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三大定律是哪三个定律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2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孤立质点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动量为  的质点,在外力  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同该质点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并与外力的方向相同;用公式表达为:  。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用公式表达为:  (式中  表示质点2受到的质点1的作用力,  表示质点1受到的质点2的反作用力)。

扩展资料:

定律影响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定律,是研究经典力学甚至物理学的基础,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该定律的适用范围为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给出惯性参考系,并使人们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和物理量的测量有意义。

牛顿运动定律批驳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等人关于力的概念的错误观点,为确立正确的力的概念奠定了基础。该定律最早科学地给出了惯性质量、力等经典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定性定义,为由牛顿运动定律建立起来的质点力学体系原理奠定了概念基础。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一定律是其它原理的前提和基础,奠定了经典力学的概念基础,从而使它处于理论系统中第一个原理的前提地位。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功能原理等,确定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界作用的关系。第三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将有关物体的运动关联起来;和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天体力学,使人们第一次对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有了准确的了解;给出了对自然力的普遍陈述,揭示了两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为解决力学问题、转换研究对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牛顿运动定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7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孤立质点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扩展资料:

牛顿的三大定律又称牛顿运动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其适用范围是经典力学范围,适用条件是质点、惯性参考系以及宏观、低速运动问题。牛顿运动定律阐释了牛顿力学的完整体系,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在各领域上应用广泛。

参考资料:牛顿运动定律-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牛顿三大定律是: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扩展资料:

1、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独立,且内在逻辑符合自洽一致性。其适用范围是经典力学范围,适用条件是质点、惯性参考系以及宏观、低速运动问题。牛顿运动定律阐释了牛顿力学的完整体系,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在各领域上应用广泛。

2、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定律,是研究经典力学甚至物理学的基础,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基本的运动规律。该定律的适用范围为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给出惯性参考系,并使人们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和物理量的测量有意义。

3、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宏观问题。当考察的物体的运动线度可以和该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相比拟时,由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关系式可知,该物体的动量和位置已不能同时准确获知,故牛顿动力学方程缺少准确的初始条件而无法求解,即经典的描述方法由于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关系式已经失效或者需要修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牛顿三大定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3-20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即惯性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大经典力学基本运动定律的总称。
第一定律内容 表述一: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Fnet=0),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表述二:当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质量越大,克服惯性做功越大;质量越小,克服惯性做功越小。
第二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   F合=ma (单位:N(牛)或者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牛顿发表的原始公式:F=d(mv)/dt(见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动量为p的物体,在合外力为F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于物体的合外力。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以t为自变量,p为因变量的函数的导数,就是该点所受的合外力。   即: F=dp/dt=d(mv)/dt (d不是 delta(△),而是微分的意思。但是在中学学习的一般问题中,两者可以不做区别)   而当物体低速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时,物体的质量为不依赖于速度的常量,所以有   F=m(dv/dt)=ma   这也叫动量定理。在相对论中F=ma是不成立的,因为质量随速度改变,而F=d(mv)/dt依然使用。   由实验可得在加速度一定的情况下F∝m,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F∝a   (只有当F以N,m以kg,a以m/s^2为单位时,F合=ma 成立)   几点说明: 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牛顿第三定律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