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名人有哪些啊

如题所述

六安名人:皋陶、英布、李公麟、元亨兄弟、段祺瑞、许继慎、司徒越、王祖贤。

1、皋陶(生卒年不详)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 皋陶出生地一般传为山西洪洞县皋陶村人。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与尧、舜、禹四人齐名为“上古四圣”。葬之于六(Lù),禹据其功德,封皋陶后裔于英、六一带(今安徽六安地区),故亦被尊为六安国始祖。

皋陶是一位贤臣,传说中他出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并且以正直闻名天下。皋陶的主要成就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并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2、英布(?-前196年)

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初属项梁,后为项羽帐下将领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归汉,汉朝建立后封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前196年起兵反汉,因谋反罪被杀。

3、李公麟(1049-1106年)

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北宋舒州(今属安徽省安庆市)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

李公麟祖籍安徽舒州,因安庆桐城城北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4、元亨兄弟(生卒年均不详)

元亨兄弟,兄喻仁,字本元;弟喻杰,字本亨。生卒年均不详。六安市人。元亨兄弟生活于明代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兽医学家。兄弟俩所著《元亨疗马集》,刊行问世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全书集古代兽医之大成,内容丰富,诊疗精微,其针灸学更属兽医界独创,成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兽医学巨著。在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珍藏,并传往海外。经后世兽医各家多次翻刻,增删类编,现在留世版本已达70余种。

5、段祺瑞(1865-1936年)

段祺瑞,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段祺瑞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6、许继慎(1901-1931年)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军事家。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红一军军长,对红一军的组建和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1年10月,被张国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时年30岁。1945年,党的“七大”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追认为烈士。1981年,中共中央将他列为“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1989年,中共中央又确认其为“无产阶级军事家”。

7、司徒越(1914-1990年)

司徒越,原名孙方鲲,字剑鸣,安徽省寿县城关人。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艺术独树一帜,饮誉中国书坛。其书法正、草、隶、篆、甲骨文、金文兼优,尤以狂草见长,形成了刚健豪放、婉转流畅的独特风格,为海内外所推崇。

8、王祖贤(1967-)

中国台湾著名女演员,九十年代华人影视巨星。1967年1月31日生于台湾台北,祖籍安徽舒城。

1984年,首次主演电影《今年的湖畔会很冷》,其后签约邵氏电影公司到香港发展。1987年,凭借电影《倩女幽魂》中聂小倩一角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92年,凭借电影《倩女幽魂Ⅲ:道道道》获得第25届西班牙锡切斯奇幻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1994年后,王祖贤逐渐淡出影视圈。1998年发行了个人国语专辑《与世隔绝》与日语专辑《Angelus》。2004年,王祖贤主演的电影《美丽上海》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同年,拍完电影《美丽上海》后宣布息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4

六安名人有皋陶、刘庆、李公麟、段祺瑞、王祖贤、未名四杰、洪学智、程小东、胡底等。

1、刘庆(前113-前83年),西汉恭王,初代六安王。治下“六地平安”,深得武帝赏识。死后谥为共王,共即“恭”,按当时的解释:“正德美容,敬顺事上曰恭。”并享有汉朝最高的墓葬规格“黄肠题凑”。

2、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3、未名四杰

1925年8月,在鲁迅倡导下,文学社团未名社在北京成立,并编辑出版了《莽原》、《未名》半月刊。未名社的六名成员,除鲁迅和曹靖华外,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都是六安叶集人。

4、胡底

胡底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安徽舒城县干汊河镇人。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打进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敌人的机密情报。被周恩来给予“龙潭三杰”的赞誉。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惨遭张国焘杀害。

5、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年),舒城县人。北宋著名画家,被推为“宋画第一”。1961年,被中国画院列为我国十大名画家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11
  上古有辅佐舜禹而劳卒的皋陶,汉有“开巴蜀教化之风”的文翁,三国有“雄姿英发”的名将周瑜,宋有名冠“宋画第一”的国画巨擘李公麟,明有我国兽医学鼻祖喻本元、喻本亨,清有一代帝师孙家鼐。近代有辛亥名杰柏文蔚、张汇滔,抗日名将方振武、孙立人,著名左翼作家蒋光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了以许继慎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革命战争时期皖西30万英雄儿女捐躯,走出108位开国将军,诞生两大将军县(金寨县、裕安区)和中国第一将军镇(独山镇),被誉为“将军之乡”。   皋陶(生卒年不详)古六国始祖。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与尧舜禹并列上古四圣。   英布(?一公元前195年)六安人。秦朝末期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西汉诸侯王。   刘庆 (公元前113一公元前83年)西汉恭王,初代六安王。治下“六地平安”,深得武帝赏识。死后谥为共王,共即“恭“”正德美容,敬顺事上曰恭”并享有汉朝最高的墓葬规格“黄肠题凑”。   文翁(生卒年不详)舒城县人。西汉时期教育学家。《汉书》称:“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周瑜 (公元175—210年)舒城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   李公麟(1049—1106年) 舒城县人。北宋著名画家,被推为“宋画第一”。1961年,被中国画院列为我国十大名画家之一。   元亨兄弟(生卒年均不详)喻仁,字本元;喻杰,字本亨。六安市人。元亨兄弟生活于明代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兽医学家。兄弟俩所著《元亨疗马集》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兽医学巨著。   孙家鼐(1827—1909年)寿县人。清末名相。主持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后官至太子太傅。   柏文蔚(1876—1947年)寿县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方振武(1885—1941年)寿县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在察哈尔东部地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被誉为“抗日名将”。后在蒋介石的胁迫下出走香港。1941年在广东被害。   朱蕴山(1887—1981年)六安市人。中国政治活动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等职。   舒传贤(1899—1931年)霍山县人。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1929年11月发动和领导了六霍起义,创建了红三十三师。历任中共霍山县委书记,六安中心县委书记,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组织部长。后被张国焘以“改组派”元老秘密杀害。   许继慎(1901—1931年)六安市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军事家。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红一军军长,对红一军的组建和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10月,被张国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时年30岁。1945年,党的“七大”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追认为烈士。1981年,中共中央将他列为“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1989年,中共中央又确认其为“无产阶级军事家”。   蒋光慈(1901—1931年)金寨县人。著名左翼作家、诗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当时安徽省最有影响的学生运动领袖之一。   王明(1904—1974年)金寨县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胡底(1905—1935年)舒城县人。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化名胡马等。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和钱壮飞、李克农一起,打进蒋介石的最高特务机构——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周恩来曾经给予“龙潭三杰”的赞誉。   未名四杰1925年8月,在鲁迅倡导下,文学社团未名社在北京成立,并编辑出版了《莽原》、《未名》半月刊。未名社的六名成员,除鲁迅和曹靖华外,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都是霍邱叶集人。不久,鲁迅到厦门任教,曹靖华去苏联留学,韦素园等四人实际成了未名社的骨干,后人称为“未名四杰”。   司徒越(1914—1990年)寿县人。姓孙名方鲲,字剑鸣。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艺术独树一帜,饮誉中国书坛。其书法正、草、隶、篆、甲骨文、金文兼优,尤以狂草见长,形成了刚健豪放、婉转流畅的独特风格,为海内外所推崇。   洪学智(1913~2006年)金寨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   孙大光(1917~2005年)寿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交通和地质矿产工作优秀的领导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安籍将军:   (1955—1964年授衔,共108位,占全省85%)   上将:洪学智。   中将:皮定均、杨国夫、李耀、张贤约、陈先瑞、林维先、徐立清、陶勇、梁从学、曾绍山、滕海清。   少将:丁世方、卜万科、于侠、马琮璜、王凤梧、王远芬、王奎先、王海清、王德贵、方子翼、方升普、邓忠仁、吕仁礼、邬兰亭、刘健挺、刘善福、齐勇、关盛志、孙仪之、杜彪、严家安、苏焕清、李发、李书全、李世安、李发应、李国厚、李家益、杨中行、杨以山、杨克武、杨银声、杨植亭、肖全夫、肖选进、吴宗先、吴诚忠、吴瑞山、何桂成、佘积德、余明、余品轩、余嗣贵、闵鸿友、汪乃贵、汪少川、汪家道、宋文、宋承志、宋维械、张忠、张行忠、张希才、张宜爱、张贻样、张震东、陈宏、陈祥、陈发洪、陈伯禄、陈宜贵、陈鹤桥、林彬、林乃清、周发田、周时源、胡继成、胡鹏飞、查玉升、赵俊、赵遵康、桂绍忠、桂绍彬、顾鸿、徐光友、徐体山、徐其海、徐国夫、高先贵、涂学忠、陶厘清、黄仁廷、曹广化、戚先初、康烈功、董洪国、程明、程业棠、傅绍甫、傅春早、曾先池、詹大南、詹化雨、漆远渥、熊挺、潘峰。
  张志政舒城人 歌手 演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2-05
皖西人杰地灵,数千年来,英杰俊才,良将名相,犹如星斗中天,不胜枚举.或叱咤风云,建盖世之功业;或忧国忧民,散热血于沃土或敬业国强,献赤子之心;或激扬文字,开一代之新风.创业守成,各领风骚,以致芳名不朽.

 皋陶
传说中上古之人.高阳氏之子.据((史记))载,尧时皋陶为士,与禹,契,后夷,夔,龙,益,彭祖共侍帝尧,未有分职.帝舜继位后,任命皋陶为"士",即六工之长(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官), 他与禹共辅帝舜,明刑弼教,颇有政绩,帝舜曾赞曰:"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 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逝世后,禹即位,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不幸早逝,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

 孙叔敖
 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寿县人.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 宰相),孙叔敖面对战乱创伤,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政绩赫然.孙叔敖为官廉洁自律,不计得失,"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侮"故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他为第一人.

 英布
六安人,西汉诸侯王.英布少年时受过黥刑,故又称黥布.他做过* 山役徒,后遁入江湖做了强盗.陈胜起义,英布随鄱阳令吴芮起兵.秦将章邯灭陈胜, 适逢项羽叔侄渡江至淮南,英布率兵归项.英布勇敢善战,常以少胜多,为众军之最, 并助项获巨鹿大捷,项攻函谷关,令英布抄小道破关得入,不久封英布为九江王.后来,英布叛楚归汉,又以淮南之众与韩信,彭越会师,形成垓下之围, 致项全军复没.汉兴之后,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以六为都,汉高祖十年,与英布齐名的韩信, 彭越先后被刘邦以谋反罪杀害.英布恐祸将及身,遂举兵反汉不久战败被杀.

周瑜 
(175--210年) 舒城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出生在官宦世家, 同孙坚长子孙策交情甚密,兼又同庚,结为昆中,并与孙策分别娶乔玄之女大,小乔为妻. 汉建安三年,孙策授周瑜为建中郎,周瑜进年24岁,后人因此称他为周郎.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授赇瑜为大都督,当年9月,曹操领兵百万,水陆并进,意欲吞并江东.江东朝野一片降声,唯周瑜力主抗战,并与诸葛亮合谋, 在赤壁火烧曹营,大获全胜.此战终致天下三分.210年,周瑜率兵攻蜀,兵至巴丘,箭疮迸裂而卒,年仅36岁.周瑜多才多艺,精通音律,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舒城现有周瑜城,周瑜桥等遗址多处.

 孙家鼐 
(1827--1909年) 寿县人,清末名相.咸丰九年,孙家鼐参加殿试,咸丰皇帝命他以大清五朝的兴盛写一副对联.孙家奈即兴作联曰:亿万人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氮遍九州,道统继义皇尧舜.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煦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 光华照日月星辰.此联巧妙地将清朝历代皇帝的年号等嵌入其中.咸丰帝惊呼"绝妙"!举起朱笔点孙为头名状元.光绪四年,受命授光绪帝读书,任内阁学士,攉工部侍郎.光绪十六年授都察院左都御使,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戊戌变法时,孙家鼐参与康有为创立的强学会活动.光绪二十四年, 孙任吏部沿书,协办大学士,掌管学务大臣,主持创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后官至太子傅.孙家鼐重科学,兴实业,开办安阳纱厂,上海阜丰面厂,北京自来水厂等民族工业.

 石德宽
(1885--1911年) 寿县人,黄花岗72烈士之一.1907年,他东渡日本, 就读于同文书院, 不久加入同盟会, 是年龄最小的会员.1908年秋,受命回国至安庆,按照孙中山先生指示,参加新军,联络军队,参加反清组织"岳王会".11月19日, 发动了" 我国第一个依靠拳军士兵来发动" 的马炮营起义.1911年2月,石德宽经香港去广州,参加由黄兴等领导的黄花岗起义,不幸牺牲,年仅26岁,遗体安葬于黄花岗.民国初年,安徽为纪念这位开国元勋,把安庆门外的一条街命名为"德宽路".
第4个回答  2011-12-13
皋陶 文翁(生卒年不详)舒城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