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谐音的笑话、歇后语、字谜。

如题所述

  一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管”谐“馆”,“罢”谐“吧”
  二
  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
  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三
  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
  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四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五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六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暑”谐“鼠”,“风”谐“蜂”
  七
  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八
  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
  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赵九龄对张焘。“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八
  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
  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忠”
  九
  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
  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
  文征明对徐祯卿。“假岛”谐“贾岛”,“斑彪”谐“班彪”
  十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
  雪飘僧顶,犹如舂粉擂槌。
  尤秀才对雷和尚。“油”谐“尤”,“擂”谐“雷”
  编辑本段
  谐音歇后语

  1.矮子过河——安(淹)心
  2.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3.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4.白菜叶子炒大葱--亲(青)上加亲(青)
  5.打架揪胡子--谦(牵)虚(须)
  6.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7.大粪池里游泳--不怕死(屎)

  谐音笑话

  1、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

  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

  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

  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

  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地主见

  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

  机(鸡)而作’。”

  2、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

  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

  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

  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

  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

  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猪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

  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3、谐音救人

  某贵官请宴。厨子因所煎的饼子夹生,被贵官打入狱中。

  隔日,贵官重新办酒设宴。有两人想救厨子,一人扮作算命先生,另一人扮

  作老人请算八字,在酒席旁算命。

  算命先生:“尊老庚甲为哪一年?”

  老人故意大声说:“丙子生。”

  算命先生连连大声叫:“不好不好。”

  老人装作不乐,问:“才说一个年头,又无时日,怎么就已说不好?”

  算命先生说:“昨日甲子生的还在狱中未放,何况你是丙子生(谐音“饼子生”)的?”

  坐客都大笑起来。贵官领悟其意,于是释放了厨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3
一位老奶奶的钥匙掉了,一位好心人帮她捡了钥匙,并对她说:“你钥匙掉了!”可老奶奶耳朵不灵,听成了“你要死掉了!”便狠狠的扇了那位可怜的娃子,怒冲冲的走了...................
——安晴★桦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