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砌墙工人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如题所述

道理: 心态决定命运,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平凡的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身处的环境,哪怕你此刻只拥有一个砌墙铲,你也要感谢命运——原来它是上帝有意送来的。用心体味人生,在简单中自然会创造出辉煌的成就。

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悻悻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扩展资料

特点

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相比,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直接现实性

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种现象都是以心理状态的方式存在,或者说,人的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以至高级神经活动等,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现实的心理状态中被包含着和被表现出来。

因此,了解自己或别人的心理生活时,直接观察到的便是在一定情境时存在的心理状态,作为了解自己或他人心理活动的指标,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直接现实性。

综合性

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各种心理活动的复合表现,任何一种心理状态既有各种心理过程的成分,又有个性差异的色彩,还包括许多复合的心理过程,不止是心理过程的简单的拼合,而是由这些心理过程所构成的具有新的特性的复合物。尽管这些成分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但心理状态始终是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

相对稳定性

当主体进入或处于某种心理状态时,若无必要强度量级的动因起作用并达到改变原心理状态的临界度以上,原来的心理状态就会持续稳定或长或短的时间,至于某一心理状态能持续多长时间,就要取决于许多可能起作用的相关因素及其力量的组合与对比,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该心理状态下各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强度。

流动性

心理状态具有变化不居的特性,也可叫动力性。任何心理状态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时可能由于种种无法避免的内外动因的作用而发生量变和质变。从整体上看,心理状态虽然不如心理过程那样流动,具有一定时间的延续性,但也不像个性心理特征那样具有时间上与情境上的一贯性。

由于内外部现实的影响构成心理过程的不断变化,使复合的心理状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一种心理状态会随时被另一种心理状态所替代,而某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情境性

这里所说的情境指主体的感官在一段时间内接受到的全部信息,既包括注意的范围,也包括注意范围以外的,但作用于感官的其他事物对主体产生的未必全被主体意识到的心理影响。而心理状态往往与某种情景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情景或受到情景的一定影响。心理状态受客体、客体的背景、客体的关系等整个为主体所感知的事物及其环境的很大制约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1.由砌墙工人的命运想到的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三个人的工作起点并没有差别,都是在砌墙,但十年后,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呢?刨去其他因素,单就这故事本身而言,可以说是干活时的眼界和心态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成就。而且正是因为他们的眼界不同干活时的心态也不相同。第一个人看到的只是砌墙,所以他为成天砌墙而感到厌倦,工作起来匠气十足,在这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中哪还有一点创造的激情与乐趣可言呢?正是因为看不到自己工作的前景,他工作起来也就近乎应付了,哪谈得上有什么进步?所以十年后,他仍在原地踏步地做着砌墙的工作。而后两者,尤其是第三个人心中怀着远大的目标,他看到的是一个新城市,于是他的工作状态便更积极,他也在工作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而这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促使他的工作更加出色。

同理,就教学而言,如果我们每天只盯着手头的工作,应付着看起来琐碎而单调的教学任务,而没有一点美好的愿景,那么我们的工作不也就像第一个工人那样毫无乐趣了吗?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确实常常听到这样那样的抱怨声,岁月在不断地消弭着刚开始工作时的热情,在人心头或多或少地添加着职业倦怠感。那么学着像第三个工人那样自豪地说——“我们在培育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如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就教育对象个体而言,或许我们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一生,这意义确实非同小可呀。这样想着,我们还会对所从事的工作掉以轻心吗?

但话说回来,如果日复一日不动脑筋地从事着单调的工作,不管是砌墙还是教书,这确实叫人快乐不起来,日子一长,再远大的理想也难以激起工作的热情。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工作激情,工作中还得时时有些新鲜的东西。新鲜的东西从何而来?很多时候就源自我们的创造,通过创造性的工作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和职场生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多一些研究性的思考,或许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快乐。而且在不经意间,说不定真的成就了一项大的事业呢。

因此,面对单调的工作、艰苦的环境,抱怨只会使自己的情绪更糟、工作更消极,于人于己毫无益处。换个心态,让眼界更开阔些,坚持下去,岁月定会给我们以应有的馈赠。

2.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态度决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触生活!你手头的小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如果都像第一个人,愁苦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同样平凡的工作,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简单中构筑自己的梦想,我想又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以克服呢?

成功的人总是目光远大,有理想,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的,不会只看到眼前的困境而碌碌无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15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态度决定一切;用美好的心情感触生活!你手头的小工作其实正是大事业的开始,能否意识到这一点意味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如果都像第一个人,愁苦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同样平凡的工作,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简单中构筑自己的梦想,我想又有什么样的困难不可以克服呢?

成功的人总是目光远大,有理想,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的,不会只看到眼前的困境而碌碌无为。
第3个回答  2020-11-13

砌墙看格局

第4个回答  2020-07-14
为什么他们起点一样 十年后的成就不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