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时候 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抢险的时候 俄罗斯用的是什么直升机把一辆巨大挖掘机空中调运到救灾现场

如题所述

是米26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
“米-26”的两台发动机燃油消耗非常大,达每小时2.5吨,约3000升。油料消耗大,其动力亦非常巨大,相当于50辆法拉利跑车的马力总和。伴随巨大的燃油消耗,“米-26”的飞行成本自然奇高。在中国汶川特大地震中,有两架“米-26”直升机参与震后救援,它的核心任务是调运大型机器设备到抢险作业区。据执行设备吊运任务的“米-26”中国飞行员介绍,从北川擂鼓镇吊运挖掘机等设备到堰塞湖作业区,飞行距离为5千米,一次往返大约需要25分钟,按当时每吨燃油7000元人民币计算,吊运一台挖掘机为一次往返,所有费用总计约3万元人民币。另据中国云南电视网报道,2010年初由中国国家林业局调用执行云南大理苍山灭火任务的“米-26”,2.3吨的油料仅够维持它1小时的空中飞行,在当时的消防作业中,每小时飞行总费用达人民币13万元,被称为“油老虎”。
中国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飞龙专业航空公司于2008年底正式购买了此前向俄罗斯租用的、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立下显赫战功的米-26直升机。至此,我国将拥有两架这种世界上载重量最大的直升机。2007年,哈飞集团旗下的飞龙公司在国内首次以租赁的方式引进米-26。进入飞龙公司“服役”后,米-26在森林防火、抗灾救灾中屡立战功,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唐家山堰塞湖解困等抗震救灾救援飞行中表现突出,该机机长齐焕清还因此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由于该机性能优良,飞龙公司决定将正在使用的米-26由租赁转为购买。日前,中俄双方进行了产权交接,同时国内另一直升机公司也与俄方签约了采购一架米-26直升机的协议。   2008年5月26日上午11:05,一架红色米-26直升机吊装了一台重约13.2吨的重型挖掘机前往唐家山堰塞湖坝体。   2008年5月25日15时50分许,由俄罗斯支援中国四川抢险救灾的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飞抵四川德阳市广汉机场,将执行吊运大型机械设备的任务,仅用两架次就将唐家山堰塞湖230名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2008年5月29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形成的最危险的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岷江主汛期到来之前,为确保天府之国的平安将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凸显国内对大型直升机的缺乏。   2009年6月10日下午6时06分,带着巨大的轰鸣声和四处飞扬的尘土,米-26在众人的期盼中稳稳地降落在南川区水江镇临时机场的“十”字框上。 这预示着挖掘机等重型机具将可以迅速进入武隆抢险现场,从而大大加快抢险救援的进度。   2009年6月11日,重庆武隆救援抢险工作已经进入第七天。早晨9时56分,米-26直升机成功将挖掘机吊运到武隆山体垮塌抢险救援现场。稍早前,米-26直升机调运了一台鼓风机到达垮塌现场,这同时也为调运更大型的挖掘机等设备做试飞。   还因此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由于该机性能优良,飞龙公司决定将正在使用的米-26由租赁转为购买。日前,中俄双方进行了产权交接,同时国内另一直升机公司也与俄方签约了采购一架米-26直升机的协议。   2011年9月,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型号副总设计师、AC311直升机总设计师李家云在直升机展览上表示,我国民族直升机的谱系已经比较健全,但在重型直升机(起飞重量达到20吨)方面尚属空白。记者问及俄罗斯媒体关于“中俄有可能以米-26重型直升机为基础合作研发新型重型直升机”的传闻是否属实时,李总师表示,这不是简单地针对米-26的合作,中国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目前来看,希望将中国重型直升机的研发型号定位在30吨级别,而最大起飞重量达56吨的米-26重型直升机,中国已经购进了2架,在抗震救灾中,公众熟知的飞龙公司米-26发挥了独特的关键作用,但总体而言,米-26这种吨位的用途不会太广泛,研发30吨级的重型直升机则更适合中国国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1
mi-26超重型直升机·
第2个回答  2011-12-11
米格26
第3个回答  2019-10-11
汶川大地震,俄罗斯直升机调运的挖掘机有多少吨。
第4个回答  2011-12-11
米26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由于苏联在1970年代初期研发“米-12”直升机的效果不理想,于是重新开始研制重型直升机,任务代号为“90计划”,这就是后来的“米-26”直升机。这款新机型的设计方案要求飞机自身重量必须小于其起飞重量的一半,并由米尔设计局创始人米哈伊尔·米尔的学生马纳特·迪歇切科主持设计。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为开发西伯利亚及北方沼泽和冻土地带,前苏联决定发展一种全天候重型运输直升机。在70年代初开始方案论证,目标是其装载能力要达到以前生产直升机的1.5至2倍以上,正式研制工作大约持续了3年,原型机于1977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81年6月,米-26的预生产型在34届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1982年开始研制军用型,1983年米-26交付使用,1986年6月开始出口印度。总计制造了约300架。目前仍在生产。“米-26”以军用和民用兼顾的重型直升机为设计思路,其目的是取代早期的“米-6”和“米-12”重型直升机。新设计的“米-26”机舱载荷是“米-6”的两倍,它将是世界最大和最快的重型直升机,并在生产方面实现量化。苏联建造“米-26”的目的是为运送重达13吨(29,000磅)的两栖装甲运兵车以及协同军用运输机(如“安-22”和“伊尔-76”)将弹道导弹运往偏远地区。1977年9月14日,“米-26”直升机进行了首飞。1980年10月4日,编号为“01-01”的首架飞机交付使用。在飞机制造期间,有一架即将交货的飞机在测试单引擎着陆时坠毁,但未造成人员伤亡。1983年,“米-26”的研发工作结束。1985年,飞机开始进入苏联的军事服役和商业运营。“米-26”是第一架旋翼叶片达8片的重型直升机,有两台发动机并实施载荷共享,在其中一台失效的状态下,另一台发动机仍可以维持飞机的正常飞行。它的质量只比“米-6”略重一点,却能吊运20吨(44000磅)的货物,比“米-6”大8吨,是继“米-12”之后,世界第二大与第二重的直升机,但却是现今仍在服役的世界第一大和第一重直升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