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鸡病防治中常用的药物分几类?用药时需注意哪些原则?

如题所述

根据用途常用药物可分为消毒、抗生素、抗寄生虫、解毒药和作用于消化、神经等系统的药物和添加剂类等。前四类药在抗病防病中最常用。

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首先要根据鸡的疾病防治目的确定药品种类,切忌乱用药、滥用药。在鸡群发生疾病的情况下,要及时确诊疾病性质,根据具体治疗目的和鸡群的品种、大小、生产性能,合理选用药物。因为实际上,任何药物的使用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影响鸡的正常机能。比如有的抗生素药物如土霉素具有抑菌作用,但同时又能影响机体的免疫机能和影响肠道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利作用。又比如有的微量元素,只有在动物营养代谢缺乏时加入才有作用,如不缺乏则会因加入过多而产生毒性。所以,在确定鸡病性质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并且尽可能地少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随着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有的广谱药对其已失去作用,所以最好先做一个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

(2)要在了解药物性质的基础上确定给药途径和次数、用量及时间等。鸡对某些药物比较敏感,比如呋喃类药,雏鸡对磺胺类药和链霉素也较敏感,成年鸡服用磺胺类药物会影响产蛋和食欲。而且长期使用某一种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会诱发病原菌或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此外,有些药物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即两种药物同时使用,由于作用相反,结果互相抵消),还有些药物之间在混合使用时,会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使药物性质改变,结果失效甚至于产生毒性作用。这在药理学称作配伍禁忌。所以,在确定药物品种后,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要求使用,不得随意改变。

一般说来,为保持鸡体内药物的有效浓度,使用时需根据不同药物的代谢特点每天多次给予(无论是投喂还是注射),并维持一定时间(5天左右),但不宜过长,必要时可停药2~3天再使用。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应了解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以便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避免药物间的拮抗作用和配伍禁忌,即减弱药效和产生毒性。

(3)做好药物的检查、保存和记录。选购后的药品首先必须检查药品包装内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注意标明的药品名称(药品名称有商品名和化学名,如速灭杀丁是商品名,它的化学名是氰戊菊酯)、批准生产文号、商标、药物含量及数量、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批号、有效期或失效期及生产厂名、厂址等。每一项都不可缺少,必须逐一认真查明。比如我国药政部门规定,没有批准生产文号的药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药品的保存应根据药物性质和贮藏要求,保存在避光、干燥处。药品使用情况要有记录,以便了解药效,选择价廉有效的药品;同时可避免长期重复使用单一的药品。

(4)药物制品使用计算单位的一般介绍。

药品的剂量单位:

固体、半固体剂型以克(g)或毫克(mg)为计量单位。

液体剂型以毫升(m1)为计量单位。

部分抗生素、维生素以单位(U)或国际单位(IU)为计量单位。

兽医药品使用剂量的表示:

用药时按鸡的每千克体重或每只的药量表示:如10毫克/千克体重或只。在鸡群群体给药或消毒时,必须把药物混入饲料、饮水或水,则药物以百分浓度(%)来计算和表示。比如浓度为0.1%,是将1克药物投入1000克饲料或1000毫升水中。以此类推。

(5)给药途径和注意事项。常用的给药途径是通过拌料或饮水内服,注射,喷雾和体表或局部外用。选择给药的途径是根据药物性质和用药目的决定的。比如有的药物在消化道容易分解失效,就只能注射;有些杀灭体表寄生虫的药物有毒性,所以只能外用。

在用药时还需注意:①根据说明书配制或拌入饲料或饮水,不得随意改变浓度;尤其是不能随意加大浓度,人为地造成药物中毒。②在拌入饲料时,一定要混合均匀,防止由于服药不均,造成个别鸡药物中毒,而有的则用药量过少不起作用;如作为饮水,则要搅拌均匀,同时注意水质状况。③为保证鸡群都能服入预定的药量,在用药前停饲或停饮水数小时;雏鸡可滴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