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周瑜是哪国人?

如题所述

周瑜,是三国时期吴国人。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今合肥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主要成就: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以后,水陆军号称八十万顺势南下,并给孙权下了战书。孙权将书信给部下们看过之后,部下都大惊失色,以张昭为首的官员都劝孙权向曹操投降。当时虽然有鲁肃在场主战,但位卑言轻,无法发挥作用,所以鲁肃让孙权把周瑜召回。周瑜到后,向孙权分析了当下形势,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还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而曹操舍弃鞍马,改用船舰,与生长在水乡的江东人来决一胜负。现在正是严寒,战马缺乏草料。而且,驱使中原地区的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区,不服水土,必然会发生疾疫。这几方面是用兵的大患,而曹操都贸然行事。将军抓住曹操的时机,正在今天。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保证能为将军击破曹操。认为曹操这次来就是来送死的。周瑜的话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于是以周瑜为主帅,与刘备联合,火烧赤壁,重创曹操。
轶事典故:

顾曲周郎: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年少时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化用此典故,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周郎因相貌英俊,酒酣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姿。弹奏者多为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

后世地位: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关羽、张飞、张辽、吕蒙、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及至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周瑜。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周瑜亦位列其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7
  周瑜是东汉末年的吴国人。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第2个回答  2020-01-19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人。虽然东吴是在周瑜死了好多年才建立,但是不说他是东吴人还能说他是什么国人呢?
第3个回答  2019-04-01
周瑜是哪国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因为在周瑜活着的时候还没有吴国 周瑜是公元210年去世 吴国是公元223年才建立 所以只能说周瑜是汉国人或者说是中国人
第4个回答  2011-10-24
其实上面的都错了,周瑜怎么可能是吴国人的??这个都是误区....
周瑜210年就死掉了,吴国229年才建立的.周瑜都死了20年孙权才建国,周瑜怎么可以算是吴国的人呢? 按照你这个理论,东吴那地方是后来属于晋唐宋明,那周瑜同时也是晋国人唐国人宋国人明国人,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了?自然不是的.....

那个时候,不管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是汉国人,自然,周瑜也是汉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