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实际,论述什么是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希望能够具体一点。

如题所述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是,由于今年以来,国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偏紧(尤其是货币政策),造成大多数企业业绩下滑,加上人民币兑美圆汇率升值,致使很多外向型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众多的外向型中小企业,不仅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样也是中国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如果从这方面"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话,国家是希望出台宽松政策救助他们的.然而,高企的物价,使政策出现两难,若要推出宽松的政策,势必使通胀重新抬头,这样,一年多的宏观调空,将功亏一篑,尤其是现在依然居高不下的房价,几乎激起民怨,所以贸然放松政策,也会引发不小的问题,综上所述就要"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然就是相机而动了,高层本意是很希望马上推出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上涨的,然而最重要的阻碍就是房价,他们是在等房价下跌,如果房价没有实质性下跌,政策将不能大展身手,只能权衡利弊,既不能使外向型中小企业大面积破产,又不能使房价短期内重新上涨,这样只能利用微调货币政策的手段,比如:央行控制央票发行规模和速度,控制货币投放和回笼规模,适当变动存准率,等等,以期能达到目的.
  综上,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实是重点看两个方面:一,中小企业不能大面积破产,经济不能硬着陆,而且要保持一定速率的上涨;二,物价(主要是房价),要尽快实质性下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6
前提下,对其绝对数量做审时度势的酌情调减。2、国债资金要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在具体的资金投入上,应该使长期建设国债资金逐步退出一般性的领域,这样才能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上的优势。3、国债政策要符合新的发展观中央已经明确生态保护、国土整治、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显然必须放在今后一段时期长期建设国债资金考虑的重点之列。对原来已经形成的长期建设项目,要考虑继续投入资金来完成续建和收尾。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缓解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长期建设国债资金要继续予以特别关注。那些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的重大项目,显然也必须作为重点,在原来已经有所关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4、推出普遍性减税举措在已有的局部减税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尚可用的一些减税空间,来和今后必然要大力推进的税制改革相结合,水到渠成地发挥减税效应。5、建立规范的公共收入制度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必然要进一步发展到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发挥全社会的互济功能。建立规范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可能是在社会保障体系收入筹集方面的一个必要思路。其它主要是房地产税,在它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给今后的基层财政形成稳定的大宗税源。6、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农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增加农民的收入。把农民由产品的供给者变为需求者。(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3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99万亿元,2003年末广义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分别达19.58%和18.67%;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个人消费和农业发展方面的贷款继续增加。人民银行提出了今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广义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分别增长17%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左右。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央行2003年12月10日公布,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同时,从2003年12月21日起,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至1.62%。贷款利率上浮,增加银行放贷灵活性,有利于贷款结构调整,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但对当前货币和资本市场利率影响不大。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公开市场操作发挥效力。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调控市场的直接手段,在高备付率环境下,公开市场操作对银行体系巨额备付金产生影响,并发挥效力所需时间较长。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将挤出一部分超额准备金,尽管效力没有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大,但超额备付率会再次降低。低备付率下,央行一次基础货币的吞吐将有效影响银行头寸,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此次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后,将增加银行对短期票据的需求,有助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顺利完成,实现回笼货币以及调节市场利率的双重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