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年初一风俗

如题所述

第一件事:开财门

大年初一是个吉祥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要做很多吉祥的事情。在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穿戴整洁,要举行一个重要的仪式——开财门。人们在春节之前把柴准备好,放到门外,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由一家之主将门打开,把柴抱进门,意为开门进财(柴),然后会燃放鞭炮。

不同地区开财门的时间有所不同,有的在过了零点以后,也有的在太阳初升之前,人们希望通过开财门的仪式,可以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也寓意着新年财源广进。

第二件事:迎喜神

“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在我国山西,河南,山东以及长江流域等很多地区,在农历正月初一讲究迎喜神。人们普遍认为,在新春伊始,喜神会降临,那么迎过喜神之后,新的一年里便能顺风顺水,喜事常来。

人们在初一的时候,大人小孩都会走出家门,朝着喜神的方向前进,有的人会带上象征吉祥的鸽子,到达旷野的地方,人们摆上供品叩拜,然后要燃放鞭炮,放飞鸽子,人们还要呐喊几声,喜欢唱歌的人要纵情高歌,场面非常的热闹。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看到野兔,小鸟等,则会被认为是非常吉祥的事情。在回家的路上,人们也会捡上一些柴带回家,象征招财(柴)进宝。

第三件事:拜年,收压岁钱

拜年的习俗古来有之,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人们要梳洗干净,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家里的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一般是祖孙给父母,爷爷奶奶拜年,子侄要给叔伯们拜年,之后便是平辈之间拜年。拜年的时候,人会先道上一句新年好,然后说上一些祝福的吉祥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

长辈们会拿出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人们认为晚辈收了压岁钱可以平安顺利度过一生。拜年的习俗也传承了中国人重孝,以及尊老爱幼的美德。这是大年初一里非常重要的事情,也让过年的氛围更加的喜庆祥和热闹。

第四件事:聚财

民间流行着大年初一不倒垃圾,不倒脏水的习俗,人们认为这些都是好运和财运。不过从除夕开始,人们要放鞭炮,吃各种食物,难免会产生很多的垃圾,这时候如果想扫的话,也是有讲究的,要将垃圾从外边往家里扫,以此来象征财宝进门,然后将垃圾装起来,但是一定不能倒出去。

同时人们会准备一个大的水桶,以此来装脏水,这样就不用倒出去了。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将家里的财气,福气,好运等留住,在新的一年里便会顺顺利利,财源滚滚。

第五件事:吃年糕,饺子、汤圆

民以食为天,在重要的日子里,美食讲究也是非常多的,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各地的人们都要吃最具有年味的传统食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6
开门炮仗、拜神、吃斋、饮屠苏酒、吃年糕、吃饺子、吃汤圆、吃面条、喝“元宝茶”、喝鸡汤、拜年、给压岁钱、不杀生,不扫除。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摆好酒和茶,事先要准备好鸡、鸡血、鱿鱼、猪肉等食物,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因为在家乡话中,常常将“闯祸”称为“闯了‘汤圆’子”。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浙江绍兴人有大年初一上茶楼喝“元宝茶”的习俗。所谓“元宝茶”,一方面是这里用的茶叶比往常提高一个档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颗“金橘”或“青橄榄”来指代“元宝”,象征新年“元宝进门,发财致富。”二是因为茶缸上贴有一只红纸剪出的“元宝”,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主要是湖北地区)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晴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在中国,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每逢过年,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惯要遵守,俗称年禁。因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一年运程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比如大年初一这天忌杀生,因为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大年初一,禁忌特多:不能挑水(除夕那天得把水缸挑满)、不能扫地(即使爆竹纸、果壳纸屑撒遍地,也不能扫,说是把“财神”给扫掉了)、不能相骂、不能打架、不能打碎器皿(意为“和和气气”),见面须说贺年吉利话
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