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资料(档案)

如题所述

郑渊洁(1955年6月15日—),男,汉族。中国当代作家,有“童话大王”之称。

生平
--------------------------------------------------------------------------------
1955年6月15日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其父郑洪升,原籍山西临汾。其母刘效坤,原籍浙江绍兴。其前妻郭维维,大学本科学历,是一文学编辑。其弟郑毅洁,养狼狗和信鸽为业。其妹郑欣。其子郑亚旗,《皮皮鲁画刊》主编。其女郑亚飞,在北京十渡一小学读小学一年级。郑渊洁于1961年随父母迁入北京。后就读于北京市马甸小学,四年级时因“文革”爆发而暂时停止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1969年11月至1970年12月随父母下放至河南省遂平县国防科委五七干校(“938”部队)劳动。在由下放劳动人员组成的五七干校临时学校就读初中。由于上课玩拉炮而再次失去在校学习机会。被其父郑洪升带到家里自学。1970年至1976年,分别在江西和福建的空军部队服兵役,任地勤兵。1976年复员后,在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当工人,负责看管工厂的水泵。

1976年受四五运动的激励开始文学创作。创作风格受张天翼的影响比较大。先后创作过诗、歌词、小说、科幻等文学体裁。1979年9月15日,在《儿童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后曾在《中国盲童文学》、《儿童文学》等杂志社当编辑,还参与创办了《东方少年》、《大灰狼画报》杂志。

1985年创办《童话大王》月刊,专门刊登郑渊洁一个人的作品。1988年最高时发行量超过100万册每月。郑渊洁所出版书刊正版总印数已逾亿册。1991年,台湾《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月刊》创刊。1992年创办了郑渊洁少儿用品开发有限公司。1993年当选首届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从2002年1月起,大陆的《童话大王》不再刊登他的新作品,长篇小说《鬼车》未在《童话大王》上刊登完,而郑渊洁许诺的长篇小说《仇象》更是未按期刊登。引起很多读者的不满。但是郑渊洁也在多种场合表示这样并非出于自愿。然而自2004年7月起,《童话大王》重新刊登郑渊洁的新作,但是依旧没有能够刊登在2002年停止连载的长篇小说《鬼车》。最新创作的童话作品《小兔跑跑兔兔》也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号的《皮皮鲁》杂志开始连载《仇象》。

成名后郑渊洁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也很少参加文学界的活动。创作了“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等童话艺术形象,在少年儿童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作品《猫过鼠年》、《罐头小人》、《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魔方大厦》等被改编为动画片,《旗旗号巡洋舰舰》被改编为木偶剧。《真假小虎子》,《红宝石公寓》被改编为电视剧。小说《帽子》被改编为电视小品。但是,郑渊洁在最近的一些电视访谈节目中表示,那些改编后的动画片等很难令他满意。

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郑渊洁作品越来越触及现实,用魔幻的手法揭露社会的丑恶。

2004年开始,郑渊洁开始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包括人物访谈、厨艺等节目。

2005年10月19日,郑渊洁出任北京府学胡同小学“皮皮鲁文学社”名誉社长,这是他首次授权小学使用“皮皮鲁”作为文学社名称,也时首次担任学校文学社的名誉社长。

评价
--------------------------------------------------------------------------------
郑渊洁早期童话作品被普遍认为颠覆了中国长期以来以说教为主的童话旧传统。

2004年,也就是《童话大王》停止刊登郑渊洁新作二年后,郑渊洁在青岛签名售书时就其作品涉及社会阴暗面的问题做了解释:“当一个对世界怀有过高期望的孩子长成大人,不得不直面人世间的丑恶时,我不能继续把头埋在沙里做着仍旧理想的梦,我是一个真诚的作家,所以我不能再沿原路行走,我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负面评价
--------------------------------------------------------------------------------

有人评论郑渊洁在他后期的作品中过多涉及对社会的不满及性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被认为可能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包括《北京晚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等都曾提到其负面影响。2002年《童话大王》的停止刊载他的新作品被认为与上述评论有关。

而郑渊洁引用某网友的话反驳:少儿本身就是少儿不宜的产物。

正面评价
--------------------------------------------------------------------------------

许多人认为他更从儿童的心灵深处出发,让阅读童话成为一种快乐。

有支持者认为郑渊洁是勇敢的战士、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

有人认为《童话大王》销量曾逾百万是郑渊洁的价值之最好证明与体现。

有支持者称郑渊洁的早期童话与后期幻想小说,都有深远意义、影响。

现状
--------------------------------------------------------------------------------
从2004年开始,郑渊洁开始在全国很多城市签名售书,使得很多关于他的谣言不攻自破。郑渊洁还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开了“郑氏胡说”的节目,是《童话大王》的电视版,与文本相比,更具现代气息。郑渊洁还有十几部长篇小说以及为其子编写的四百万字教科书与家庭教育学说,以及为其女讲述的一百多部低幼童话没有发表。他说要等到一个中国允许私人成立出版社的时候再发表。

主要作品
--------------------------------------------------------------------------------

《郑渊洁童话全集》33卷。

《郑氏胡说》电视周刊(从第8集开始不再在网上播放视频,仅在《皮皮鲁》画册上刊载文字版)

《童话大王》(一本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杂志)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大灰狼罗克》

《奔腾验钞机》《病菌集中营》《白客》 《生化保姆》 《智齿》 《金拇指》 《鬼车》等。

《鲁西西传》

《皮皮鲁传》

《郑渊洁与皮皮鲁对话录》

《100个第一次》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309暗室》

《罐头小人》

《龙珠风波》

《红沙发音乐城》

《魔方大厦》

《仇象》
2005年1月,郑渊洁担任唯一撰稿人的《皮皮鲁》画册出版。

2005年10月号的《皮皮鲁》画册开始连载长篇小说《仇象》。此作品原定于2002年在《童话大王》杂志刊登。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487944.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22
郑渊洁(1955年6月15日—),男,汉族。中国当代作家,有“童话大王”之称。

生平
--------------------------------------------------------------------------------
1955年6月15日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其父郑洪升,原籍山西临汾。其母刘效坤,原籍浙江绍兴。其前妻郭维维,大学本科学历,是一文学编辑。其弟郑毅洁,养狼狗和信鸽为业。其妹郑欣。其子郑亚旗,《皮皮鲁画刊》主编。其女郑亚飞,在北京十渡一小学读小学一年级。郑渊洁于1961年随父母迁入北京。后就读于北京市马甸小学,四年级时因“文革”爆发而暂时停止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1969年11月至1970年12月随父母下放至河南省遂平县国防科委五七干校(“938”部队)劳动。在由下放劳动人员组成的五七干校临时学校就读初中。由于上课玩拉炮而再次失去在校学习机会。被其父郑洪升带到家里自学。1970年至1976年,分别在江西和福建的空军部队服兵役,任地勤兵。1976年复员后,在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当工人,负责看管工厂的水泵。

1976年受四五运动的激励开始文学创作。创作风格受张天翼的影响比较大。先后创作过诗、歌词、小说、科幻等文学体裁。1979年9月15日,在《儿童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童话《黑黑在诚实岛》。后曾在《中国盲童文学》、《儿童文学》等杂志社当编辑,还参与创办了《东方少年》、《大灰狼画报》杂志。

1985年创办《童话大王》月刊,专门刊登郑渊洁一个人的作品。1988年最高时发行量超过100万册每月。郑渊洁所出版书刊正版总印数已逾亿册。1991年,台湾《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月刊》创刊。1992年创办了郑渊洁少儿用品开发有限公司。1993年当选首届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从2002年1月起,大陆的《童话大王》不再刊登他的新作品,长篇小说《鬼车》未在《童话大王》上刊登完,而郑渊洁许诺的长篇小说《仇象》更是未按期刊登。引起很多读者的不满。但是郑渊洁也在多种场合表示这样并非出于自愿。然而自2004年7月起,《童话大王》重新刊登郑渊洁的新作,但是依旧没有能够刊登在2002年停止连载的长篇小说《鬼车》。最新创作的童话作品《小兔跑跑兔兔》也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号的《皮皮鲁》杂志开始连载《仇象》。

成名后郑渊洁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也很少参加文学界的活动。创作了“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等童话艺术形象,在少年儿童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作品《猫过鼠年》、《罐头小人》、《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魔方大厦》等被改编为动画片,《旗旗号巡洋舰舰》被改编为木偶剧。《真假小虎子》,《红宝石公寓》被改编为电视剧。小说《帽子》被改编为电视小品。但是,郑渊洁在最近的一些电视访谈节目中表示,那些改编后的动画片等很难令他满意。

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郑渊洁作品越来越触及现实,用魔幻的手法揭露社会的丑恶。

2004年开始,郑渊洁开始参加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包括人物访谈、厨艺等节目。

2005年10月19日,郑渊洁出任北京府学胡同小学“皮皮鲁文学社”名誉社长,这是他首次授权小学使用“皮皮鲁”作为文学社名称,也时首次担任学校文学社的名誉社长。

评价
--------------------------------------------------------------------------------
郑渊洁早期童话作品被普遍认为颠覆了中国长期以来以说教为主的童话旧传统。

2004年,也就是《童话大王》停止刊登郑渊洁新作二年后,郑渊洁在青岛签名售书时就其作品涉及社会阴暗面的问题做了解释:“当一个对世界怀有过高期望的孩子长成大人,不得不直面人世间的丑恶时,我不能继续把头埋在沙里做着仍旧理想的梦,我是一个真诚的作家,所以我不能再沿原路行走,我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负面评价
--------------------------------------------------------------------------------

有人评论郑渊洁在他后期的作品中过多涉及对社会的不满及性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被认为可能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包括《北京晚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等都曾提到其负面影响。2002年《童话大王》的停止刊载他的新作品被认为与上述评论有关。

而郑渊洁引用某网友的话反驳:少儿本身就是少儿不宜的产物。

正面评价
--------------------------------------------------------------------------------

许多人认为他更从儿童的心灵深处出发,让阅读童话成为一种快乐。

有支持者认为郑渊洁是勇敢的战士、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

有人认为《童话大王》销量曾逾百万是郑渊洁的价值之最好证明与体现。

有支持者称郑渊洁的早期童话与后期幻想小说,都有深远意义、影响。

现状
--------------------------------------------------------------------------------
从2004年开始,郑渊洁开始在全国很多城市签名售书,使得很多关于他的谣言不攻自破。郑渊洁还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开了“郑氏胡说”的节目,是《童话大王》的电视版,与文本相比,更具现代气息。郑渊洁还有十几部长篇小说以及为其子编写的四百万字教科书与家庭教育学说,以及为其女讲述的一百多部低幼童话没有发表。他说要等到一个中国允许私人成立出版社的时候再发表。

主要作品
--------------------------------------------------------------------------------

《郑渊洁童话全集》33卷。

《郑氏胡说》电视周刊(从第8集开始不再在网上播放视频,仅在《皮皮鲁》画册上刊载文字版)

《童话大王》(一本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杂志)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大灰狼罗克》

《奔腾验钞机》《病菌集中营》《白客》 《生化保姆》 《智齿》 《金拇指》 《鬼车》等。

《鲁西西传》

《皮皮鲁传》

《郑渊洁与皮皮鲁对话录》

《100个第一次》

《五个苹果折腾地球》

《309暗室》

《罐头小人》

《龙珠风波》

《红沙发音乐城》

《魔方大厦》

《仇象》
2005年1月,郑渊洁担任唯一撰稿人的《皮皮鲁》画册出版。

2005年10月号的《皮皮鲁》画册开始连载长篇小说《仇象》。此作品原定于2002年在《童话大王》杂志刊登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884505.html?si=1

第2个回答  2007-08-22
郑渊洁个人档案

姓名:郑渊洁
出生年月:1955年6月
毕业学校:北京市马甸小学
获得的主要荣誉:
1987年 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
1989年 《郑渊洁童话选》获“中国新时期(1979-1988)优秀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
1994年 《郑渊洁十二生肖童话》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1994年 当选第一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现代汉语词典》
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1983年6月30日首次当爸爸

从小学生到作家——郑渊洁自述

1995年我出生在石家庄,当时父母都是军人。父亲原籍山西,母亲原籍浙江。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1961年,我随父母迁居北京,读小学四年级时,遇上“文化大革命”,从此与学校无缘。15岁到空军服兵役,维修歼六飞机。20岁复员到北京一家工厂做工人。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写作体裁是童话。塑造有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等文学形象。1985年创刊的《童话大王》杂志是我的作品专刊,迄今已发行出版了19年。庆幸自己邂逅了机遇四伏的时代,庆幸自己没有坐失良机。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73880.html?fr=qrl3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8-22
郑渊洁个人档案

姓名:郑渊洁
出生年月:1955年6月
毕业学校:北京市马甸小学
获得的主要荣誉:
1987年 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
1989年 《郑渊洁童话选》获“中国新时期(1979-1988)优秀少儿文艺读物”一等奖
1994年 《郑渊洁十二生肖童话》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1994年 当选第一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
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现代汉语词典》
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1983年6月30日首次当爸爸

从小学生到作家——郑渊洁自述

1995年我出生在石家庄,当时父母都是军人。父亲原籍山西,母亲原籍浙江。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1961年,我随父母迁居北京,读小学四年级时,遇上“文化大革命”,从此与学校无缘。15岁到空军服兵役,维修歼六飞机。20岁复员到北京一家工厂做工人。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写作体裁是童话。塑造有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等文学形象。1985年创刊的《童话大王》杂志是我的作品专刊,迄今已发行出版了19年。庆幸自己邂逅了机遇四伏的时代,庆幸自己没有坐失良机。

杨红樱个人简介

杨红樱,儿童文学作家,成都人,19岁开始童话创作。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反响巨大,“小孩子们到书店,往往不说书名,直接点名要杨红樱的书”。该系列迄今热销四十多万册,数度荣登畅销书榜,并成为影视剧、动画片改编热门。2003年7月,“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又全新推出。

做过7年小学老师,做过7年儿童读物编辑,现为《青年作家》杂志社副编审。一个16岁高一女生的母亲。自言平生最大的愿望是———破解童心。

这里是详细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73756.html?fr=qrl3
第4个回答  2007-08-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