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是985211吗

如题所述

南京大学既是985工程高校,也是211工程高校,而且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成员,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学校历史

南京大学以三江师范学堂筹建的1902年作为学校建校时间。南京大学主源为中央大学,次源为1952年主体并入的金陵大学。金陵大学从1888年汇文书院成立,1952年撤销建制主体与南京大学合并。

三江师范学堂  

1902年5月,张之洞与其好友、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即南京)办一所师范学堂,同年开始筹建三江师范学堂。教员一部分聘请中国学者,另一部分则从日本聘来。

两江师范学堂

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大力提倡科学、国学和艺术教育,在高校首创艺术系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辛亥革命前后,政局动荡,学堂曾经一度停办,1914年8月续办。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4年8月30日,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苏省原有两江师范学校,前因军兴中辍,大局已定,亟应由省续行开办,以储师资”,两江师范学堂乃得以改设,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商业专修科(1921年迁至上海扩充为国立东南大学、暨南学校合设上海商科大学,1922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

1920年,正式招收8名女学生入学,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首次提议改办国立大学,9月联名致书教育部,“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提议并没有获得民国教育部批准。

国立东南大学  

1920年12月7日北京政府国务会议全体通过,同意以南高师各专修科为基础筹办大学,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12月16日,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正式成立。

1921年6月6日,东大筹备处在上海召开董事会 ,通过大学组织大纲,编制预算,推荐郭秉文为首任校长。7月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组织大纲》,东大遂于8月招考预科学生。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开学。

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并入东大,遂称之为国立东南大学。

1924年8月,因经费紧张,东大停办工科,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组为河海工科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经过通盘考虑,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的9所公学合并,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及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

国立中央大学 

1928年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张乃燕仍为校长。8月,国立中央大学进行院系调整,改设文、理、法、教、农、工、商、医等八个学院,成为当时中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国立南京大学  

1949年5月7日,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刘伯承、副主任宋任穷派员接管国立中央大学。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2日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梁希为主席。

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10日,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通知,校名去 “国立”两字而径称“南京大学”。校长周鸿经去职,梁希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

1966年文革爆发,教学工作受到破坏,本科生停止招生6年,研究生停止招生12年;当时南京大学以被称为曾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高等学府”、“国民党的文化中心”等理由而受到特别的冲击。

1976年,南大在校师生率先发起旨在反对和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南京三·二九事件”,为四五运动的先声,南京反文革势力运动,影响全国。

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

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2017年9月,南京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立。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南京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在国际或他国当选院士13人次(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1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13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91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98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6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4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四个校区,33个院系,本科专业8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6门。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社会学、情报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环境科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气象学、自然地理学、外科学(普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经济法学、中国近代史、世界经济、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学、新闻传播学、海洋科学、生态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新闻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天文学、英国语言文学、法语、地质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软件工程、物理学、大气科学、化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


学术科研

南京大学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设施、设备,例如,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南京大学天文台、南京大学太阳塔、南京大学气象台等。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

截至2013年7月,南京大学有37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4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南京大学有25部教材由教育部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

2010-2014年,南京大学文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6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76项,其中,2013年度42项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2014年度第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获5项重大项目立项资助。

2014年9月9日,南京大学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其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自199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改革后、20年来江苏高校首次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学术资源

南京大学有鼓楼、仙林两座图书馆大楼以及各院系专业图书室和各种电子数码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藏书500万册。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线装书30多万册,其中列入全国善本书目的有500多种,1万余册;地方志共藏4000余种,约4万册;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   


合作交流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举办二十多年。

南京大学与世界很多学校合作办学,截至2012年8月,南京大学的合作交流学校涵盖了美洲(美国46、加拿大17、智利1、阿根廷1、墨西哥3)、欧洲(英国18、法国22、德国13、荷兰3、西班牙6、俄罗斯3、波兰1、意大利5、瑞士4、瑞典5、挪威、比利时2、芬兰1、丹麦1、冰岛1、保加利亚1、葡萄牙1、智利1)、亚洲(韩国30、日本29、新加坡2、以色列3、泰国2、马来西亚1、印尼2、沙特1、土耳其1、叙利亚1)、大洋洲(澳大利亚12、新西兰2)、非洲(摩洛哥1、埃及3、苏丹1)等五个大洲。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9

南京大学是985也是211。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22年7月,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

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03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以上内容参考:南京大学-南大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第2个回答  2022-08-20
答:南京大学既是985大学也是211大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