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如题所述

1、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的爱国主义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伴随着信息、技术、资本、知识、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各国公民经常性跨国界流动,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的生机与活力。

2、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高度统一的爱国主义

爱国,是天然的、深厚的情感倾向,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人性的一抹亮色。爱国不能满足于自发状态,应向着更加自觉自为的方向发展。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紧密相连。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

只有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为大家所认可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中国的命运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

爱国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封闭的,其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特点与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说,爱国是具体的。今天的爱国,最核心的是要热爱中国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爱人民,就要一视同仁地爱同我们一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友善地对待每位公民,尤其要关心爱护那些鳏寡孤独和弱势群体,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从自身做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自觉用辛勤劳动,干好每一件工作,浸润自己的精神和品格,激活内心的忠诚。

3、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形成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当前,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不时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带来破坏。

为此,要教育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筑牢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国家,而是全体中国公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当今的中国公民,应自觉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维护者、推动者。

4、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今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在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中,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而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发挥强大的精神引领的作用。

如果缺失了民族精神的引领,任凭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自由发展,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就会松动、断裂,团结统一的思想意志就会丧失。

唯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交集,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避免社会分化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今天,我们还需要诠释爱国主义的时代意义,更深一步去定义、剖析、激活“爱国”和“爱国主义”。

在当代中国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既要传承历史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任务。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今天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时代主题。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着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改革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只有继续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才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爱国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泉。爱国激发了中国人的无限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天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群众的爱国感情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铸就的。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说爱国,首先要热爱世代中国人的生存空间,热爱祖国的山川大地、江海河流,热爱祖国的森林草原和每一寸土地。我们的先辈一直有尊重生态、重视保护资源环境,主张“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传统,这些远见卓识在当今时代更显珍贵。

我们要发扬先辈勤俭节约、重视生态环境的好传统,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中国的天更蓝、水更绿、发展更加可持续。

5、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爱国主义

爱国是一种价值真理,具有精神魅力。价值观教育源远流长,不同国家和民族都在自己的文化传承中始终进行着价值观教育。当今世界,不同思想文化的冲突,突出地表现为不同价值观或不同核心价值观的冲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整体,爱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目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是整个价值观的承接点和核心环节,是个人层面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基本的价值标准。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价值表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首先要做到爱国。爱国既可以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伟业中,也可以表现在日常细微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可以转化为具体、实在的行动,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

只有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找准人生的支点,更加敬重本职工作,在辛勤劳动中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只有把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融入到点点滴滴的小事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上的恪守公民基本道德准则,还体现在国家层面上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层面上的打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对当代中国的每一个公民来说,无论追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追求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都应该树立起为国家、为社会尽责守职的使命感、责任感,在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各项事业中,齐心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社会。

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途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使之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化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

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运用艺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意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0

爱国主义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

1、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3、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4、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我们提倡的爱国家并不是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而是爱由先进阶级统治的、合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国家。

延伸: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

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3、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第2个回答  2011-12-29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首先】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它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子孙生息、繁衍、发展的基础,它与我们民族和个人息息相关,相互依存。

【其次】要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因为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美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

【三是】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四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国家具有实施阶级政治统治的职能、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职能和维护国家主权的职能,是人类共同体的最高政治形式。国家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12-30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国母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

概括起来说,爱国主义是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