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江湖儿女?故事的主线是什么?

如题所述

《江湖儿女》秉承了贾樟柯电影一贯的关注现实、关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成长和境遇变迁的话题。但从故事讲述的风格上讲,影片更关注银幕的“光鲜”和“亮丽”成分,并引入了黑帮片的因素。



而在此前贾樟柯的电影更偏重风格的纪实和情节的淡化。该片做到了情节引人入胜,戏剧性大大增强,银幕呈现方式更适合观众。这也是贾樟柯电影向市场迈出的一大步。



该片的片名叫《江湖儿女》,其实是“江湖女儿”。影片通过一个女人的好时光与坏时光,通过她对一个男人的无以寄托,诉说着这个时代的虚妄与伤痕。故事以巧巧寻找斌哥为主线,展开了剧情。



扩展资料

《江湖儿女》主要剧情: 故事开始于2001年的山西大同,巧巧(赵涛 饰)和斌斌(廖凡 饰)相恋多年,巧巧一心希望能够和斌斌成家过安稳的生活,但斌斌身为当地的大佬,有着自己更高远的志向。一场意外中,斌斌遭人暗算危在旦夕,巧巧拿着斌斌私藏的手枪挺身而出救了斌斌,自己却因为非法持枪而被判处了五年的监禁。

一晃眼五年过去,出狱后的巧巧发现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斌斌真挚的感情。巧巧跋山涉水寻找斌斌的下落,但此时的斌斌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锋芒,而且身边已有了新的女友。身无分文的巧巧靠着自己的智慧摸爬滚打,终于为自己挣得了一片天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5

故事的主线是一个女人的好时光与坏时光,通过她对一个男人的无以寄托,诉说着这个时代的虚妄与伤痕。从故事讲述的风格上讲,影片更关注银幕的“光鲜”和“亮丽”成分,并引入了黑帮片的因素。

影片通过一个女人的好时光与坏时光,通过她对一个男人的无以寄托,诉说着这个时代的虚妄与伤痕。片中赵涛饰演的巧巧,将一个女人的好时光与坏时光,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演绎得妥妥帖帖,而男主角廖凡的每一个眼神都是戏。

此外,可以看出贾樟柯这次有向市场妥协的一面,该片的影像更趋近工业风格,甚至还拍了一场动作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该片取材于真实的人物,电影原来的名字叫《金钱与爱情》,因为“斌哥”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钱有权。后改名为《江湖儿女》,中文片名引自费穆导演筹拍的最后一部影片。而剧本是贾樟柯写完后才告诉赵涛的,中间剧本的讨论是他跟摄影师、副导演等人谈起的 。

片中的“旅馆分别片段”使用了胶片拍摄,为了拍好这段戏,贾樟柯要求去一百多公里外的驻地把胶片拉过来做足准备,然后运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将正片中长达9分多钟长镜头的小旅馆戏份拍摄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9

《江湖儿女》他给我们讲述了不一样的江湖,整部剧值得深思和回味、推荐大家观看。电影也不像贾樟柯其他电影里一样,将人物放置在时代变迁的节骨眼上,而是用一个较长的时间线,通过人物去反映时代,以及时代里人物命运的变化,这个时间线就是故事的主线。

虽然这部新作的叙事方法和影像语言还是贾樟柯一贯的风格,相信喜欢他过去作品的观众,依旧会喜欢,而对他的作品无感或讨厌的观众,也不会改观;但在此基础上,即便贾樟柯没有实现突破,看上去他也并不想去突破,却还是带来些许新意和改变。

《江湖儿女》电影上映收获好评,在看剧情的同时观众被电影中的场景和方言震撼,《江湖儿女》在哪里拍摄的也成为观众关心的地方,另外只说普通话的演员首次尝试山西方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总的来说呈现出来的结果没有让观众失望。

贾樟柯导演眼中的江湖,更多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普通人色彩的生活的江湖。正如他所说,“江湖对我来说不是意象,而是真实的存在。它是由人与人相处、发生在彼此情感中的认识。它是无形的,与江湖相对应的,是人情世道。它没有传承,没有仪式,就在日常生活中”。

虽说电影名上有“江湖”二字,但《江湖儿女》并不是一部复制的“香港黑社会影片”,也不是在讲“无路可退”的人物。影片的人物没有隔三差五讲江湖两字点题,却表达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义”你若不懂, 是因为你已经不是江湖的人了。

第3个回答  2019-06-09

《江湖儿女》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画面浓浓的生活质感,使人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和熟悉感,拍摄手法也是相当之写实。影片中的音乐都是带有熟悉的年代感的,很容易将观众拉回到当时的时空。故事的主线是女主巧巧的自我成长历程。

本片最大的看点还在于女主巧巧的自我成长历程。从一个渴望安稳生活的小女人到最后具有大姐大风范的女人,从巧巧手中最初的大哥大,到出狱后的诺基亚,再到最后的智能机。时代在更替,巧巧完成了自我成长。

同时,《江湖儿女》也是导演对于对于自己建立的“贾樟柯宇宙”的一次总结,比如巧儿寻找斌哥的戏早在《三峡好人》里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江湖儿女》把这些人物和情节串联起来。用一个较长的时间线,通过人物去反映时代,以及时代里人物命运的变化。

故事看似用了一个江湖气的名字,却给我们展现的是江湖背后的故事,在看惯江湖打打杀杀电影的观众眼中好像有点失望,不过仔细看下来发现,整部电影拍摄的更加温情、真实,让人看见了江湖儿女情。

第4个回答  2019-06-07

江湖里的义气

多年前,斌哥是叱咤黑白两道的黑帮老大,他常常游离于法律,称自己是江湖中人。江湖里最重要的是义气两字,所以斌哥视义气为生命,但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斌哥常常身上带着手枪,他还教会了自己的女朋友巧儿使用这件武器。

斌哥的合作伙伴,经营房地产开发的二勇哥被几个初出茅庐的小混混砍死,在斌哥出席葬礼的过程中,他也被几个小混混打断了腿。

初出茅庐的新人不懂得江湖里的道义和规矩,在斌哥回家的路上,他们拦住了斌哥的车。为了拯救斌哥,巧儿掏出了斌哥的手枪,并在警察到来以后,帮斌哥扛下持枪罪。

坚强的女人和落魄的男人

巧儿入狱的这些年,斌哥没有去探望过巧儿,甚至在巧儿出狱时也没有去接她,斌哥就这么从巧儿的世界里失踪了。

巧儿独自踏上了寻找斌哥的旅途,她经历过偷窃、猥亵、诈骗和背叛,在一系列奇妙的过程中,巧儿终于找到了斌哥。

可惜的是,斌哥已经不复当然的意气风发,他也不再自称江湖中人,他隐忍地赶走了巧儿,把当年他和巧儿的情义抛向已经过去的岁月里。

回不去的江湖岁月

多年以后,斌哥已经变成了一个双腿瘫痪的残疾人,他回到了大同。

此时的巧儿重拾当年斌哥经营的麻将馆,她重新接纳了斌哥——但此时斌哥和巧儿的身份已经完全被置换了,巧儿成了那个叱咤风云的老大,而斌哥却变成一个寄人篱下的累赘。

在某一个清晨,斌哥离开了麻将馆,那些热血又疯狂的江湖岁月,他终究是回不去了。

《江湖儿女》与贾樟柯导演以往的作品不同,它没有把镜头集中在底层人民的生活,而是转而讲述了一个黑帮老大从顶峰到低谷,再到被时代抛弃的过程。

电影也不像贾科长其他电影里一样,将人物放置在时代变迁的节骨眼上,而是用一个较长的时间线,通过人物去反映时代,以及时代里人物命运的变化。

同时,《江湖儿女》也是导演对于对于自己建立的“贾樟柯宇宙”的一次总结,比如巧儿寻找斌哥的戏早在《三峡好人》里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江湖儿女》把这些人物和情节串联起来。可惜的是,在融合了如此多元素的情节的基础上,电影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时代的隐喻却不及导演前面几部电影抵达的高度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