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博会看消费升级,“新零售”如何突破?

如题所述

7月27日,专业观众参展日期间,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入馆观众超53000人次;共举办活动85场,包括第二届可持续消费高峰论坛,以及全球消费论坛系列活动45场;安永、毕马威等机构发布各类专业消费类报告25份;举办时装周活动8场,发布200件最新系列单品。

记者注意到,力求做足消费升级、新零售这篇文章,是本届消博会上参展商想要共同传达的信息。(记者刘兵)

消费升级,“圈粉”年轻人

从7月26日参展商推出的展品来看,用创意、性能紧扣消费升级是鲜明的特点。

为迎合年轻消费群体,海南省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携一线消费类电子头部品牌亮相消博会,进驻双循环买全球展区,推出DEVIALET帝瓦雷的旗舰Phantom系列音响等3C系列展品。

戴尔科技携全线全新消费家族成员亮相。该集团终端产品部主流PC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KevinTerwilliger介绍,全新灵越Plus为喜爱创造、渴望自由表达和分享的现代消费者量身定制,其强大配置可帮助年轻人随时随地抓住灵感,实现以高质量的精彩作品与他人分享,为年轻人带来“魔性输出”。此外,戴尔围绕PC生态系统持续投资,推出了全新显示器及外设,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体验。

厦门樱花伙伴贸易有限公司携知名书写品牌“派克笔”再度亮相,并在中国首秀“派克世纪系列女王白金禧年纪念款”。该公司总经理宋倩表示,派克笔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兼具时尚与品质,与本届消博会“精品路线”定位相契合。

重新定义“代表中国之物”

消费升级还体现在国货强势崛起上。

7月26日,位于消博会“国货精品馆”核心地带、占地面积最大的“华夏风物馆”正式开馆。在这个960平方米的核心展区,在5天时间内,30多个品牌轮番亮相,刷新全球消费者对“代表中国之物”的认知。

在“华夏风物”展区,磁州窑、一得阁、同仁堂、大得文化等老字号和非遗品牌,以及物典、灵刻等新国货品牌,集结了瓷器、笔墨、香、黄酒、茶等多种消费元素,生动复刻了中国人的传统诗意生活。

围绕“华夏风物”展区星罗棋布的,则是照进国人当下各种日常生活场景的科技之光:从居家清洁,到美食烹饪,从美容护肤,到娱乐观影,从电动冲浪,到飞行汽车立体呈现了尖端科技为Z世代消费者营造的理想生活图景。

如果说,瓷器、笔墨、茶等体现了对“代表中国之物”的传统认知,那么,与它们一起在“华夏风物馆”亮相的、快速崛起的一众“中国智造”品牌,则是当下中国消费趋势的真实写照。以家庭消费场景为例,“石头”扫地机器人、“追觅”洗地机、“峰米”激光家庭影院、“苏泊尔”小厨电、“凯迪仕”智能门锁,已经成为众多Z世代新青年的生活标配。

“新零售”如何寻求突破?

记者同时也注意到,打破传统销售模式走“新零售”路线,也是很多传统品牌的共性。比如“理象国”食品,虽然是速冻、速食半成品,但是完全走的是线上销售模式。来自上海的参展商李先生认为,消费升级必然伴随着新型的零售,才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零售消费品线下与线上销售额比重目前为2.5:1。从数据看,线下零售仍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寻求突破,走“新零售”路线已是不争的趋势。

那么如何进行突破?7月26日,安永在消博会上发布的《零售数据智能价值实现战略》行业报告,就零售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新零售”的未来,以及前沿科技如何落地应用到零售场景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数据智能在更高维度串联行业和企业的业务,将人工智能的算法优势与业务结合,逐步解构和重构行业商业逻辑。在零售行业的数字化浪潮中,人、货、场的“数智化转型”在不断深化,数智化的变革不断优化消费人群的管理、零售货品的管理和线上线下卖场的管理。

安永-博智隆战略合伙人邵荣表示,未来零售企业的数智化将不仅是专注于某一个维度的数据,而是尽可能地整合打通人、货、场的数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零售生态。

此外,数智化转型的一个重点是从根本上加强数据的可获得性,来自“人货场”的海量零售终端数据实时、精准地反馈给品牌商,从而赋能品牌商进行数据驱动的战略决策。邵荣称:“在整个零售数据智能的战略架构中,数据要素的生产力可通过数据可收集、数据可识别、数据可分析和数据可运营四个步骤来释放。”

从机构的解读来看,数据化管理是“新零售”生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诸多品牌商寻求销售突破的关键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