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电影有哪些???

越多越好啊

励志电影有《总有骄阳》、《叫我第一名》、《放牛班的春天》、《告别昨日》、《小鞋子》、《阿甘正传》、《爆裂鼓手》、《穿普拉达的女王》、《破风》、《风雨哈佛路》、《锈与骨》等。

1、《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电影,由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等人主演,于1994年7月6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描绘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电影上映后,于199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

2014年9月5日,在该片上映20周年之际,《阿甘正传》IMAX版本开始在全美上映。

2、《穿普拉达的女王》

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是根据劳伦·魏丝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大卫·弗兰科尔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和艾米莉·布朗特联袂出演。影片于2006年6月30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一个刚离开校门的女大学生,进入了一家顶级时尚杂志社当主编助理的故事,她从初入职场的迷惑到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职场与时尚的达人。

3、《叫我第一名》

《叫我第一名》是由彼得·沃纳执导,Thomas Rickman等编剧,吉米·沃尔克,特里特·威廉斯,多米尼克·斯科特·凯伊, 莎拉·德鲁等主演的励志传记轻喜剧 。影片于2008年12月7日在美国上映 。

该片改编自布莱德·科恩与丽莎·维索基合著的同名书籍。叙述了患有妥瑞氏症的布莱德克服病症并且努力达到成为老师的梦想的故事。

4、《锈与骨》

《锈与骨》是2012年索尼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法国电影,由雅克·欧迪亚执导,玛丽昂·歌迪亚、马提亚斯·修奈尔和伯利·兰内尔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2年5月17日在法国正式公映。

影片改编自加拿大小说家克雷格·戴维森(Craig Davidson)的同名短篇小说集,讲述的是拳击手阿里在手骨断裂之后,为了生存不得不放下自尊打黑拳,因为一场意外邂逅了海洋馆训鲸师斯蒂芬妮,二人暗生情愫的故事。

5、《总有骄阳》

《总有骄阳》是由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发行的剧情片,由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托比·马奎尔、查理兹·塞隆、迈克尔·凯恩等主演。该片于1999年12月17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约翰·欧文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缅因州年轻人离家出走、寻找真爱,最后重新定位人生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总有骄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锈与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叫我第一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穿普拉达的女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甘正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7

励志电影有好多,下面是一些很励志的电影。

1、《肖申克的救赎》 现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曾经一度成为我最大的精神支柱。这部1995年拍摄的片子,无论从各方面讲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情节的紧凑,主题的深刻,演员的阵容,音乐的配合,所以获得了8项奥斯卡提名,更成为影迷心中的励志经典。当安迪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爬出监狱下水道和排泄管后,脱去衣衫,伸出双臂去拥抱自由的风雨的时候,相信观众都有些热血沸腾吧。 

2、《阿甘正传》 美国近代史的缩影。无需多言的经典,也是当年《肖申克的救赎》的强劲对手。 

3、《勇敢的心》 史诗般的片子,主题深沉凝重却又不失轻快,场面宏大,视觉和音乐效果一流,优美流畅。虽然最后结局令人遗憾,但其悲壮程度足可以感染所有的观众。 

4、《美丽心灵》 该剧就是根据经济学家那什的真人真事改编,一个80岁时凭自己20岁的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生活的强者,一辈子都在和自己严重的幻想症做斗争。

5、《放牛班的春天》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6、《三傻大闹宝莱坞》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间的大学故事。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公然顶撞院长,并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绰号“消音器”的查尔图的不满,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然而毕业时兰彻却选择了不告而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0

励志电影有《总有骄阳》、《叫我第一名》、《放牛班的春天》、《告别昨日》、《小鞋子》、《阿甘正传》、《爆裂鼓手》、《穿普拉达的女王》、《破风》、《风雨哈佛路》、《奇迹男孩》、《锈与骨》······

1、《总有骄阳》又名《苹果屋法则》

最感动的一句是“Goodnight, you princes of Maine, you kings of New England”然而缅甸没有王子,英国也没有国王,但是他们还是在自己的选择里开花结果,而不盲从于别人的规则。

电影里的人物们都有着自己的规则,他们遵循自己的规则,或者打破自己的规则,并承担后果。回到现实生活,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则,到底有多少规则是我们从内心认同的?对于所谓规则,是否首先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评断,而不是盲目屈从,是否不应用自己的规则去约束别人,即使不认同,也应该尊重他人遵循或违背他自己规则的权利。

2、《叫我第一名》

布莱恩在领奖台上说,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放弃追寻自己的梦想。

这样的话,听起来好像毫不费力,但做起来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男主角患了妥瑞式症,他会不由自主地一直发出怪声,怪动作。这个病找不着治疗办法所以常常被人误解。艰难成长如何艰难只有自己知道,最后获得认可,更重要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承受很多痛苦,也受到伤害,但只不放弃就一定会苦尽甘来。

3、《放牛班的春天》

马修走的那一天是星期六,皮比诺终于等到了那个带他回家的人。

池塘之底,对于代课老师马修而言应该是一个美丽而遗憾的梦。这个矮胖秃顶的男人,用他的善良和责任,拯救了一帮石沉池底的小小青蛙,发现了一副美妙传神的好嗓音,邂逅了一场微妙而略带遗憾的爱情。甚至于他还和黑暗相对抗,用他并不很坚硬但却挺立的傲岸,击败了冷漠和粗暴。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笃信没有什么不可能,有的只是决心够不够坚定。

4、《告别昨日》

陷入一个安稳的环境时,永远不会考虑改变,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回忆以往的时光,即使时光早已流逝,而我们也步入人生的转变点。追昔着过往,希望能一直保持原状,保持他们青春最灿烂无忧的日子。可是时间永远是向前的,挫折,挑战都会随之而来,当然,并不只是坏的,机遇,甚至爱情也会跟着来到。当这些一切在你的生活中揉杂,碰撞同时你也对现在的自己感到不满时,告别昨日,掀开人生另一页。

5、《锈与骨》

这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修复的片子,两个悲惨的故事合为一股,基调却平实和缓,导演并不刻意表现生活残酷的那一面,也不沉溺于泛滥的悲悯之中。全片情节的铺排看似随意,实则细腻。它表达了,生活中的变故无法预料,命运的走向总是不由自主,纵然有些伤痛即使被修复也永难痊愈,我们也必须好好活着。

片子摄影出色,清冽中带着暖意;男女主角的表演真实自然,尤其是歌迪亚的演出,很精彩。影片细节抓人。女主角装上假肢后回到水族馆,她站在巨大蔚蓝的虎鲸箱面前、背对观众,做出一个又一个训练虎鲸的动作,虎鲸依着她的指挥做出一个接一个的回应。这个场景无声无息,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壮美。

······

琼·皮克·费斯坦伯格说:“当我们身处黑暗的时代、战争和消沉中时,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不平凡的捷径,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我。我们需要再次感觉良好,而这就是那些电影带给我们的感觉。”

注明:部分引用豆瓣影评豆瓣电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01

人生的最后一堂课

推荐理由: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兰迪·波许教授在其人生的终点前教授的最后一堂课,题目为:《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

现实社会总是试图迫使你拥有这么一个消极的想法:你的梦想是遥不可及的。在前进道路上有那么的挫折和困难阻挡你去实现梦想,有些人选择了逃避,而有些人则选择了前进。想想你选择了什么?

兰迪·波许教授说:如果用一堵墙来形容人生中那些较难克服的困难,那么这面墙让我们知道,为它后面的梦想而努力是值得的。这面墙迫使我们向自己证明,我们是多么渴望墙后面的宝藏——我们的梦想!

阅读李开复写的《如何引领你的一生》

网上评论:

在一个生命行将结束的人的演讲里面,我看不到悲戚和苦愁,是对生命满腔感恩和热爱,对他的事业,他的生活,他的朋友,他最重要的家庭,满怀感激和赞美,他用他的黑色幽默化解了死神的咒语,人类最大的害怕——死亡的阴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

 

推荐理由:

三位就读印度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法兰、拉杜与兰乔(中文译名)的大学历程。我想这部电影绝对可以引起许多大学生的共鸣。

兰乔,他上课逃课、顶撞老师、质疑校长的教学方法,却是学校第一名。他鼓动好友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他对拉杜说:“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希望同学们,在学业上追寻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追寻成绩(当然成绩很重要)。但是如果不是自己的兴趣,“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

送上这句出现了很多次的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网上评论:

尽管电影终究是一场理想主义的美梦,但它依然触及了很多非常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印度所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和中国颇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个也曾深切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的中国观众会颇感共鸣。影片将近结尾还有一处令我很是意外:一直对兰乔深恶痛绝的校长“病毒”在暴雨积水中语重心长地劝戒他“你不可能总是对的”。尽管影片不可能真正走向现实主义的方向,但起码,这一点恳切的诚实颇为难得。

特立独行的兰乔是个只能生活在电影里的虚拟人物,但他所代表的那份理想主义的勇气与执着依然令人敬畏。他就是叶芝在《当你老了》中所全心热爱的“朝圣者的灵魂”。我愿意看到他成名成家,终于抱得美人归,哪怕这一切真的只能是梦。

自闭历程

 

推荐理由:

电影源自真人真事,改编自美国动物科学家、自闭症患者坦普尔·葛兰汀(Temple Grandin)的自传。普尔·葛兰汀是当今少数的牲畜处理设备设计、建造专家,但是她从小患有自闭症,举止笨拙,缺乏社交能力。

我觉里面让我觉得感动的是其中的“坚持”精神。她母亲对她的不放弃,是一种母爱的坚持。她老师对她的不区别对待,还不断鼓励她,并成为她最尊敬人生导师,是一种对教育和对人性尊重的坚持。她自己在学业上不放弃,是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的坚持。她在牲畜的处理设备上不断地研究和改进,是对动物平等的坚持。

人生就像打开很多很多扇门,门的后面都是一个新的世界。记住,即使你与别人不一样,但你并不比别人差!(DifferentBut Not Less.

网上评论:

如果说相对于天宝·葛兰汀(Temple Grandin)这样的自闭症患者需要面对的问题,生而“正常”的我们是弥足幸运的,为何我们——自认为有权利判断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的我们却没有更多底气面对那些要改变我们的粗暴外力?面对旁人的嘲笑、医生的判断、学校和社会的那些世俗智慧,天宝的亲人却坚信她应该接受正常的教育,心不虚气不短地耐心告诉每一个人:“她只是不同,但并不比你们差。”

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一个信念。一个简单无害而且无比真实的信念。这个信念使天宝成为今日的天宝,这个信念创造了无数的人间奇迹。而我总是能在身边看到许许多多的正常人,不仅正常,而且幸运地具备了天分、家运、外貌,然而在他们优越的外表下却对自己毫无信心。他们需要同伴的支持,心理学家的支持,安慰剂的支持,其实他们心中的隐痛是,害怕自己的less,害怕自己的different。因为害怕离“正常”的标准不够近,他们选择失去自我,选择不相信自己,选择了不选择。

天宝的天空依然残缺,正如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那样,但她勇敢地做了自己的选择,她走进了那一扇扇门。

如果你有什么觉得推荐的励志电影,或者想分享自己的看法,欢迎留言分享给大家!

第4个回答  2020-09-01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枫涸的脑中首先跳出来的就是2015年的日本电影《垫底辣妹》。

电影:《垫底辣妹》

导演:土井裕泰

编剧:桥本裕志

主演:有村架纯、伊藤淳史、吉田羊、田中哲司、野村周平

日本上映时间:2015年5月1日

中国上映时间:2016年4月14日

首先,枫涸要划重点的是: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目前现实生活中的女主角正在从事婚礼策划的相关工作。这在电影结束之后片尾的彩蛋中有提及,主人公原型有出镜。

其次,电影改编自现实生活中补习班老师坪田信贵所著作的小说,讲述了年级垫底的女高中生用一年时间将偏差值提高40,并考入庆应大学的故事。

正是因为这段真实的故事,拉近了电影主人公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可以有一种带入感,仿佛女主角就是我们自己。而我们也可以像女主角一样,让自己的人生来一场逆袭。

这部电影于2016年在中国上映,海报中的宣传语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你不行”。而这,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一个学生排名位于班级倒数第一第二,别说老师会指导你鼓励你,在升学率为上的体制下,他们不骂你拖后腿已经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撇开女主角的外形不说,影片中,这个高中二年级的沙耶加实际的水平只有小学四年级。但是她在补习班遇到了一个好老师,面对她的“无知”,反而称赞她的想法是“天才级的构思”,甚至还做出了一年之内要帮助沙耶加考上名门学府庆应大学的保证。

虽然刚开始沙耶加持有怀疑态度,但因为老师的支持,因为母亲的从未放弃,她开始了自己打鸡血一般的重新学习的旅程。虽然过程中也曾一度崩溃和绝望,但因为大家,这个垫底的小辣妹终于朝着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这部根据真人真实改编的电影,是对现实教育体制的讽刺,是对善于发现学生有点的老师的赞扬,也是对那些还未放弃自己,愿意重新再来的年轻人的鼓励。枫涸觉得非常值得一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