担,有助于内脏毒素排除,其实对健康是有好处的。
我曾经就20天只饮水不吃饭,很好哦~
现在也坚持一天一顿,甚至有时一天一顿都不会觉得饿,不想吃呢~呵呵~
其实佛家持戒有很多种,居士可以不持戒,荤素不忌,只要心诚就可以的~
何必苦苦叫这个真呢?
能做到就做~做不到没人强求~自己想做到再难也会觉得很容易~

但是如果要出家。。。应该有吃苦的觉悟吧?又没人逼谁出家。。。都是自愿的啊!

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阿弥陀佛~愿君安康~O(∩_∩)O~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04
我想,没有和尚能吃一“吨”饭吧?饭桶也装不下,嘻嘻。

日中一食并不是什么苦行,而是一种修行方式。
佛教认为,吃太多的食物,不利于禅定,所以对于食物,要少吃,但是不是不吃。

早期的佛教,僧人是讲究过午不食,也就是过了中午,就不能吃任何食物了(喝水和某些果汁可以),也就是说,中午之前,你可以吃东西,两顿还是一顿那是你自己的事,只要过了中午就不许吃了。而后来这个规矩逐渐没人遵守了,所以也吃三餐了。

过午不食和日中一食其实并不是折磨自己,如果说人体需要的食物摄取量6是刚好,10是过多的话,那么僧人的食物摄取只是按最低标准来摄取的,保证自己能维持身体健康,但是又不会过多的食用。

这种规矩,目前在我们中国看不到了,但是在东南亚,哪里的僧人几千年来都是这种规矩,你看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第3个回答  2011-09-03
修行就是日中一食 不修行可以随便吃 你不要把修行与生活搞在一起来 妄想少吃两顿会饿死你不成。
第4个回答  2011-09-04
也不全是要吃一顿的,有些和尚是自己发心吃一顿,主要是为了修行,如果心地清净,能量消耗很少,吃一顿对身体无碍。我们的能量消耗,主要消耗在打妄想上了,而真正修行人,妄想很少,比如阿罗汉7天吃一次就可以了。阿弥陀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