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经营者集中

如题所述

经营者集中是指什么情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集中的情形包括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第二十条 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
      (一)经营者合并;
      (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经营者合并视为未申报的情形有几种
      实际中,经营者合并通常有下面两种方式:
      1、吸收合并
      所谓的吸收合并,其实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时,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企业并入另一家企业,经常是实力强大的企业吸收合并弱小企业。这种在实际中还是较为常见的。
      2、新设合并
      在概念上,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组合成为一家新企业,原有的两家企业不再存在,结合成为一家新的企业。
      在合并的时候,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的还必须依法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必须通过依法订立的合同来进行,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通常上,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就不会禁止这个经营者集中。
      而且,经营者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不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
      1、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是拥有其他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的;
      2、参与集中的每个经营者50%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资产被同一个未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拥有的。
      而如果经营者提交的文件、资料不完备的,就要在国务院反垄断协议执法机构规定的期限内补交文件、资料,经营者要是逾期没补交文件、资料的,就会被认为没有申报。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集中的情形包括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