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如题所述

截至2014年底,全所在职职工19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7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4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47人。内设8个专业研究室、5个职能处室和2个公益服务部门;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局级重点实验室、1个局业务中心和2个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参加),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区公路城镇危岩崩塌灾害及工程高切坡减灾理论与技术”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泛亚铁路大理至瑞丽沿线地质构造综合研究”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二等奖;获发明专利2项:“基于微型桩群的滑坡防治方法”、“一种非常规气的现场自动解析仪系统”;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一种小型地震报警仪”、“一种带有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的岩土体原位直剪试验装置”、“0~60℃岩石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测量装置”。

力学所参加的“胶东金矿理论技术创新与深部找矿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在研项目166项,总经费1.4亿元,其科技部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地质调查计划项目7项、工作项目46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5项,其他部委项目7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3项,相关单位委托项目45项;出版专著8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73篇,含SCI检索论文55篇(国际SCI论文37篇),EI检索论文2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9篇。

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党委副书记徐勇,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徐龙强,副所长赵越、侯春堂、马寅生。

所长、党委副书记徐勇(中),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徐龙强(右二),副所长赵越(左二),副所长侯春堂(右一),副所长马寅生(左一)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柴达木盆地油气调查开辟了石炭系勘探新领域。明确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分布范围和残留厚度,发现柴达木盆地中新生界之下普遍发育石炭系;对柴达木盆地石炭系进行了划分对比,编制了盆地上泥盆统—石炭系不同阶段岩相古地理图;证实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发育良好的烃源岩,具有很好的生油能力,发现大量的石炭系油气显示,油源对比证实其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新近纪末期,有利于石炭系成藏;同时通过柴东地区地震资料重新处理,初步确定10个石炭系圈闭。

华南大陆白垩纪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研究取得新成果。通过对盆地沉积、构造变形和岩浆演化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梳理了华南白垩纪大地构造演化过程,首次提出3阶段伸展和挤压交替演化模式。早白垩世早期(145~137Ma)挤压作用,导致陆壳普遍加厚重融,形成大规模埃达克质岩、片麻状花岗岩和混合花岗岩,与古太平洋板块及北缘洋中脊的低角度俯冲作用密切相关。早—中白垩世(136~80Ma),华南处于弧后扩张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区域沉积—岩浆—变形演化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相关,伸展—挤压事件的幕式交替反映了弧后扩张过程中复杂的俯冲板片动力学。晚白垩世(80~65Ma),周缘板块动力学发生重大调整,新特提斯构造域板片俯冲作用控制着新一轮地壳伸展裂陷和沉积—构造演化。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图

欧南地区石炭系顶面构造图

霍布逊地区中生界底面构造图

“华北克拉通中—新元古代多期裂解事件性质及其成矿专属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狼山地区渣尔泰群变质火山岩夹层的锆石U-Pb年龄为(804.1±3.5)Ma,结合前人发表的狼山渣尔泰群变质火山岩(805.0±5.0)Ma的锆石U-Pb年龄结果,认为狼山地区渣尔泰群主体年龄为新元古代,时代在800~1100Ma左右。而渣尔泰山地区的渣尔泰群锆石测年结果显示,渣尔泰群时代为中元古代。狼山地区的渣尔泰群不同于东侧渣尔泰山一带渣尔泰群,以及白云鄂博群和化德群,它是一套新元古代谷沉积组合。建议恢复狼山群名称,专指分布于狼山地区的这套新元古代地层。内蒙古狼山地区新元古代狼山群的确定一方面填补了华北克拉通新元古代地层空白;另一方面,前人确定的狼山—渣尔泰山—白云鄂博中元古代成矿带实际上应该解体为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两个成矿带,狼山群中发育的大型海底火山喷流矿床成矿时代应该在新元古代之后。

(a)狼山、渣尔泰山、白云鄂博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b)渣尔泰群测年结果;(c)狼山群测年结果

滑坡实时监测系统发布网页

发挥地质调查科技支撑作用,提升西部山区防灾减灾水平。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单位实施的“西部复杂山区地质灾害成灾模式”计划项目,经过4年的调查研究与科技攻关,完成了我国西部复杂山区重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与监测预警科学问题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引入遥感解译、灾害详查、GPS与InSAR地表监测、大型风洞试验、现场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力学数学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了大型地质灾害成灾模式、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防治对策等内容的综合研究,提高了复杂山体地质灾害早期识别水平和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建立了复杂山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示范区,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快速加固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理论水平,为我国西部复杂山体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科发展。

“青藏高原东南缘重要活动断裂厘定与活动构造体系综合研究”成果丰硕。通过详细的活动断裂解译与调查、同震地表破裂填图和古地震研究,查明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分布与组成、活动性及历史地震与古地震活动特征,并获得了该区高精度的地表破裂分布图像。研究表明,玉树活动断裂带构成了玉树—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尾端构造,属典型的“Z”型左旋剪切张扭性变形带,晚第四纪期间的左旋走滑速率可达4.0~5.4mm/a,调节了该区大部分的块体挤出与旋转变形量,是该区地震活动性最显著的断裂。古地震研究揭示,玉树主干走滑断裂带全新世期间的大地震原地重复间隔明显不均匀,平均在千年以上,最长达近3000a。基于新发现的古地震活动规律,综合判断认为,该区玉树断裂带上仍存在至少6段大地震危险程度不同的地震空区,估算的潜在大地震震级为Mw6.6~7.3不等。

玉树断裂带东南段探槽西壁剖面(剖面的地貌部位(A)、沉积结构(B)及剖面编录图(C))

玉树地震4周年纪念成果专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