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越亲密的人脾气越大?

如题所述

我们可能都有过对亲密的人发脾气,对陌生人和颜悦色的情况,虽然我们意识到了这是不对的,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下面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一、对外取悦人设

有时候我们努力去扮演一个好人,是因为我们正在维护自己的人设。这种人设促使我们变成对外人总是很友善。但是由于亲人从小到大看着我们,一天到晚都待在一起,所以我们很难在他们面前再去扮演这个人设。所以,我们对外人变成了一种讨好或者说取悦的状态。但是取悦的结果,会消耗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的内心产生很大的压力。所以当我们面对亲人的时候,这种压力就释放出来,我们就不由自主的变成了一个责怪者。取悦别人产生的那些压力,释放至身上,就变成了不耐烦,脾气大。所以说,这个时候,亲人是为你的取悦和讨好背了黑锅。

二、退行现象

亲人是安全的,他们让你发生了退行的现象。“退行”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思是当你遇到挫折时,就放弃了已经习惯的成人方式,转而退化到用一个小孩子的方式去对待这些挫折和压力,这就是退行。这时候,你的潜意识告诉你,亲人是安全的。你骂一个外人,他们会离开你,会伤你,但是无论你怎么跟亲人起争执,始终还是你的亲人。这是我们从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好比小时候你吵着闹着要买东西,父母就无条件地满足你了。所以你的潜意识里就知道了,哦,亲人是安全的。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更容易和亲密的人发脾气。

三、错误的关系模式

如果你跟亲人的相处模式总是让你觉得不舒服,那么你们的关系中有可能隐瞒了不好的成份。譬如你的家人对你使用的是一种控制和索取的模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妈妈拼命想要给你吃东西,你明明已经吃饱了,或者不喜欢吃,但是她还是坚持要你吃。看上去妈妈对你是好的,但实际上妈妈正在试图一定要你照她的想法去做。她甚至会跟你说,你多吃点妈妈就会很开心啊。这时候她是在索取你的情绪价值。那么任何人处在这样一种情景下,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导致情绪的爆发。

四、对亲密的人期望过高

我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亲人的期望值过高。对别人更有耐心,是因为我们会假设他人是不了解和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所以,只有充分的沟通才能够让他人配合或理解自己。然而对于亲密的人,我们会下意识的觉得长期生活在一起本就该互相理解。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削弱我们面对亲密的人时的耐心程度。

知道了为什么,下次我们想要对亲密的人发脾气时就要三思而后行哦,毕竟他们是最爱你的人,也是你最爱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25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亲密关系中难以保持理智,动不动就情绪失控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的原因进行分离剖析:


    原因一:越是亲密的关系,越容易卸下【伪装】。

由于我们长期被灌输【出门在外需保持说话得体,礼貌待人】的要求,当然这是符合礼仪的做法,但是长期戴着这副社会【面具】与他人相处难免会倍感乏累。

白天在外头被【社会基本准则】框限了一天,回到家自然就开始【放飞自我】,面对亲密关系时早就把那些礼仪要求都给抛之脑后了。所以与亲人发生冲突争执时做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未加思索的非理智行为,就比如对亲人随意发脾气等。

    原因二:对既存事实的亲密关系的安全度把控。

就像父母子女这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事实存在,不可改变的。正是亲密关系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所以我们才可以这么【肆无忌惮】,随意对他们大呼小叫,任性发脾气。

因为我知道不管做得多过分,但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不可磨灭的,无论我犯了什么错,你也拿我没有办法。

 

    原因三:忽视了人与人相处都应该具有一定的边界感。

因为不理解【就算再亲密的关系,在相处的过程中都应该具有边界感】这个道理,过度干预逾越对方的交往安全界限,却丝毫察觉不到自己的错误,还美其名曰为【关系亲密】的象征。

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算之间的关系再熟悉也要有所保留,说话前最好思量考究下说出的话是否得当,会不会过火伤人。

 

    原因四:对亲密关系的期待感远远大于其他人际关系。

正是我们之间关系亲密的缘故,所以自然而然的我就对你会有更高的期待:你爱我,那你就得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包容我。

一旦对方未达到自己心理的预期值,就会由于幻想破灭,期望落空而恼羞成怒。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就算是父母也没有义务一直为你的负面情绪买单,如果不好好经营,再血浓于水的亲密关系也会被消磨得【内疏外亲】。

 因此,为了维护这段亲密关系,我们需要做到:


一.【期望】应该通过【沟通】表达出来,而不是无意义的【争吵抱怨】。

我们应该清楚的明白,世上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只有自己。所以如果一段亲密关系中对方未能适时察觉到你的情绪和需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必要为此伤神失落,也切忌试图通过【发脾气】这种方式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正确的沟通】大胆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不管是不满还是失落的小情绪,不说出来的话,对方又怎么知道你的需求和在意的点呢?

二.当不理智情绪上头的时候,先冷静思考一会再进行沟通。

当情绪冲上头脑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往往最伤人心。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一旦不经过大脑胡乱输出,就算日后和好这仍然会像一块石头膈应着你们。

所以一定要把持住,先将情绪【冷处理】一会儿再进行沟通。

 

三.学会换位思考,以己度人。

当发脾气前,先设想下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是我被如此对待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想必谁都不想天天有人冲着自己发脾气吧?换位思考有利于最大限度的理解他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争执。



总结:越是亲密的关系越要好好经营,别再打着【以爱为名】的旗号随意践踏这段关系,不要伤害了【对你最重要】和】【最疼爱你】的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5-27

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亲密关系不需要维护,但事实上,越是亲密的关系,越是需要高频率地去维护。


第一,缺乏边界感。

 亲近的人,往往容易把别人的人生功课当作自己的,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因此容易不尊重他人的边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强迫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价值观,这时候就很容易出现矛盾。

第二,刻板成见。

 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因此常常会出现"你就是这样的人,你总是这样"的语句,不愿意改变对亲密者的看法,不愿意接受她/他的改变。

 

第三,透支期待。

 相知相熟会让新鲜感消失,取值代替的是过度透支的期待。

 在一段亲密中,当互相了解对方后,两者相处会渐渐失去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对对方的期待,而期待需要时间,人总是没有那么耐心,在争吵时,很容易对亲近的人没有达成计划的目标而感到过度失望。

愤怒很多时候是因为事情脱离掌控,无能为力,只能通过强烈的情绪来表达。家人是自己人,在家人面前你会任性会展现真实的自己,不会像对外人一样隐藏情绪克制和压抑,很容易家人就成了情绪宣泄的出口,但是这样显然不可取。

会影响与家人的关心,也会对家人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他的心智还未健全会对其产生负面甚至终身的影响,所以最好不要将最坏的一面留给家人。

那么问题来了,情绪是需要发泄的,不然得憋出病来,不防多加强心理建设,你得承认有些事情你是做不到的,认可自我接纳现实会少很多烦恼,还有找到发泄情绪的方式,比如散步,出出汗,听听音乐之类比较不激烈不伤身不伤心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

第3个回答  2022-05-22
原因一:面对亲人,我们往往存在放肆性。

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家人之间,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有些时候,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到家中进行宣泄。这是我们对待家人的时候存在着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对母亲,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令人担忧的是,往往这种宣泄是通过非秩序沟通实现的。在压力下的我们,往往忘记了怎么好好说话。我们在宣泄过程中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晦暗等等的语言。最后我们的压力得到一定的释放,给家人却带来了伤害。如果家人对我们的伤害进行反弹,家庭的冲突就会愈演愈烈。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毁在了我们的放肆性上。

原因二:面对亲人,我们有时会陷入单级思维。

单级思维就是我们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状态下,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且不顾一切的要去实现,不实现就不罢休,死死的纠缠于这个目的,把自己陷入没实现就不能快乐的死巷子中走不出来。单级思维使我们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自己或别人的身上。这种思维往往给我们自己和家人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就比如,恋爱中一方会要求另一方说“我爱你!”另一方说,说什么呀,怪肉麻的。然后前者就拼命要后者说,然后自己就开始虚拟,他为什么就不能说声爱我呢?他是不是不爱我?最后越想越伤心,这就出现自伤现象了。严重的还可能向对方发脾气,闹矛盾,这就是他伤了。而可能事实是后者是非常爱他的,只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不喜欢这种表达爱的方式。其实我们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明明知道伴侣不喜欢这种表达,但我们还逼着他一定说这句话,让他做不喜欢做的事。那我们是不是真的爱他?如果我们真的爱他我们会尊重他的表达方式,而我们的这种行为其实恰恰证明了我们不够爱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5-22
对亲密的人发脾气,是因为自身过于焦虑,她想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所以一个人特别焦虑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情绪不受控制,虽然告诉自己要忍住,但是只有宣泄了自己压抑的情绪,那才是自己最放松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很多时候被焦虑的情绪所控制,就会觉得做什么事情都烦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