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中国将实现什么?

如题所述

到2035年我国对政府建设要实现的目标是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中,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具体部署,也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具体化,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总结便是,到2035年,我国的经济、科技、治理能力、文化、教育、人才、体育、健康、生态、居民收入、安全等各方面将有明显提升。
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我们,最关注的肯定还是和自身生活休戚相关的版块,老百姓到底能获得什么样的福祉,我们的腰包是否能越来越鼓,这才是我们更关心的。
那么,最直观的参考指标便是人均GDP
在2035年远景目标里有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那么,这将意味着什么?


据报道,有专家曾表示,中国早就确定过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其中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即2050年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如今,这个目标被提前到了2035年,并且,明确指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说明中国对未来发展更有底气。
毕竟,这个指标是以全中国十几亿人口做基数,可以想象一下,再大的数字除以十几亿后还剩下多少?如此大规模人口基数的国家走入现代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
15年后,要实现这个目标,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保持怎样的速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到2035年我国对政府建设要实现的目标是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九大报告中,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具体部署,也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具体化,作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从新世纪开始到2050年,我国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3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对外公布: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2、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3、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4、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5、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7、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8、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4个回答  2020-11-23
2035年中国将实现什么?眼下,国际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

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相比,中国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这给中国制定新的政策框架搭建了绝妙的平台,也给予了中国巨大的优势。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对外公布: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民众逛商城(图源:中新社)

总结便是,到2035年,我国的经济、科技、治理能力、文化、教育、人才、体育、健康、生态、居民收入、安全等各方面将有明显提升。

当然,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我们,最关注的肯定还是和自身生活休戚相关的版块,老百姓到底能获得什么样的福祉,我们的腰包是否能越来越鼓,这才是我们更关心的。

那么,最直观的参考指标便是人均GDP。

在2035年远景目标里有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那么,这将意味着什么?



据报道,有专家曾表示,中国早就确定过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其中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即2050年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如今,这个目标被提前到了2035年,并且,明确指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说明中国对未来发展更有底气。

毕竟,这个指标是以全中国十几亿人口做基数,可以想象一下,再大的数字除以十几亿后还剩下多少?如此大规模人口基数的国家走入现代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

15年后,要实现这个目标,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保持怎样的速度?



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有专家分析,未来15年,中国人均GDP年均实际增长保持在5.4%左右,即可实现这一目标。不过,实现这个目标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下,中国人口结构正步入老龄化,劳动力总量呈下行态势。同时,资本回报率在持续下行,境内债务水平较高,国际环境也有所恶化,需要多方面的改革释放增长潜力。

不过,未来15年中国还有不少能维持中高速增长的动能。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还有较大的空间,加上“双循环”战略加持,生产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在全球疫情肆虐和国际地缘政治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庞大的市场、人口和优良的基础设施能够较好地抵御外部冲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