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怎么写我不知道,能写的帮一下谢谢

如题所述

我找了几篇,时间、人名和地点可以适当改一下就可以用了~~~~~~~

在这鲜花盛开的季节里,伴随着春的脚步,桃李园实验学校初二年级“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暨演讲比赛”于2008年3月28日下午在阶梯教室拉开了帷幕。

 “一朵花要为自己找到春天才会让别人注意到”,受表彰的优秀生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站在台上,手捧奖状,笑容灿烂,那一刻,他们成了阶梯教室的亮点。他们一定暗下决心,继续拼搏。台下的学生们,在祝福优秀生的同时,也一定在鼓励自己奋发向上,努力前进。

  随后,初二年级各班的代表进行了一场激情洋溢的演讲比赛。学生们这个能说会道,那个伶牙俐齿。不时赢来台下学生们钦佩的掌声。演讲者充满激情的话语在阶梯教室里回荡,励志的决心在同学们的心中萌生!

  表彰会使我们对明天充满希望和信心,我们会力争上游,在多彩的花季里绽放得更加鲜妍艳丽……

6月15日,我院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在多功能厅·大厅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尹大家、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泽、院长助理兼院长办公室主任何英等学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学生颁奖。会议由学生处处长李葵主持。

2004至2005年度,我院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了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按照品学兼优的的原则,经各系推荐、全院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学院审定等程序,评出2005年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优秀大学毕业生、2005届四川外语学院优秀毕业生、2005届四川外语学院优良毕业生、2004年度国家奖学金、2004年度四川省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专项奖学金、(眉山车辆厂勤学奖学金和资阳机车厂奖学金)、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成绩优秀学生,以及四川外语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自立自强先进个人、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文艺活动先进个人、文明寝室、先进班集体等先进学生个人和集体奖项。

表彰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泽同志首先宣读了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名单。党委书记兼院长尹大家同志代表学院对所有受表彰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为同学们顺利成人成才而勤勤恳恳奉献的广大教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尹院长说,几年来,同学们与学院共同发展,见证了学院的发展壮大,学院也见证了同学们刻苦努力、积极进取的身影,学院为同学们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尹院长勉励广大同学要以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戒骄戒躁、发奋努力、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上勇攀高峰,创造辉煌业绩!

优秀毕业生代表王可同学、优秀学生代表刘林蔚同学、优秀班集体代表胡立科同学先后发言。王可同学在发言中向一直以来细心关怀、耐心教育同学们的学院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告诉学弟学妹们要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全面发展;刘林蔚同学在发言中表示,要再接再厉、以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胡立科同学在发言中表示要继续发奋努力,树立自强自律的生活作风、互助友爱良好班风、发奋努力的优良学风,与全院同学一起构建学院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优秀班集体辅导员代表欧智老师在致发言中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几年来他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深刻感受,他说将和所有辅导员一起共同努力,促进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并祝愿每一位学生在学院快乐地成长、顺利地成才,祝愿每位同学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6月17日下午,学校在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2010年上半年学生表彰大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光林、党委宣传部部长方桐清、学工处处长丁维华、教务处处长沈士德、团委副书记张衡宇、学工处副处长闫礼芝、学工处副处长李大勇、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及今年上半年荣获省、市、校三级表彰的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共约400人参加了表彰大会。吴光林发表讲话,沈士德、张衡宇分别宣读表彰决定,大会由丁维华主持。

大会分别对我校国家奖学金,省级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市级五四红旗团组织、新长征突击手、优秀团干、优秀团员,校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各类奖学金等22个奖项进行了表彰和颁奖。江苏省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信电学院电算08-1班刘晴同学和江苏省先进班集体、建工学院建工08-4班车传武同学分别代表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光林发表了重要讲话。吴光林首先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今年上半年,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增强二级学院教育管理专职化建设,突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公寓科学管理、高雅文化进校园和精品化活动的开展,学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在学风问题和少数学生的精神面貌方面与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吴书记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全校学生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佳绩。第二,希望广大学生都能够学先进、争先进,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勇于创新、和谐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第三,希望全体同学坚定理想、发奋学习、强健体魄、提高素养,努力成为思想进步、专业扎实、技能全面、品德高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10月22日下午,我校隆重召开2009—2010学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校党委高嘉玺副书记以及学工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领导出席大会。大会由学工处副处长焦勇主持。
学工处处长白云娜宣读了相关表彰决定,随后向获奖代表颁奖。26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4名省级 “三好学生”、8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6个省级“先进班集体”、 2759名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得者、2304名先进个人、37个先进集体、16名优秀辅导员,2010年校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5个先进单位、11个优秀服务团队、80名先进个人、10名优秀指导教师分别受到表彰。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贺同学代表优秀学生、王媛老师代表优秀辅导员、刘立忠老师代表“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后上台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共同表达了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最后,高嘉玺副书记发表讲话。他希望广大学生牢记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希望全体学生管理干部进一步增强对人才培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教育,轻管理,切实做到关爱学生。他要求各级学生管理部门希望各级学生管理部门要强化“文化铸魂、脚踏实地、跟上时代”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质量,再创我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希望楼主满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0
30天养成一个习惯——每日阅读30分钟

弹指间一个假期又过来了,40多天就这么过来了。

30天中,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日阅读30分钟。

一个假期过来,我看了这么多本书:《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茶花女》,《新月集》,《牙齿天天晒太阳》,看过N遍的《哈利·波特》系列(一部分),《读者》和《意林》等此类杂志……

看起来不可思议——30天,每天30分钟,30乘30等于900分钟折合37.5小时——不可能啊。

其实我所说的每日30分钟是建立在每日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从夹缝中挤出的30分钟。事实上,我坚持把平时看电视的30分钟变成看书的过程中,大约快3周时,我就能自动抵抗诱人的电视节目了。所以,我也可以说成21天养成一个习惯。

可这是为什么呢?我上网查到了这样的资料: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看完之后我恍然大悟——一个习惯的形成只需21天!

一个假期是40多天,2个习惯养成周期啊!要是我早点知道,早点利用,到现在我不一定能添加多少个好习惯呢!廖主任常说:“好习惯,好人生”,确实是这样,有了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好的身体,更加饱满的热情来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有了好的生活习惯就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成就无悔的人生。

如果你只做一个暂时性的改变,然后就回到老习惯当中——你认为怎么样?这个看起来就不再那么困难了:坚持21天运动,然后就可以放弃了;保持书桌21天整洁有序,然后就不用管它了;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21天后照旧看电视——这倒是简单了,可好习惯呢?终究未养成。

改掉自己的老毛病,养成好习惯很难,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战胜自己。

虽然中国有句古训叫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二是人的本性虽然很难改变,但并非改变不了,只是难了一点而已。假如我们的本性中有一些阻碍成功的因素,我们如果不改变,岂不是注定要失败?如果你对改变自己的劣根性没有信心,裹足不前,请扪心自问:我是要成功,还是要失败?不改变,就意味着失败;要成功,就别无选择,立即改变。改变习惯其实是简单的,成功其实也是简单的。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去做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为了未来的成功,从现在开始培养个人的好习惯,相信一定会受益匪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