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断崖式下跌 无一品牌幸免 2020年2月车市销量数据公布

如题所述

文 | Karl

来自柿柿车工作室(S2C studio)

今天柿柿车特别总结了2020年2月国内轿车市场销量,相比2019年销量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整体跌幅明显 堪称断崖式下滑

从整体数据上看,各车型销量均有明显下滑,以朗逸为例,2019年2月,朗逸单月销量达34379台,荣登销量榜首,而2020年2月,朗逸排名跌至第7名,销量3303台,不及2019年同期的十分之一。而2020年销量第一的轩逸,单月销量6519台,按2019年标准看,排位要在20名开外。

上汽大众整体下滑明显 帕萨特销量仅为3位数

2019年2月,销量前30名排行中,上汽大众有5款车型上榜,分别为:朗逸、桑塔纳、帕萨特、POLO、凌渡,而2020年2月,跻身前30名的上汽大众车型仅有朗逸。2019年销量11509台的帕萨特,在2020年2月销量仅为875台,跌幅达92.3%。这其中的原因,除了疫情本身对于市场的负面影响外,帕萨特在中保研C-IASI中较为糟糕的成绩,或许是销量受阻的另一大原因。

中国工厂开工 助力特斯拉销量增长

特斯拉在上海工厂开工,批量国产特斯拉陆续交付,加上一定的降价政策,让特斯拉一跃进入2020年2月销量前3,虽然只有区区的3900台,但在这个全线暴跌的榜单中格外扎眼,不过,起始于3月的特斯拉“减配门”是否会对其销量造成影响,特斯拉的未来走势是否还能继续强劲,这都是未知数。

红旗单月销量最大跌幅93%?

按榜单计算,2019年入榜排行第69名的H5及144名的H7,累计销量2532台,而2020年2月,同样入榜第84名的H5及110名的H7,累计销量206台,以其中销量最高的H5计算,入榜的红旗车型最大跌幅达93%,但非常耐人寻味的是,红旗官方近日表示,2020年销量目标仍将设定20万台不变,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柿同学前两天披露的红旗即将导入的1.5T及1.8T版本红旗H5外,还有就是H9车型的批量投产,这些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产品,或将都将在后续的时间里为红旗销量的提升供给能量。另据了解,红旗工厂产能提升项目第一阶段已于3月10日竣工,已经“撸起袖子”的红旗准备在2020年大干一把。

一些品牌车型的到来与另一些品牌车型的离开

先说到来,虽然2020年2月的销量被腰斩,但我们仍可以在其中发现闪光点,比如,从单一车型变为独立品牌的捷达,其代表车型之一的VA3以750台销量排行2020年2月销量榜第39名。而对捷达来说即将于明天上市VS7,这款与途观L、探岳同平台的平民级中型SUV或许为销量再提升提供更多可能。

榜单上,雷丁汽车是个崭新的名字,但在业界却是一家有着11年历史,专注低速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的企业,2019年雷丁接盘四川野马,从而进军电动汽车领域,而从雷丁对外公布的2020新车计划中可以看到,今年雷丁将在燃油、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发力,不知道2月的上榜是否会为他们带来好运气。

国机智骏也是一个崭新的名字,销量39台,位列118名,这家依托于国机集团雄厚背景的车企,将在2020年有怎样的表现?还让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有新上榜就必然有离开,我们很遗憾的看到2019年入榜的知豆和华泰汽车,都因为经营问题而坠入低谷,在离开榜单的同时,也渐渐的消失在消费者的脑海中。

造车新势力还需再努力

无论是2019年还是2020年的榜单上,那些充满噱头与话题的造车新势力依旧在榜单上难觅踪影,对于市场而言,接受起来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间是产品品牌打磨与性能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消费者熟悉与接纳的过程。

自主品牌中哪款卖的最好?

吉利:2020年共有帝豪、帝豪新能源、缤瑞、远景、博瑞、博瑞GE等6款车型上榜,和2019年相比,仅帝豪GL未出现,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该款车型的升级换代,本月初,帝豪GL2020款官图正式公布,多项升级后或许会在后续的销量提升中提供一定的助力。当然,关于热销车型,毫无疑问还是当家的帝豪。

比亚迪:2020年2月,销量前150名中,比亚迪秦家族占比最大,秦EV、秦燃油、秦Pro分列各名次中,和2019年F3、秦、E5等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奇瑞汽车:2020年共有艾瑞泽GX、eQ、QQ、E3、艾瑞泽5e等5款车型上榜,和2019年相比,从整体比例上看,奇瑞新能源车型受欢迎程度有一定提升。

长安汽车:相比之下,逸动依旧是长安汽车最畅销的车型,和2019年相比,跌幅58%,而与整体近80%下跌的整体市场相比,也算让多少获得点心灵慰藉。

综述

2020年2月的车市注定会和这个特殊年份一样被历史所铭记,各种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让真正的车市寒冬瞬间袭来,令人猝不及防,身处这个行业中的每个参与者从没有像今时今刻一样更深刻的自省与深思,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但不可否认的是,经历这种成长阵痛之后的中国车市,会加速变革与调整,必定会走向更成熟更稳健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