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大自然的语言

如题所述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
    就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蝌蚪甩着尾巴游泳,春天已经来临。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哪,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除此外,大自言的语言还有:天上的云形状像钩子,就表示要下雨;朝霞出现了说明天要下雨,晚霞出现了说明明天天气晴朗。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21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往高处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
一圈就是一年。
就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蝌蚪甩着尾巴游泳,
春天已经来临。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哪,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5-20
第3个回答  2017-11-28
沃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