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经过那几个省,翻过哪几个座大山,跨过哪几条大河

如题所述

一、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红军各部队长征共途经14个省份,即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今分属四川和西藏)、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去掉西康省,加上重庆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由于各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不同,行军路线各异,所途经的省份也是不一样的。

1、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途经11省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以及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经粤北、湘南、桂北、黔北、川南等地区,一路西行,在滇北的皎平渡等地渡金沙江北上。1935年6月,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师。8月,中央红军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并与红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北上。

9月上旬,由于张国焘拒不执行北上方针,并企图危害中央,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直出甘南,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今吴起县城),胜利结束长征。一路上,他们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2、红二方面军途经9省

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1.7万余人从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他们经湘中、湘南,西入贵州,并准备在黔西建立根据地,后因敌人重兵围堵,便西进滇黔边界的乌蒙山地区,与敌人周旋。

摆脱敌人围堵后,他们进入滇北,一路西进,在丽江的石鼓、巨甸等处渡金沙江北上。1936年7月,他们在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并正式建立红二方面军,全军共1.3万余人。

随即,他们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经青海东部、四川北部进入甘南,10月22日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一路上,他们途经湖南、湖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肃、青海、陕西等9个省,行程二万余里。

3、红四方面军途经4省

1935年3月初,红四方面军、地方武装和苏区机关人员共约10万人,离开川陕苏区,开始长征。6月与红一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由于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顽固坚持南下方针,率领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一部南下川康边,后与敌人优势兵力鏖战于川西地区,遭到严重损失,被迫西撤,转至甘孜、炉霍地区,南下战略失败。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10月9日,他们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虽然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出发地在川陕苏区,距离长征落脚点陕甘苏区较近,但由于错误的南下行动,导致红四方面军走了许多冤枉路,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等4省,行程达一万余里。

4、红25军途经4省

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第25军2900余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以西转移,开始长征。他们12月9日进至陕西省雒南县庾家河(今属丹凤县)地区,1935年1月至5月粉碎国民党军两次“围剿”,创建了鄂豫陕苏区,部队发展到3700余人。

1935年7月16日,为配合红一、红四方面军北上,红25军再次从鄂豫陕苏区出发,经鄠县(今户县)、盩厔(今周至)西进,继续长征。经过陕南、甘南地区,他们于9月15日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次日同西北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一路上,他们途经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4省,行程近万里。

二、途径河流和大山

1、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

在长征中,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渡过了贡水(雩都河)、桃江(信丰河)、章水(池江)、钟水、潇水、灌水、湘江、青水江、余庆河、翁安河、乌江(两次)、赤水河(四次)、北盘江、牛栏江、普渡河、金沙江、大渡河、小金川、梭磨河、黑河、白龙江、渭河等22条江河。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翻越了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越城岭、天南山、佛顶山、大娄山、乌蒙山、梁王山、拱王山、小相岭、大相岭、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打古山、拖罗岗、岷山、秦岭、六盘山等20座山。其中有五座雪山: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打古山、拖罗岗。

2、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

在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渡过了澧水、沅江、资水、乌江、普渡河、金沙江、渭水等江河,翻越了将军山、乌蒙山、哈巴雪山、玉龙雪山等大山。

3、红四方面军

在长征中,红四方面军渡过了嘉陵江、涪江、岷江、抚边河、达维河、小金川、大金川、嘎曲河(白河)、班佑河(黑河)、包座河、鲜水河、雅砻江、白龙江、洮河、渭河等15条江河。

翻越了五座雪山:虹桥山,海拔4592米(一次经过);梦笔山,海拔4564米(二次经过);夹金山,海拔4554米(二次经过);折多山,海拔4541米(一次经过);巴郎山,海拔4434米(一次经过)。

4、红二十五军

长征途中红二十五军渡过了渭河、汭河、泾河、葫芦河等河流,翻越了桐柏山、伏牛山、蟒岭、秦岭、六盘山等大山。

扩展资料:

《七律 长征》的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解读长征(8):红军长征都经过哪些江河和大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1
南宁红军走长征走了多少个省,翻越多少座大山,跨过多少条大河,
红军走长征走了多少个省,翻越多少座大山,跨过多少条大河,行程约几公里?
红一方面军的路线应该是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
九个省

如果加上福建和广东应该是十一个省.
翻过的山有18座,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大雪山、夹金山、邛崃山、岷山、六盘山、蓝山、大凉山、芦山、终南山、罗山、名山、井冈山、岷山、英山
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有24条,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胡南的潇水、湘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渭水等.
25000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28
七律长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芜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第3个回答  2011-12-19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又称大雪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五千米以上。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五岭山脉,乌蒙山,岷山,金沙江,大渡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2-20
七律长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芜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