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压积偏高,有哪些后果危害?

如题所述

血小板值高是生物性和病理性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这方面,尤其是一些血液疾病,往往对健康危害很大,所以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定期检查,才能得到一定的诊断,然后进行对症治疗。接下来,我们将了解血小板值高的原因和危害。

血小板数量增加原因:

生理性血小板增多当受到剧烈运动、饱腹感、寒冷等刺激时。储存在体内脾和肺中的血小板会被释放,这将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增加。这种情况引起的血小板增多被认为是生理性血小板增多俗称“假性血小板增多,从而在排除这些因素后确定患者的真实血小板数。这种情况是暂时的,不需要特殊处理。慢性炎症引起的血小板增多慢性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结节性动脉周围炎、韦格纳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结核、结节病、慢性肺脓肿、骨髓炎等。会导致血小板增多。

急慢性失血引起的血小板增多急慢性失血后血小板计数增加主要是由于机体限制进一步失血的生理保护反应。一般情况下,控制出血后血小板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缺铁性贫血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症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可能增加。补铁后血小板计数可以恢复正常。由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增加。建议积极治疗溶血性贫血。病情控制后,血小板可以逐渐恢复。

血小板高会带来什么危害?

1.血小板增多症大多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各异。大约20%的患者在发病时不会出现症状,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大多因偶尔验血或脾肿大而确诊,症状较轻的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一些严重的病人会有出血和血栓形成。约30%的患者有功能性或血管舒缩症状,如血管性头痛、头晕和视力模糊。

2.过度血小板会引起活化的血小板产生血栓素,血栓素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和释放,从而形成微血管血栓。部分患者凝血机制异常,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一般是出血较少,约30%的血栓形成患者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血管栓塞后,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红斑性肢体疼痛。

3.血小板高时会发生自发性出血,患者会反复发作,约三分之二的患者会发生。其中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皮肤黏膜斑等。,少数患者可能有紫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5
会导致头晕恶心,体虚,出汗的症状,而且也会导致有高血压,身体方面更加的难,千万不能让自己的血小板太高。
第2个回答  2021-06-25
有一些头晕乏力的情况,并且也会形成血栓,而且每天睡眠不好,也会造成脑梗塞,心肌梗死的情况,这也是非常不好的。
第3个回答  2021-06-25
如果症状比较轻的话,会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如果症状很严重的话,就会形成血栓,引起肺栓塞,脑梗死的并发症。
第4个回答  2021-06-25
很容易导致头晕眼花。贫血。四肢麻木。浑身疼痛。身上会出现一些红斑。脑血栓。再严重的话会导致晕厥。所以遇到血小板低的话,一定要立刻就医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