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有哪些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6
经部
大学
《四书》之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
《四书》之一,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
《四书》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孟子
《四书》之一,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周易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

春秋左传
《五经》之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尔雅
我国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孝经
我国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史部
山海经
战国·佚名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游记。

国语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贞观政要
唐·吴兢
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史通
唐·刘知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是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之代表。

书目答问
清·张之洞
指导治学门径的必读书目,嘉惠一代学林。

子部
老子
春秋·李耳
“道家最精要之书。”(梁启超语)

庄子
战国·庄周
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列子
战国·列御寇
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

韩非子
战国·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淮南子
西汉·刘安
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墨子
战国·墨翟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荀子
战国·荀况
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代表作。

尹文子
战国·尹文
“宋尹”学派始祖,尹文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新书
西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法言
西汉·扬雄
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鬼谷子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近思录
宋·朱熹
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阴符经
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策》记)。

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黄庭内景经
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外景经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注
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

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

四十二章经

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

心经
唐·玄奘译
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

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
禅宗最重要的典籍,中国佛教的集大成者。

茶经
唐·陆羽
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唐代乐制、音乐、百戏资料大全。

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

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著作。

林泉高致
宋·郭熙
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彩。

搜神记
东晋·干宝
古代民间传说的总汇,志怪小说之典范。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游仙窟
唐·张鷟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

西游记
明·吴承恩
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一代神魔小说之风。

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我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白话小说。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我国历史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后世几乎无法逾越。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清代最杰出的文言小说集。

集部
楚辞
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浪漫主义文学之滥觞。

六朝文絜
清·许梿选
我国最杰出的骈文作品选。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编
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

绝妙好词
宋·周密
“于词选中,最为善本。”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
代表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的大众读物。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诗品
南朝梁·锺嵘
我国第一部诗歌评论总集。

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领导了后来的文品、赋品、词品等的著作,又领导了后人的意境、空灵等诗论。

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

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第一部融贯中西美学思想的文论名著。

西厢记
元·王实甫
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窦娥冤
元·关汉卿
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

牡丹亭
明·汤显祖
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蒙学
三字经
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千”。
百家姓
千字文
南朝梁·周兴嗣

千家诗
增广贤文
古代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

声律启蒙
清·车万育
古代最为普及的音韵启蒙读物。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22
《四书》之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
《四书》之一,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
《四书》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孟子
《四书》之一,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周易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
春秋左传
《五经》之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尔雅
我国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孝经
我国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史部
山海经
战国·佚名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游记。
国语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贞观政要
唐·吴兢
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史通
唐·刘知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是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之代表。
书目答问
清·张之洞
指导治学门径的必读书目,嘉惠一代学林。
子部
老子
春秋·李耳
“道家最精要之书。”(梁启超语)
庄子
战国·庄周
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列子
战国·列御寇
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
韩非子
战国·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淮南子
西汉·刘安
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墨子
战国·墨翟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荀子
战国·荀况
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杂家学说代表作。
尹文子
战国·尹文
“宋尹”学派始祖,尹文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新书
西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法言
西汉·扬雄
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鬼谷子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近思录
宋·朱熹
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阴符经
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策》记)。
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黄庭内景经
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外景经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注
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
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
四十二章经
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
心经
唐·玄奘译
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
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
禅宗最重要的典籍,中国佛教的集大成者。
茶经
唐·陆羽
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唐代乐制、音乐、百戏资料大全。
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
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著作。
林泉高致
宋·郭熙
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彩。
搜神记
东晋·干宝
古代民间传说的总汇,志怪小说之典范。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游仙窟
唐·张鷟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
西游记
明·吴承恩
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一代神魔小说之风。
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我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白话小说。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我国历史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后世几乎无法逾越。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清代最杰出的文言小说集。
集部
楚辞
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浪漫主义文学之滥觞。
六朝文絜
清·许梿选
我国最杰出的骈文作品选。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编
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
绝妙好词
宋·周密
“于词选中,最为善本。”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
代表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的大众读物。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诗品
南朝梁·锺嵘
我国第一部诗歌评论总集。
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领导了后来的文品、赋品、词品等的著作,又领导了后人的意境、空灵等诗论。
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
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第一部融贯中西美学思想的文论名著。
西厢记
元·王实甫
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窦娥冤
元·关汉卿
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
牡丹亭
明·汤显祖
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蒙学
三字经
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千”。
百家姓
千字文
南朝梁·周兴嗣
千家诗
增广贤文
古代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
声律启蒙
清·车万育
古代最为普及的音韵启蒙读物。
246 135
下一条回答
儿童国学经典,挖掘国学故事,下载APP免费听有声国学

国学经典诵读 , 千字文全集全文朗读 , 唐诗朗读儿童版 , 国学经典作品诵读解读 , 三..
南京加洛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国学都有什么, 下载「知乎」App...
免费下载「知乎」app,国学都有什么 ,探讨国学教育的意义;国学都有什么 ,上「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13条评论

爱评论的人运气都不太差
发布

热心网友
1
国人学习好国学是抵御他国文化侵略的重要武器!!!
2018-09-28 16:48 · 回复Ta

国产菲多
1
好!!!
2014-11-24 22:22 · 回复Ta

处女座大风车

谢谢
2013-11-13 18:07 · 回复Ta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为您推荐
小学生应该读的国学经典有哪些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诗经》、《史记》、《论语》等。 读文学经典对意义: 1、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 2、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增加识字量; 3、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4、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

25 浏览11111 2018-03-30
什么是国学经典
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儒家,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他们的论述都可以称之为国学的经典。 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在《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中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 拓展资料“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31 浏览49961 2018-06-16
四大国学经典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国学经典分别为:《周易》、《老子》、《论语》和《孙子兵法》 1《周易》 作者是姬昌。三易之一。儒家尊为六经之首。玄学、道教奉为三玄之一对其性质,认识不一,主要有以下观点,(1)卜筮书。《周易·系辞上》具体介绍大衍之数的卜筮法,卦爻辞中有大量的吉凶占语,史书认为《易经》之所以免遭秦火,正因其为卜筮书。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组成。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 2《老子》《道德经》,又名《老子》,或称《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它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涵括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为学、修身的宝典。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奇书,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论语》《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论语》,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 4《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马迁《史记》亦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一般称《孙子兵法》都是说有十三篇。

10 浏览4820 2018-07-06
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53 浏览6907 2018-06-28
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
国学经典书籍有经、史、子、集四大类,详细如下: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第4个回答  2012-03-17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左传、尔雅、孝经

史:山海经 、穆天子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贞观政要、史通、文史通义

子:老子、庄子、公孙龙子、韩非子、淮南子、列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吕氏春秋、尹文子、新书、法言、鬼谷子、颜氏家训、素问、九章算术、近思录、阴符经、周易参同契、黄帝内景经、黄帝外景经、太上感应篇、金刚经、四十二章经、心经、六祖坛经、茶经、乐府杂录、洛阳牡丹经、棋经十三篇、林泉高致、搜神记、世说新语、游仙窟、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

集:楚辞、六朝文契、唐诗三百首、绝妙好词、古文观止、文心雕龙、诗品、二十四诗品、六一诗话、人间词话、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