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喜好

谁知道陶弘景的喜好?要详细的
顺带吴冠中的事迹``

陶弘景,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他是丹阳秣陵(今南京)人,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建三年(公元456年),死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活了八十一岁,经历了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是继葛洪之后我国古代又一个有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家。

陶弘景年轻的时候,家境也并不宽裕,但是他很爱学习,“读书万余卷”,具有“一事不知,以为深耻”的钻研精神。据《南史》本传中记载,他在幼年的时候,就常“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练就一手好书法,草书、隶书写得很好,行书更是妙绝一时。他在青年时期,曾经被宰相萧道成(后来称帝,就是齐高帝)招聘,为诸王侍读,在宫中任职。

因为陶弘景小的时候,曾经看过葛洪著的《神仙传》,受影响很大,从此有了学仙养生的想法。所以在他三十七岁的时候(齐开帝永明十年,公元492年),就辞去官职,隐居句容(在今江苏省)茅山,继续钻研学问,修道炼丹,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移居积金东涧。

陶弘景知识渊博,成就是多方面的,在药物、治炼、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方面,都有一定贡献。如他曾经制造过能够演示天象的天文仪器“浑天象”。而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医学上。他总结了自《神农本草经》问世后几百年间药物知识的发展,编了《本草经集注》七卷,在本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书,成书年代大约在前后汉之间。我国古代把讲述药物知识的学部称为“本草学”。《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朝以前直到远古时期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而《神农本草经》也因为辗转传抄,药味时有增减,产生不了少错误。这在当时雕版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书籍全靠手抄的情况下,是很难避免的。他决心彻底整理补充这部著作.

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中原有的药物仔细地做了整理和校订,并且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把搜集到的新的用途以及不同的记载,进行了一一鉴别和补充。同时他又汇集汉、魏以来医家新发现的、没载入《神农本草经》的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写成《名医别录》一书,也作为《本草经集注》的一部分。《本草经集注》共收药物七百三十种,比《神农本草经》增加了一倍。这是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大整理大提高。为了区别《神农本草经》中原有的药物和新增加的药物,陶弘景用朱红颜色书写原有的药,而用黑色书写新加的药。

作为一个热心炼制仙丹的道士,陶弘景在多年丹鼎生活中发展了无机化学知识。一方面说明了金、银两种金属能够和水银形成汞齐,这些汞齐具有可塑性(“成泥”);另一方面又对这类合金镀银的用途做了首次说明。

在谈及消石的时候,陶弘景指出:“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这里的真消石显然是硝酸钾,燃烧的时候起紫青烟。而燃烧芒硝(硫酸钠)却没有这种颜色的烟。这个方法和近代分析化学用以鉴别钾盐和钠盐的火焰分析法是相同的。远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的化学家就掌握了这种鉴定化学药品的科学方法,并且记录流传焉,不能不认为是一项杰出的成就。

宝剑是道教徒除邪灾的重要法器,陶弘景对刀俞的治锻也有相当的研究,并且著有《古今刀剑录》一书。为研究我国古代刀俞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陶弘景还是古代灌钢冶炼方法的第一个人。“灌钢”冶炼法,是我国早期炼钢技术上的一个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陶弘景在记述中提出,当时已经用灌钢法生产的网制作“刀镰”。说明在公元六世纪初的南北朝时期,这种炼钢方法已经相当流行,钢已经比较普遍地用到家具和手工业工具上了。

陶弘景的许多著作没有流传下来,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他在自然科学的不少领域都是有贡献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之一。 他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吴冠中 (1919)

画家

1919年7月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进修油画。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曾在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院、印尼国家展览馆及台湾历史博物馆等处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版画集及文集七、八十种。1990年获法国文化部最高文艺勋章。1999年文化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吴冠中艺术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6
陶弘景生性喜好著书立说、崇尚奇异超常的事物、爱惜自然的风光。

吴冠中年表:
1919年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农民家庭。
1926年,就读于吴氏小学,常看乡里画家缪祖尧作画。
1930年,考取宜兴县县立鹅山小学。学习成绩年年名列前茅。
1932年,小学毕业,考取江苏省立无锡师范。
1934年,读完三年师范初中,将要升入高师,因向往工业救国,转而考取了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
1935年,在参加全省学生暑期军训中,结识杭州艺专学生朱德群,引发对艺术的痴迷,违抗父命,舍弃一年工校高中学历,重新改考国立杭州艺专,从此踏上漫长艰辛的艺术征途。
1936年,进入杭州艺专附中学习,直接任课教师为李超士、方干民、五子云。此外,还通过朱德群间接向吴大羽学习绘画形式法则,并兼学中国画、水彩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校长林风眠率领全校师生撤离杭州,与灾难中的人民同尝颠沛流离之苦。现实生活启示吴冠中新的审美观,从此开始大量画生活速写。
1938年,附中结业,升入本科学习油画,授课教师为常书鸿、关良。在困难条件下仍继续进行人体写生课,同时坚持学习中国画。
离杭后,与家乡完全断了音讯,无异于孤儿,而个性却得以自由发展。酷爱凡爱、高更,在画中喜用大红大绿强烈色彩,给自己取了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作画面签名。此时期画了大量水彩画。
1940年,因战时条件画没画,于是转入国画系,成为潘天寿的人室弟子。此时大量临摹历代绘画精品,每当空袭,在别人钻防空洞时,让图书管理员把自己反锁于图书室,以凝神聚思,专心临画;
1941年,仍迷恋油画色彩,故又转回油画系,此时学校已迁至四川璧山县青木关。
1942年,在随艺专七年的流亡生活中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曾在小学当代课教师,后任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助系助教;同时在中央大学旁听中国文学课;冬,作品《静物》参加全国第三届美展。
1943年,在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作品展。画风大胆狂放,很为青年们喜欢。
1946年夏,教育部选派一百多名留学生赴欧美,其中只有两名美术的名额。在重庆考区以全国甄选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1947年春,抵达法国,进入法国巴黎产立高等美术学院,在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研修油画。苏弗尔皮在当时的巴黎画坛上是与勃拉克齐名的画家,画风接近毕加索、勃拉克。他常用现代手法表现古希腊题材,作品真有深刻内涵。他的教授方法也别具特色,使用权吴冠中终生受益。工作室课程安排,上午是油画人体课,下午自由支配。吴冠中的油画人体在国内已训练有素,因而一开始就居全班之首。因感到吃不饱,又到洛特和佛里奇工作室外学习,还去巴黎大学旁听法国文学课。清贫的留学生活,只有每月六七十美元的奖学金。在生活上极力俭省,以买画具、画册、参观博物馆、到意大利和英国等地施行写生。此外还要省出一份钱寄回家乡,以尽孝心和爱心。
1948年,作品参加巴黎的春季沙龙展和秋季沙龙展。
第2个回答  2012-03-17
谁知道
第3个回答  2007-08-16
归隐山林,寄情山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