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概论》笔记-第二章第一节03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1 、艺术推动设计表现在:

现代设计的美学原理正是以本世纪初艺术运动的思想为基础,艺术的变革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0世纪之交兴起的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步伐正好合拍,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等一系列艺术运动,都在力图定义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美学形式与功能。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发展并行不悖,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而本世纪初,艺术的抽象形式尤其是几何形式直接影响了设计的现代化,而设计的探索又同时影响了艺术形式,二者的合力诞生了机器美学。

2 、设计家、艺术家的相互参与,可以推动设计进步 ?

(1)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是个典型例子。19世纪前的英国,工业革命取得成功,机器生产淘汰了手工业作坊,社会来不及为工业产品准备设计师,涌进市场的工业品粗糙、丑陋,附加着累赘的装饰。身为艺术家的莫里斯决心克服这个弊端。他组织了一批艺术家兴办工厂,开设商店,投入设计实践,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出一批清新自然、美丽动人的家具、挂毯、壁纸、瓷器和书籍。他的设计经验为现代设计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2)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以推动设计进步。以布鲁尔为例,1920年鲁尔进入魏玛包豪斯学院学习,师从艺术家依顿和康定斯基,学习色彩与形体理论,接受色彩与形体的构成训练,这为他后来从事家具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从“阿德勒”牌自行车把手上利到启发,开创了钢管家具的设计,周钢管、皮革和纺织品为材料,设计出一大批功能良好、造型现代化的椅子、桌子、茶几等,受到各国市场的广泛欢迎。他的第一把刚管椅子是1925年产生的。为了纪念他和他的老师康定斯基之间的友谊,这把椅子就命名为“瓦西里”椅子。

3 、在设计与艺术关系上的误区:

为艺术而设计,否认设计的功利目的,否认设计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特征,把设计作为纯艺术的一个品种;这样一来设计就成了纸上谈兵之举和架上欣赏之物,科学、技术、生产、流通、消费等均成为无关的概念。1925年巴黎国际装饰艺术暨工业博览会的设计便因奢华而不切实际招致对整个博览会的批评。持上述主张的人口口声声提高设计的艺术性,美其名曰前卫的设计,其实是站在纯艺术的立场上取消设计。持这种主张的原因很复杂。当设计组成队伍、形成体系、作出贡献而获得承认之前,这种主张不利于设计的健康发展;当设计已经站稳脚跟、蒸蒸日上之际,这种主张不过是千帆侧畔的沉舟,万木春后的病树而已。

(2)为技术而设计。否认物质产品的精神功能,否认设计的艺术特征,把设计作为纯科学技术的一个行业。这就非常明显地导致设计的纯技术观点,素描、色彩、图案、构成都成了摆设,艺术思想、艺术技巧、艺术风格和艺术传统,都变成了无聊的言词。当设计在纯艺术的浸淫下达几十年之久,奄奄一息难以自拔之际,这种看似偏激的观点有针对性,对设计的振兴有过积极意义。时至今日设计已取得相当的阵地,需要继续前进,仍然排斥一切艺术,否定艺术的特征,显然就画地为牢了。

(3)孤独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设计被当作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传统的图案艺术仍是契斯恰科夫体系的素描,苏联时期中专学生的水彩。这是数十年的闭关自守遗留下来的认识问题。

二战以后,艺术和设计都有很大变化和发展,这就要求中国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对艺术与设计的变化有相当的敏感,及艺术对设计的作用有充分的体察,在充分注意艺术的整体及其发展变化的同时,根据我国设计的基础建设、整体发展与实际需要,积极研究、勇敢探索,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艺术追求的具体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