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沽名钓誉的唐太宗李世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如果有人要问: 历史 上有哪些好皇帝?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他于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据说在这23年之中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当时“东至于海,南至于岭”,老百姓睡觉不必关大门,行旅外出可以不必带粮食,能够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这23年就是 历史 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他为什么能把国家治理得这么好,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一、能够用人,人尽其才;二、能够“纳谏”,也就是能够接受意见,别人有话敢说。特别是他能纳谏,名臣魏征直言敢谏,君臣契合,千秋传为佳话。其实,能够接受意见,办好了国家大事,对自己也是好事,何乐不为?李世民勇于纳谏成了他最大的德政,就说明别的皇帝大都不肯接受意见,横不讲理,老虎屁股摸不得。事实正是如此,言官小心翼翼地向皇帝进言,只因为说的话不合皇帝的胃口,被打被杀的事,历代有之。过去给专制王朝里的忠臣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文死谏,武死战”。当武官的能够战死在战场上,就是忠臣,这是容易理解的。至于“文死谏”,要求当文官的为谏(规劝皇帝)而死,这就没有道理。希望文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去规劝皇帝,当然可以。皇帝听不听是他的事,不能因为意见不合,发生争执,皇帝就要杀人,那不太蛮横了么?把“文死谏”作为一种要求提出来,就等于认可了皇帝可以随意杀人,未免可怕。

既然很多皇帝都不愿意纳谏,有些皇帝因为厌烦那些啰啰唆唆来谏的臣子,还会冒火。为什么只有李世民能够虚心纳谏,而且从谏如流?我们总得问个原因。是因为他的修养特别好?不是。是因为他读书读通了,深明事理?也不是。在他获得纳谏的美名之时,他还很年轻,正是少年气盛之时,而且他的事业如日中天。在这时候,他能虚心、耐心纳谏,总有特殊原因。要了解其原因,就得把话说长一点。

唐朝的开国之君李渊一共有22个儿子。皇后窦氏共生四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霸早死,四子元吉。李渊即位之后,封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世民比较能干,在跟随李渊打江山的时候立下汗马功劳,被拜为“天策上将”,地位在诸王之上。他恃功而骄,与建成、元吉的关系都很紧张,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建成虽是太子,却无威权,很不自安,乃联合元吉,共同抵制世民。双方各结党羽,互相倾轧。他们都到李渊面前告状,指责对方“图谋不轨”。李渊多次努力,希望作出一个妥善的安排,来化解矛盾,都未如愿。最后矛盾激化,终于爆发了一场骨肉相残的大悲剧——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6月4日,27岁的李世民悍然发动宫廷政变,带领部下埋伏在长安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内,突然袭击前来上朝的建成和元吉。等不及部下动手,他亲自张弓射死自己的长兄太子建成,元吉同时遇害。

这是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事情的经过清清楚楚,无可隐讳。李世民用极不光彩的手段背着皇帝,谋杀太子,同时犯下了大逆谋反和灭绝人伦的大罪,于公于私,都是罪在不赦。在发动这一事变之前,他虽然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作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但在事成之后,反而极为惶恐,不敢去见李渊。他当时的顾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在行动之前,他是抱着我不杀你,你会杀我的想法,决心冒险以求一逞。事成之后如何善后的问题,未及多想。但在行动之后,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自己一方虽然颇有实力,但是对方也还是有一定的力量,非短时期内所能扑灭。而且在道德上、法纪上、舆论上,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突然袭击虽然胜利了,下一步的吉凶祸福。很难预卜。这时李渊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李渊被激怒了,一定要对此事追究罪责,则自己就很被动,难道在杀兄杀弟之外,还要在冲突中被迫杀父,承担更大的罪名?如果对李渊软硬兼施,暂时稳住了他,还有争取化解矛盾的可能。于是,他决定拜托自己的大将尉迟敬德去向李渊告变,相机行事,力争让矛盾缓和下来。

尉迟敬德受托,擐甲持矛入宫去见李渊。既想进行劝说,也有威慑的意味在内。李渊闻讯大吃一惊,长叹道:“想不到今天会出现这样的事!”他既感痛心,又觉得万分为难。如果认真追究这次政变,必然自相残杀,不知要杀到何时才能了结,这对李氏政权自然极为不利。思之再三他只好叫尉迟敬德把世民喊来,商量如何善后。世民见到李渊,“号啕久之”,不知道是自己问心有愧,还是故作姿态。这时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觉得是绝处逢生。李渊先封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位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世民的党羽接管了政权。虽然建成和元吉冤死,但李渊这种妥协的决定总算避免了一场大流血。

李渊虽然不再追究,但事情并未就此了结。《旧唐书》中说:当时人心思乱如“旱苗之望雨”。为什么在李世民登位以后大局不稳,人心思乱?他自己心中有数。那是因为他用阴谋杀兄夺位,引起朝野许多有识之士的不满,民心不在他这一边。

面对这种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局面,李世民还算比较冷静,想出了一系列治标与治本的办法。所谓治标,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对于已经露头的谋反者,只好坚决打击,丝毫不能软手,以免蔓延;对于那些虽未露头但明知是情绪不稳的人物,则尽量采取安抚、笼络、加官、赏赐的办法,争取他们倒向自己。更困难的是如何去治本。他这个皇帝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愧对全国臣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家对自己的观感,就只好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做事,夹紧尾巴做人。

虚心纳谏,当然是收揽人心的一个好办法。这就是他比以前任何一个皇帝都乐于纳谏的真正原因。他纳谏的对象,主要是丞相魏征。其中自有特殊原因。老臣魏征原是太子建成的心腹,一直为建成出谋划策,是在李渊妥协之后,不得已才归向李世民的。他有一定的声望。又深知双方斗争的内幕,李世民因为自己有顾虑,对很多人都不敢得罪,更不敢得罪魏征。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魏征才敢于犯颜直谏,指出李世民的一些短处。后人不明真相,就事论事,就觉得魏征既正直敢言,李世民又虚心接受,这样的君臣关系千古少有,堪为典范,歌颂之声,千年不绝。

却不知道他们常常是在唱双簧。许多事情都是他们预先商量好了的,对于一些不该做的事,李世民先是要做,魏征站出来一谏,李世民立刻虚心纳谏,收回成命。这完全是现代人所说的“做秀”。做秀做给谁看?双簧唱给谁听?对象是老百姓。李世民唱双簧唱成了圣君,魏征唱双簧唱成了贤相。表面上圣君贤相,相得益彰,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李世民并非真有雅量,真能接受意见,就是在唱双簧的时候,他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舒服的。

《新唐书·魏征传》中有一段话,就足以说明李世民从“乐于纳谏”到厌恶进谏的变化过程,也可以说是李世民纳谏的真相。这段话是:(魏征对李世民说)陛下贞观之初,导人使谏(诱导别人提意见);三年以后,见谏者,阮而从之;比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也(心里不舒服)。帝惊曰:公何物验之(有什么根据)?(魏征)对曰:陛下初即位,论元律死,孙伏伽谏,以为法不当死,陛下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曰:赏太厚。答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人使谏也。后柳雄妄诉隋资,有司得劾其伪。将论死,戴胄奏,罪当徙,执之四五,然后赦,谓胄曰:第守法如此,不畏滥罚。此悦而从谏也。近皇甫德参上书。言修洛阳宫,劳人也;收地租,厚敛也;俗尚高髻,宫中所化也(外界是受宫人的影响)。陛下恚(很不高兴)曰:是子使国家不役一人,不收一租,宫人无发(剃光头),乃称其意(他就满意了)。臣奏: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近讪谤。于时陛下虽从臣言,赏帛罢之,意终不平。此难于受谏也。

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李世民即位之初,玄武门之变阴影尚在,他不得不装出一副虚心纳谏的假象,以搏得臣民的好感。几年之后,事过境迁,他对纳谏就不是那么耐心了。再到后来,江山坐稳,顾虑消除,有人直言提意见,他就不免冒火,即或暂时克制,“意终不平”,可以说是纳谏的雅量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为了长期保持他与魏征君臣契合的美名,为了长期宣传他乐于纳谏的美德,双簧还是要唱下去的。即使别人觉得气氛不佳,不敢多言,魏征凭他这块老招牌,总还可以敲敲打打,来一点小骂大帮忙。或者是不说具体内容,只说些“提个醒儿”之类的不痛不痒的话。例如有名的《十思疏》:

一、见可欲则思知足,

二、将兴缮则思知止,

三、处高危则思谦降,

四、临满盈则思挹损,

五、遇逸乐则思遵节,

六、在宴安则思后患,

七、防壅蔽则思延纳,

八、疾谗邪则思正己,

九、行爵赏则思勿因喜而僭,

十、施刑罚则思勿因怒而滥。

说来说去,都是老生常谈,而且字句整齐,讲求对仗,可以说是一种文字 游戏 。后来李世民主动问起魏征,近年施政情况比往日如何?魏征乃上“十渐”之疏。文曰:

陛下即做初,清净寡欲,化及荒外,今万里遣使,访求珍异,一渐也。初爱民如子,今漫用民力,二渐也。初劳身以役物,今纵欲以劳人,虽忧时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三渐也。初亲君子远小人,今则于君子也,恭而远之;于小人也,狎而近之,四渐也。初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今则玩好之杂然并进,五渐也。初求贤若渴,今好恶随心,使谮言得行。六渐也。初无田猎游观之好,今晨出夕返,驰骋自娱,七渐也。初遇下有礼,群情上达,今诘责细过,忠款不申,八渐也。初孜孜求治,惟日不足;今长傲遂非,兴兵黩武,九渐也;初频年水旱,抚恤不遑;今徭役渐兴。元元之心,恐不能如前安固,十渐也。

李世民看了。命人将全文写在屏风上,以便随时提醒自己(其实是表示自己乐于纳谏的宣传)。对于魏徵则立赐“黄金十斤,厩马二匹”,双方皆大欢喜。

虽然如此,魏征还得掌握分寸,说话不能过火。如果掌握不住火候,仍然会冒犯天颜,带来不测之祸。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中记载,有一次罢朝后,李世民回到内苑,大发雷霆说,“魏征每廷辱我。”(在大庭广众中给我难看)。“会须杀此田舍翁”(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土老头)。经过皇后再三苦劝,说明利害关系,他才息怒。可见,他纳谏的耐心实在太有限了。听了比较尖锐的意见不仅会冒火,还想到了杀人。而且想杀的不是别人,正是与他君臣契合千古传为美谈的老臣魏征。请想一想,这些美谈的真实性究竟还有多少?

如果说,李世民的虚心纳谏,是因为自己不得人心,政权不稳,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还有一件事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这就是所谓“纵囚”事件。也许是他多年来唱双簧作自我宣传唱惯了,无事生事也要找些题目来做文章,宣传自己是古今少有的大圣人。可惜他的智商并不算高,想出来的花样出现不少漏洞,明眼人一看便知。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被人传为笑谈。此事的大致经过如下:公元632年,李世民认为在他的治理之下,老百姓安居乐业,道德水平一定大大提高。为了作一次惊人的测验,他下令把已判死刑的390名犯人一律暂时释放回家探亲,为期一年。明年今日,如期返回接受死刑(真是很有人情味)。据说期满时这些人全都回来了,一个也不少。李世民非常高兴,下令一律赦免。这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认为那些死刑犯人被李世民的大恩大德所感动,都成了讲信义的君子。宋代的欧阳修写了一篇《纵囚论》,批评这是李世民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举。真实情况是李世民和死刑犯人双方都用了心机,达成一种默契。即李世民估计他们会回来才会放他们,死刑犯人也是估计回来会被赦免才会回来,这是在合演一台好戏,演给老百姓看。李世民得了美名,死刑犯人得了赦免的实惠,双方都有好处,受愚弄的是老百姓。《纵囚论》中评论此事曰: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互相揣测。互相欺骗)以成此名也,鸟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哪里有什么“施恩德”与“守信义”的事。)

可见用权术来蒙哄世人,只能蒙哄一时,难以蒙哄久远。这种滑稽剧只能愚弄芸芸众生,愚弄不了许多明眼人与有识之士。要想耍弄小聪明欺骗天下后世,亦非易事!用卑劣的手段夺取《兰亭序》

汉字的书法是汉人独有的一门艺术。写得一手好字是知识分子必有的基本功。南朝梁元帝萧衍因为书法绝妙,为天下的士子所敬佩,李世民也对他羡慕不已。只要自己的字写好了,自然就会成为一位合格的皇帝,这就是李世民一生爱好书法、苦练书法的根本原因。要想把字练好,必须遍观天下的名帖名碑。古今第一书家王羲之父子亲书的名帖,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珍品。皇帝有的是财富,有的是权力,岂有办不到的事。于是,圣旨一下,天下二王的名帖都进贡到了长安玉华宫含风殿里。如王羲之的《游目帖》《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送梨帖》等等都到了李世民的手中,快哉!快哉!

可就是王羲之最出名的《兰亭序》帖始终找不到。有人提供线索,说是此帖保存在越中(浙江)一位有名的禅师辩才手中。一道圣旨下去,辩才老和尚被请到长安。尽管唐王朝的君臣好话说了千千万万,老和尚就是不承认藏有此物。李世民无可奈何,只好仰天长叹:“贵为天子,却无缘得见此神品,奈何!奈何!”李世民手下有两大能臣,房玄龄能谋,杜如晦善断。在大家共商良策之时,房玄龄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即先放辩才回越,让事情冷下来,再派一个能说会道的御史萧翼前去“诈取”。如何“诈”法?由萧翼假扮成一个世代书香的

名门子弟,携带几幅二王的真帖,以拜师求教为名,辗转介绍,接近辩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旋,萧翼果然不负君命,骗取了辩才的信任,从辩才的手中看到了《兰亭序》帖的真品。真品一出现,萧翼立刻“变脸”(变脸的速度,绝不亚于川剧中的“变脸”),当即拿出钦差御史的官威,狠狠数落老和尚对皇上不说真话的“欺君大罪”,当面宣布将此真品没收,上缴朝廷。可怜82岁的老和尚惊得目瞪口呆,不久就郁郁病逝。那位萧御史则兴高采烈,得胜回朝。李世民得此国宝,终于圆了多年来的一个梦。他临终时下令将此国宝随葬,永伴圣躬。后来虽有人多次盗墓,就是不见此物。有人讽刺贪官,说你要这要那,死了总不能带到棺材里去。李世民却竟然真把《兰亭序》真品带进棺材。永别人间,至今不知下落。

在了解以上这些 历史 真相之后,我们不禁会想:在君主专制的制度之下,做皇帝实在是太讨便宜了。难怪有那么多人舍死忘生不择手段去争夺皇帝宝座。因为一般人(包括文武百官在内)做事,都要“自负盈亏”,事情做好了的有功,做坏了就得承担罪责。只有做皇帝可以“负盈”不“负亏”。做了好事如“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当然会郑重其事地记载在 历史 上;做了坏事,如李世民的杀兄夺位以致引起日后一连串骨肉相残的宫廷政变,如李隆基宠信边将一手造成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几乎覆亡,好像他们都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不像现代人当总统,当得再好,不过连任一次,出了问题就要承担罪责,可能提前下台。所以今人争当总统就远没有古人争当皇帝那么拼命。

史书是一本账。既然是一本账,那就应该记载清楚,无论是盈是亏,都要如实记载。虽然做不到分毫不错,至少也应该大致不差。中国史书的记事,对皇帝们特别是那些开国之君有特殊优待,就是记功不记过,负盈不负亏。既然如此,史书就成了一本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连篇累牍地记着皇帝的好处,怎么转眼之间国家就垮台了?请问执笔的史官,你向天下后世如何交待?一本假账又如何能让后人鉴古知今?因此,对于历代的皇帝,最好是功过、盈亏皆记,揭开他们的盖头来,让大家多看看他们的真面目。

回顾两千多年来中国 历史 上大大小小几百个皇帝,首屈一指的李世民不过如此,等而下之的那些各种档次的皇帝是些什么货色,也就可想而知了。可笑这位太宗皇帝为掩玄武门之变的一事之丑,千方百计挖空心思用许多办法来改变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以后竟然养成了一种时时不忘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习惯,直至“驾崩”。对此,作者有诗叹曰:

为掩恶名挣美名,

沽名钓誉赦死刑:

瞒得当时天下士,

难欺后世明眼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