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质量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8

1. 翻译文言文,多角度分析

肃宗为太子,常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臑。上顾太子,使太子割。肃宗既割,余污漫刃,以饼洁之,上熟视不怿。肃宗徐举饼啖之,上大悦,谓太子曰:“福当如是爱惜。”

1.翻译全文。

【】唐肃宗为太子时,经常陪同父皇用膳。有一次,掌膳官放置了一块切熟肉的砧板,上面有一只羊前腿。皇上看着太子,让他切肉。太子切完了肉后,肉的油汁沾在刀上,太子便用饼擦刀,皇上一直盯着看,很不高兴。太子慢慢举起饼大口吃起来,皇上非常高兴,对太子说:“事物就应该这样爱惜。”

【】注释

尚食:官名,掌管帝王膳食。

熟俎:切熟肉的砧板。

醹:古书上指牲畜的前肢。

福:原指祭神的酒肉,这里泛指事物。(切不可望文生义释为“幸福”。)

2.从多角度分析,这则故事的含义。

【】这则故事可以多角度看,可以从玄宗的角度看,也可以从肃宗角度看。

1.唐玄宗有心于培养自己的儿子爱惜物力的美德,善于从寻常小事考察太子。

2.唐玄宗自己骄奢淫欲,而对他人却严格要求。

3.唐肃宗爱惜物力已成习惯。

4.唐肃宗善于窥探父皇用心,因而小心翼翼,在各种小事方面也力图自保。

2. “质量”在文言文中怎么表达

1、描述普通的质量:亦余心之所善兮。 完整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汉语意思是: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出自屈原的《离骚》。)

2、描述物品质量好: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中国自古以来都没有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质量”的概念,所谓质量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以后才出现的概念,以区别由于地球引力所产生的物体的重量。所以古文中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的名词。要进一步深究这个概念,需要对中西方文化有了解。

3. 语文质量分析是什么意思意思

语文质量分析,通常指的是在某次语文测验之后或者某次语文活动之后,对测验结果或者活动结果进行质量分析,目的在于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审题、操作和灵活应用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质量分析属于教学质量分析的其中一项,教学质量分析或称质量评价,是一种大型正规性考试或检测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其作用是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学领导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工作方案的过程,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

新年好!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

4. 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365在线答疑网老师”帮你解答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解析: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2.古诗理解鉴赏要重点关注各册教材中以讲读篇目出现的古诗词曲,要注重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要对《篇目点击》中的赏析指导和练习相当了解,对诗句的理解、诗词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把握准确. 3.对一些名家名篇,还应了解作者的姓名、生活时代和篇名. 4.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5.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6.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7.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