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间隙是多少

如题所述

因厂家设计不同而不一致,通常进气门间隙在0.2~0.25毫米之间。

气门的定义:

气门间隙,是为保证内燃机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而设置的,由于配气机构工作时处于高速状态,温度较高,因此如气门挺杆、气门杆等零件受热后伸长,便全自动顶开气门,使气门与气门座关闭不严,造成漏气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设计配气机构时,在进排气门杆尾端与挺杆(或摇臂)上调整螺钉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一间隙,就是气门间隙。

调气门间隙是什么顺序:

首先以某一缸(一缸)为基准,找到其上止点。一般发动机厂会在发动机前后盖划线打印,曲轴上和机体上各有一条线,通过旋转曲轴使其对齐,可以知道某一缸刚好处于上止点或下止点。如果你知道这个缸的具体位置,只需要通过挺杠升降判断是上止点或者下止点,是下止点的旋转360度,升至上止点。 如果没有划线或者告诉你哪一缸,可以打开油底壳,头伸进去看曲轴位置,另一个转动曲轴,找准某一缸的上止点,划线。
然后根据曲轴的具体形式,确定其余各缸上止点附近(不需要一定是上止点,一般上止点前后180度气门是关闭的)与参考缸上止点的角度,一般是360度(容易调节误差小)旋转。转到相应角度,调节各缸的气门间隙。建议调节完再检查一篇。

气门间隙不合适的弊端有哪些:

间隙过大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密,影响发动机工作、造成进气不足和排气不全、气门与气门座之间容易产生冲撞、气门响等现象;间隙过小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密(没有空间)产生噪音并磨损加剧、发动机无力等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4

一般在冷态时,进气门的间隙为0.20mm~0.30mm,排气门的间隙为0.25mm~0.35mm。

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气门间隙的大小由发动机制造厂根据试验确定,具体可以查看维修手册。

假如气门间隙过小的话,就会导致发动机的功率有所下降,甚至导致气门烧坏;当然,间隙过大也是不允许的,否则不仅会加剧零部件的磨损,而且气缸的进排气情况都是有所影响的,所以一定要按照标准数据来调整。



气门形式

根据气门位置的不同,有侧置气门(SV)、底置气门(OHV)和顶置凸轮轴式气门(OHC)三种。从结构上来讲,侧置气门最为简单。但由于采用这种气门形式后,发动机的抗爆性能和高速性能差,只能用于低压缩比和转速不高的发动机,因此国外已不再采用。

从性能上来讲,顶置凸轮轴式气门最为理想,它能适当前高转速、高压缩比重大功率车型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底置气门结构较为复杂仅在美国、原西德(BMW厂生产的R系列摩托车)的意大利等国家由于生产习惯尚继续采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03
气门间隙的大小由发动机制造厂根据试验确定。一般在冷态时,进气门的间隙为0.25mm~0.35mm,排气门的间隙为0.30mm~0.35mm。
第3个回答  2012-03-16
通常进气门间隙在0.2~0.25毫米之间,而排气门间隙由于受热膨胀比进气门侧的大,所以间隙更大些,一般在0.29~0.35之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5-06
相似回答