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仁学思想

如题所述

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有他应循的义务,这些义务的本质应当是“爱人”,即“仁”。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9
孔子的仁学思想
第一,以"孝"为"仁",即根据血缘关系建立一套适合于维持社会安定的普遍的伦理秩序,这是"仁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第二,以"礼"为"仁",即"仁"就是一套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纲常礼仪。
第三,"仁者爱人",即应将"孝悌"推广至社会上的所有人,这是"仁"学的核心。
第四,"推已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学"的实施方法。
第五,提倡"君子人格",这是仁学的追求目标,即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为生活楷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